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中国国家主席访美之际,日本《朝日新闻》连续三天以《巨龙时代——中国经济崛起的真相》为总标题,推出了该报记者发自亚美欧三大洲的透视中国的专题报道
中美高铁合作助中国飞奔
【日本《朝日新闻》1月21日文章】题:美中两强联手——实现经济战略互补构筑双赢格局(记者吉冈桂子、山川一基分别发自北京、纽约)
据报道,胡锦涛主席19日在白宫举行的美中首脑会谈中,亲自向奥巴马总统发出了“两国应加强在高速铁路领域合作”的呼吁。
从源头上说,中国的高铁是在日本和欧洲等外资提供技术的基础上起步的。然而,仅仅3年之后,中国高铁却以竞争对手的身份出现在它以往的“师傅”面前。
2010年12月,面对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高铁竞标,日本业内人士向政府官员提供了这样的信息:日本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是法德企业,还包括中国与美国通用电气(GE)的合资企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主编、高铁专家孙章指出,在海外的竞争既需要技术和价格方面的竞争力也需要政治因素,中国既有价格优势也不乏时速方面的技术实力,“但缺乏实际运行经验,而通用电气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这就是政治力”。
此事要从2009年11月奥巴马总统访华时谈起。当时中国刚刚提出高铁整备计划不久,但中国铁道部为了参与美国高铁竞标而与通用签署的合作伙伴关系协定,却成了美中首脑会谈的成果之一。
2010年12月8日,在胡锦涛主席启程访美之前,中国南车集团与通用公司就在美国国内设立合营公司问题达成了协议。中国方面毫不隐晦地表示,建立这个能带来3500人就业机会的公司,意在竞标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高铁项目。
在美中举行首脑会谈的本月19日,美国通用负责人宣布,他们已与中国企业签署了包括发电机和环保技术在内的总额20亿美元的合同。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与中国铁道部签署的向中国出口高铁相关技术和系统的合同。
在美中首脑会谈结束后,美国通用高管向媒体表示:“我们既非幼稚也不愚蠢,(这种合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对于中国车辆制造企业与美国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联手合作这种史无前例的现象,美国有论者分析认为:“通用是要以此为契机打入中国市场。不过这种合作将带来双赢的关系格局。”
1978年,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的前夜,访问日本的邓小平在乘坐新干线之后表示:“简直与风一样快。新干线拉着人飞奔,我们也必须开始飞奔。”这段话表明了他要振兴中华的急切愿望。
今天,中国的经济规模扩大了100倍,成功地超越了日本。还有预测认为,10年后中国就将超过美国。中国确实是在突飞猛进地飞奔。
中国对欧美巧用“购买力”牌
【日本《朝日新闻》1月22日报道】题:对欧洲发动资金外交——中国巧用“购买力”之牌(记者有田哲文、尾形聪彦分别发自伦敦、华盛顿)
1月上旬,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带着精心准备的“购物清单”,开始了他的欧洲之旅。
中国接二连三地与欧洲企业签订协议,购买其领先的环境技术产品等。李副总理先后在西班牙、德国、英国分别签署了75亿美元、87 亿美元和47亿美元的协议。由于春节临近,协议中还包括了橄榄油、葡萄酒及火腿。此外,中国还向英国赠送了大熊猫,作为交换,英国同意两国在当地设立合资公司,从事北海的原油贸易和加工。
李副总理对要价直言不讳。11日,在英国工商业界主办的晚宴上,李副总理面对500多名两国商界人士表示,希望他们能推动欧盟迅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并解除对华武器禁运。
自1989年以来,欧盟一直禁止其成员国向中国出口武器。如果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中国就会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中陷于不利地位。对中国来说,这是两个久待解决的课题。
欧洲方面对于中国的“采购”似乎既欢迎,又有复杂心态。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13日在伦敦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将投资范围由美元扩大到欧元是一项好政策,但他同时也指出,中国可能别有政治意图。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