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转方式主线 打好转调硬仗协调区域发展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山东省人大代表孙起生(宁津县委书记):先进地区都是在敢闯、敢冒、敢于创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只有率先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摆脱固有思想束缚,大胆地想、勇敢地闯、创新地试,才能走出新路子,实现大发展。所以,宁津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电视剧《亮剑》,大力弘扬“亮剑精神”。
航空建设要避免浪费
山东省政协委员江敦涛(青岛市城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我省目前机场建设及运营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建议在建、扩建及新建机场时,应根据我省经济发展情况和实际客流量,合理确定机场建设规划,避免造成浪费。
家电企业要把握物联网时代契机
山东省人大代表周云杰(海尔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未来家电产业发展两大脉络清晰可见:一是中国家电企业如何把握住物联网时代契机,在世界家电产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是家电产业在应对节能环保要求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家电企业如能够把握好物联网时代这样一个机遇,将在世界家电行业领域占据一定位置。
传统民族产业亟需行业标准提升
山东省人大代表秦玉峰(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没有标准化的低品质竞争是行业的灾难。要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健康发展,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建立、提升行业标准。否则,如发生类似“三鹿”事件,其所带来的行业信任危机足以致命。
调转要挂“碳标签”
山东省政协委员吴宗杰(山东理工大学社科处处长):要完成我省“十二五”规划设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应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碳核查,实行碳标签制度,引导企业走低碳发展的路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转方式,调结构”。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让“微笑曲线”笑得更灿烂
山东省人大代表徐福田(临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我们将工业企业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留在开发区,掌控了“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区域。我区整合提升钢材五金、农副产品、再生资源三大市场,年内实现物流周转值650亿元,新引进软件研发和服务外包企业10家以上。
实施名牌战略,加快鲁酒振兴
山东省政协委员邓相超(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省内有大小酒厂600多家,但2008年连一家年销售过10亿元的都没有,每瓶均售价10元,仅是川酒的五分之一。建议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过度竞争,净化销售市场,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保护地方品牌,加快鲁酒振兴。
调整着力点要放在健康朝阳产业上
山东省人大代表车宏志(山东成山集团董事长):企业产业转型要找准着力点,发展健康朝阳产业。集团围绕地域优势开发海洋绿色食品,将中日海带杂交新品深海小海带,加工成方便型深海蔬菜,引导健康绿色食品潮流,找到了企业优化结构、膨胀扩张新突破口。
加快打造云计算产业基地
山东省人大代表辛卫华(浪潮集团总经理):据预测,201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420亿美元。要争取使济南市、青岛市等具备较好产业基础和经济环境的城市,成为下一批国家云计算示范城市,参与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建设,推动山东形成云计算产业核心聚集区。
产业链全程监管才能打造出放心农产品
山东省人大代表刘香初(莒县农业局副局长):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是很长的链条,必须创新监管模式,全程监管,实现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打造出安全放心的产品品牌,才能赢得国内外市场话语权。遵循这个思路发展现代农业,莒县成为全国25个重点推进的典型示范区之一,“莒县大姜”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桃子也能做成产业链
山东省人大代表王德第(德州市德城区委书记):我们充分发掘桃产品含金量,建起了果汁厂、工艺品加工厂,生产桃罐头、桃汁、桃木剑等,完善了桃园的基础设施,使之成为集农业生态旅游、餐饮、娱乐、温泉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园区,“桃产业链”初步形成。
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
发展海洋教育刻不容缓
山东省人大代表杨军(日照市委书记):建设蓝色经济区要靠人才,特别是具备丰富海洋知识的人才。日照将鼓励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日照海事学院等院校加强海洋相关学科建设,扩大海洋类专业招生规模。争引国内外涉海类知名院校在日照设分校区,建立教学、实习和科研基地,争取在日照规划建设海洋工程类学院。
科技是蓝色经济提速的引擎
山东省人大代表李长青(山东寻山集团董事长):发展蓝色经济,必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集团“十一五”期间,投入研发资金1亿多元,承担实施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973”计划项目等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0多项。公司产值的科技贡献率达68%以上。
成立海洋经济智力资源交易所
山东省政协委员孙其华(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建议实施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过程中,按照先行先试的原则,成立山东海洋经济智力资源交易所,使其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梧桐树”,培养、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到蓝色经济区发挥聪明才智。
建立蓝色经济发展气象保障体系
山东省政协委员王以琳(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由于各种原因,以前海洋气象预报比较少。应在沿海多建设观测点,做好海洋气象的观测和预报,建立蓝色经济发展气象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