紧抓“蓝黄”国家战略 潍坊滨海步入高速发展通道

来源:中国经营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1:36:12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成立于19958月,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四港四区一带”优先发展区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九个集中集约用海区之一、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基地。20104月份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抓住“黄蓝”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三区”建设集一身的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奋力争先,站在更高层次实现更大发展,依托潍坊北部沿海良好的区位和空间优势,按照国家级开发区的标准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的目标定位,更好更快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高效生态滨海新城,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台阶,奏响了昂扬激越的蓝色乐章。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6%;完成财政总收入2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29%

提升发展标准档次 滨海新城拉起框架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科学投入、高水平建设,统筹推进开发建设。在“一城四园”的规划布局基础上,聘请国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提升总体规划和功能区控制规详规,构筑起了滨海新城发展的框架。按照“一城、三中心、三基地、四区”的功能定位,全面提升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水平。“一城”,就是又好又快建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充满发展活力、富有独特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高效生态滨海新城。“三中心”,就是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商务中心、港口物流中心和滨海休闲旅游中心。“三基地”,就是努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绿色能源基地和蓝色高端产业科教创新基地。“四区”,就是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主战区、新兴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先行区、潍坊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一城”:滨海水城,以“四城”理念启动开发建设。以“希望城”理念建设科教创新区,重点引进职教院校、科研院所项目,积极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努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竞争力的蓝色高端产业科教基地。以“太阳城”理念建设中央商务区,按照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定位,积极发展高端商务服务业,加快现代城市要素聚集,进一步提升建设标准和档次。上半年完成起步区设施配套,加快实施中央公园、广场等尽管工程建设,综合商务中心、金融中心、企业总部基地、五星级酒店、学校、移动传输中心、商住区等项目全面开工,启动西区、北区的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配套,打造黄三角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商务聚集区。以“幸福城”理念建设高档商住区,规划建设滨海生态城,加快达美花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依河拥海”的宜居生态新城区。以“欢乐海”理念建设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黄金海岸示范景区,高标准实施防护堤内侧绿化,启动港丽湾、国际影城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吸引力的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第二届潍坊滨海国际风筝冲浪邀请赛于去年820日在“欢乐海”举行,来自全世界30个国家、地区的40多名运动员和国内18个省市的30多名顶尖风筝冲浪运动员参赛,成为了潍坊滨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今年将举行第三届中国潍坊滨海国际风筝冲浪邀请赛暨第一届中国潍坊滨海国际风筝冲浪公开赛。

壮大蓝色高端产业集群 培育科学发展优势

蓝色经济引领未来,新兴产业铸就希望。今年以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发展蓝色高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调重点,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培育壮大新兴高端产业。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以海洋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海洋装备制造业,以潍柴滨海产业园、国电风机设备制造及国家级海上风电研发中心等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以船舶配套设备、风电设备制造等为主的海洋装备制造业,目前潍柴大马力发动机项目已实现批量生产,国电风电正加快建设。石化产业,以潍坊弘润石化、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为重点,培育形成千亿级的石化产业,以中海油特色化工基地为重点,带动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汽车产业,依托瑞驰汽车产业园、陆地方舟新能源汽车等项目,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城”,形成集教学、研发、生产、配套、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汽车全产业链。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完善扶持政策,拓展发展领域,丰富发展业态,全面提升服务业规模和水平。临港物流业,高标准推进交通物流园建设,建设物流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打造环渤海地区大型交通枢纽中心。积极引进大型物流项目,目前已有中棉物流、中盐物流、鲁中交运物流等投资150亿元的物流项目确定入驻。科教创新产业,以职业教育为特色,以蓝色经济为突破口,加快院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建设力度,今年将组建海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滨海国际职业学院,还规划建设高科技创业园,组建留学生、大学生创业园,推进产学研联合,搭建发展平台。高端服务业,突出发展金融业和相关产业,加快金融中心及金融后台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城市综合体等高端商务业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休闲旅游业,依托滨海水城,高标准规划建设黄金亲水岸线,目前滨海国际影城、港丽湾、威尼斯水城等一批旅游项目正加快推进。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新医药和海洋开发五大产业,加快引进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带动新兴产业集群化链式发展。以总投资320亿元的中国国电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项目为重点,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以潍柴重机(000880)等项目为重点,做大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歌尔滨海生态科技园等项目为重点,加快培育发展新信息产业;以和美软瓷、康福特非织造等项目为重点,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以华春药业、新和成(002001)药业等项目为重点,加快催生新医药产业;以重庆康达环保产业园为重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瑞驰汽车、陆地方舟汽车为重点,加快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整合和集约优势资源,加快突破薄弱环节,突破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渔业加工和海洋运输,大力发展海洋产业。

目前,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47个,其中过亿元的136个,过10亿元的13个,过百亿元的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多亿元,一个蓝色经济增长极正在迅猛崛起。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发展承载能力

2010年以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国家级开发区的标准好和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定位,加大科学投入,坚持综合开发,基础设施突飞猛进,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功能定位愈加明晰,为新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2010年实施各类工程160多项,总投资350多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90多亿元,为加快滨海新城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重点推进了十大基础设施建设。潍坊沿海防护堤二期工程仅用170多天就顺利合龙,终结了潍坊市千百年来“临海不见水”的历史,目前沿海防护堤二期已实现全线通车,正在进行坝体加高加固和高标准绿化美化。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潍坊森达美港去年完成投资10亿元,万吨级码头20101228实现通航, 32万吨级码头正在建设,今年投入使用,将成为鲁中、鲁北、鲁西地区货物进出海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重要对外开放海港口岸。同时依托临海临港优势,开发区大力发展海港物流业,以交通枢纽物流、中缅物流、鲁中物流等项目为重点,做大临港物流产业。加快生态建设,搞好弥河、白浪河、南一横“三河”综合改造,推进沿海防护林、滨海生态林场建设,2010年完成植树600万株,投资20亿元实施了滨海大街、海河路、海惠路、渤海大街等30条道路新建改造和绿化,着力推进交通枢纽、道路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德大铁路、黄大铁路、滨潍诸铁路、疏港铁路、城海轻轨等7条铁路将在这里交汇。今年将启动各类建设工程170多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沿海防护堤、森达美港、滨海渔港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建设创新街、滨海大街、海惠路等重点骨干道路,积极推进城海轻轨、潍坊机场、疏港铁路等前期工作,增强发展支撑能力。

紧抓蓝黄国家战略 拥抱潍坊滨海时代

今年1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加上已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一蓝一黄”两个经济区域已山东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潍坊滨海技术开发区作为两个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紧抓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提升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水平,更好更快建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充满发展活力、富有独特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高效生态滨海新城,向更高层次实现更大发展,努力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区建设中率先崛起,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实现突破、有所作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