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关注“中国为兔疯狂” 中国春节获西方认可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这一周,兔子成为“世界性”的动物,红色成为“世界性”的颜色,因为本周世界将迎来一个全球影响正在迅速扩大的节日———春节。它当然没法和圣诞节在中国的影响相比,但世界媒体上还是出现大量春节的消息:红彤彤的喜庆、温顺可爱的兔子、春运拥挤的人群、“可怕的”鞭炮噪音等。法新社说,中国为兔年春节疯狂。但中国的疯狂显然在感染世界,从明治维新后就消失了的春节标语,在被中国游客带回到日本社会,在拉斯韦加斯的高档饭店大堂,春节也占了一席之地,更不要说新加坡、泰国、以及把兔年称为“猫年”的越南。《华盛顿邮报》近日刊登一篇文章,用兔年分析好莱坞属兔明星的离散聚合。而大量西方媒体则把春节当成解读中国的又一重要时间点。瑞典学者巴克特曼告诉《环球时报》,中国春节在西方从一个“少数民族节日”,成为一种“广告节日”,而最近几年俨然成了“时尚节日”。“这一节日发展轨道所反映的恰恰是中国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巴克特曼说。
世界关注“中国为兔疯狂”
春节是中国最喜庆的节日,世界现在观察中国的基调也比大部分时候要明快。
马来西亚《星报》
法新社31日在题为“新年到,中国为兔疯狂”的报道中说,随着数以百万计中国人准备庆祝春节到来,兔子的符号随处可见。兔子被认为与月亮存在很大关系,而且是快乐和好运的象征。许多人都希望,在去年虎年带来地震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之后,兔年将是一个平静的年份。
法新社还说,中国兔年正在为更多国家的人们熟知,法国里昂信贷日前就曾郑重其事地引用兔年的说法,预测2011年的全球股市将趋于平稳温和,而不会如过去一年虎年那样“咆哮起伏,捉摸不定”。
世界媒体上借兔年春节表达祝福的越来越多。奥地利《小报》
德国世界生活网31日称,与老虎相比,兔子更可能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新象征,兔年将给东亚带来新的和平契机。
随着中国的开放,更多中国人知道了西方的星座、占星术,而现在,更多的西方人开始谈论中国的生肖属相。《华盛顿邮报》称,随着中国兔年概念在西方世界影响渐深,明星们的属相正在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属兔的明星。报道还说,人们开始谈论好莱坞夫妻档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可能“有好聚无好散”,因为“一窝不容二兔”,两人虽不是华人,却千真万确都属兔。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世界展望兔年中国
春节也成为继元旦之后,展望2011年中国的又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英国《独立报》说,中国将在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兔年中国有可能面临经济与物价都动如“奔兔”的局面,特别是经济增长,本来应该减速,但新增贷款却巨幅增加。文章说:“即将到来的兔年可能会令人毛骨悚然。”
实际上,任何一个大国都会面临多种问题。印度《商业标准报》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文章说,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出口冠军;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模式,中国文明,不得不让人钦佩。文章还说,新的一年,全球气候新政策、人民币升值、人权等争议问题等待着中国,新的时代也要求中国遵循创新、品牌的理念,而不是抄袭,“只有这样,跑得最快的聪明兔子才不会让西方害怕”。
德国《日报》则扯得更远。该报
中国春节获西方“官方认可”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后就抛弃了农历春节,但现在,春节成了日本越来越不容忽视的日子。
越南也过春节,但每12年中就有一个与中国不同的生肖年。法新社报道说,正当中国人和其他亚洲人准备迎接兔年的时候,越南人正在迎来猫年,究竟越南为何抛弃兔子而选择猫,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也可能是翻译上的错误。报道称,越南人为他们的选择辩护说:“兔子和老鼠都是啮齿类动物,生肖动物应该不同才对。所以越南将兔换成猫是合适的。这代表了宇宙的阴阳平衡,而且拥有猫也代表你更加富有、生活更好。”
实际上,过春节不再是东亚人的专利。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报道称,如今即使在美国,人们也普遍知道中国农历新年,知道兔年是一个运气不错的农历年份,因此赌城拉斯韦加斯的巴拉吉奥酒店大堂特意竖起
《芝加哥太阳时报》的文章称,芝加哥附近的沃基根并非华人社区,但新年气氛很浓,一家餐馆周六举办了兔年庆祝活动,有舞龙舞狮和武术表演,还有中国民乐演奏,但表演者无一是中国人,一名参与者称,中国年是“了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最好载体”。一名曾是难民的越南华裔称,中国的崛起让中国年变得更容易为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而几十年前他揣着20美元从越南逃到美国时,这里并没有什么中国年的氛围。
数十年前,春节在西方还属于“少数民族节日”,即只有海外华人才把这一天当做节日。后来,随着华人社团扩大,包括中国驻外机构的推广,春节成为一个“广告节日”,即当时中国人在海外搞春节庆祝活动。近些年来,春节在西方俨然已成为“时尚节日”,虽然暂时还比不上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程度,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重视这个中国节日。
美国《奥兰多先知报》称,中国新年在北美文化中已被广泛认同,而一些同样过春节的亚裔社区开始叫屈,希望不要仅仅把春节叫做“中国新年”。
另外,有更多国家的春节带有“官方色彩”。加拿大CBC广播公司报道称,加拿大联邦多元文化部长肯尼、环境部长肯特等特意在中国年前夕赶到华人聚居的多伦多万锦广场发放兔年红包,并参加华人社区新春活动。
巴克特曼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走了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发展道路的国家,外界质疑声与赞叹声同步提高是无法避免的。但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接受,甚至成为时尚,正是中国近几十年来最大的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