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民喜迎建国58周年前夕,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海洋一号B卫星正式在轨交付运行,这是我国航天界和海洋界共同的大喜事。
海洋一号B卫星的在轨运行显示,卫星不仅对我国近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水色环境能够实施大面积、实时和动态监测,而且具备对世界各大洋和南北极区的探测能力,从而使我国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事业向系列化和规模化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该卫星的成功运行预示着我国以舰船、浮标、岸站和卫星为基础的海洋立体监测系统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它所获取的重要数据必将在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和管理、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灾害监测、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卫星的成功发射与运行,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在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都把海洋工作放到了突出位置。在我国政府发布的“200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及“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对海洋系列卫星发展均有明确的规划。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洋事业以及海洋卫星工作的高度重视。
卫星的成功发射与运行,是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作的结果。海洋卫星的发射,得到了国防科工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国家综合部门的支持和各有关单位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国家海洋局作为海洋卫星的用户牵头单位,与航天科技部门一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刻苦攻关,密切配合,勇于实践,使海洋卫星得到成功发射与运行。
卫星的成功发射与运行,凝结着众多科技人员心血与智慧。卫星的研发、运行涉及到研制、发射、测控以及火箭研制等多个部门、行业和单位,涉及的人员成千上万。据悉仅在轨测试就动用了航天卫星测控、海上现场测试、陆地现场测试、卫星数据分析比对等多种技术手段,参加单位多达20余家,测试有效期大约为40 天。可以说它的成功来源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
卫星的成功发射与运行,为更好地搞好海洋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卫星的真正价值在于应用,我们要认真做好卫星在轨运行期间的业务化应用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进一步提高卫星数据应用的科学水平,下大力气拓展卫星数据应用的范围和领域,最大限度的发挥卫星数据的应用价值,努力为广大卫星数据用户提供一流的服务。
卫星的成功发射与运行,将是海洋工作又一个新的起点。按照《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和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我们将与航天科技部门一道,大力发展海洋系列卫星,在抓紧已获批的海洋二号动力环境卫星的各项研制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后续海洋卫星立项,建立完整的、业务化运行的海洋卫星应用体系。
让我们以海洋一号B卫星正式在轨交付运行为契机,充分利用航天高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对我国海域的监管,全面落实“海洋事业发展规划”,为建设和谐海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