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民:2011年与“十二五”山东海洋与渔业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1:50:41 

当前,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期。中央和省委明确提出,“十二五”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海洋与渔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央和省委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专门章节进行阐述。特别是国务院刚刚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标志着国家对海洋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预示着新的山东海洋时代的到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我们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我们既有做好工作的基础,也存在许多不适应。在海洋经济方面,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将成为我省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将日益显现。如何把握发展大局,提高认识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在蓝色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部门作用,争取更大的作为,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在海洋管理方面,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深入实施,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同时,这又是一把“双刃剑”,海洋管理面临的压力必然更大,如何解决好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科学管海的能力和水平,需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和研究。在现代渔业建设方面,国家提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渔业同样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渔业基础建设依然十分薄弱,渔业发展的空间正在受到挤压,渔业资源环境退化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渔民的地位和权益亟需重视和维护,需要我们努力去解决。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提升境界,创新思维;必须振奋精神,顽强拼搏,知难而进,扎实苦干;必须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打开思路,乘势而上;进一步深化对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海洋与渔业部门重要地位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海洋与渔业实现新跨越。

根据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部署,“十二五”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和建设现代渔业为重点,以深入推进集中集约用海和实施渔业振兴规划为抓手,强化海洋事务综合协调,统筹海洋开发保护管理,推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渔业大省向渔业强省转变,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贡献。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十二五”我省海洋与渔业工作要重点做好三篇文章:

第一,做好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这篇文章,积极履行综合协调海洋事务职能,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搞好服务保障。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我省“十二五”发展的一大重点、亮点,也是海洋与渔业部门的一面旗帜,主动融入这一大局,不辱使命,积极作为,这对我们是一大课题。

一要研究落实好蓝色经济区规划确定的有关任务。省委、省政府关于蓝色经济区规划重大支持政策和事项落实的66项分工中,需要海洋与渔业部门牵头落实的有9项,参与落实的有12项。要围绕这些重大任务,组织参与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及体制机制、海洋经济园区、海洋生态建设、海域使用物权化、海洋综合管理、公益科研专项、海洋文化等研究,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我们对一些关键重大问题研究得越深,提出的意见越准,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二要深入推进与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相配套的海洋与渔业专项规划建设。组织修编和实施好《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这是全省海洋空间管制的法定依据,也是今后十年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空间资源支撑。在新一轮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中,要统筹兼顾海洋开发与保护,综合协调各行业用海,妥善处理各类用海矛盾,合理配置海域资源,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同时要进一步修改完善蓝色经济区岸、滩、湾、岛、海等专项规划,促进海洋经济布局优化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

三要强化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服务。做好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和信息发布,是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的重要职责。要搞好海洋经济情况调查,摸清海洋产业、资源、环境等基础资料,建立全省海洋信息数据库。建立科学的海洋经济统计指标,加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体系建设,及时研究分析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特点和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在海洋科技、深海资源开发等领域加强海洋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海洋经济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第二,做好海洋综合管理这篇文章,以推进生态建设和科学用海为战略重点,全面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水平

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是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的迫切需要。要通过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保障和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打造全国科学管海用海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要加强生态海洋建设,努力提高海洋生态文明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蓝色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要进一步树立生态优先、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海洋保护区建设力度,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类型齐全、管理完善的海洋保护区体系。积极开展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海域海岛及岸线价值和功能,建设生态海岸、生态海域。扩大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海洋环境监测和影响评价。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建立海陆一体化污染联动治理机制,加快推进以海洋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力争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二要加强和谐海洋建设,积极创新海洋开发建设新模式。通过进一步创新海洋管理方式,促进资源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既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空间支撑,又要维护良好的海洋开发秩序。要严格实施以海洋功能区划为基础、海域权属管理、海洋有偿使用相衔接的三项基本制度,进一步推进海洋开发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加快集中集约用海区建设,把集中集约用海区域打造成海洋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区、蓝色经济的实验区和示范区。海域使用项目决不能一批了之,要实行全程跟踪、全程监管,确保项目按审批要求实施。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加大用海矛盾排查调处,避免矛盾激化和形成大的突发事件。

三要加强数字海洋建设,切实增强海洋管理和公益服务能力。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手段,研发建设我省“数字海洋”信息基础平台。加快建设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安全保障预警、海洋管理、渔业管理等综合信息系统,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信息服务支撑。重视和加强海洋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工作,研究和产出更多海洋公共服务产品。提高海上综合执法现代化装备水平,维护国家海洋战略利益和海域使用者权益。

第三,做好渔业经济振兴这篇文章,以发展现代渔业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现代渔业和新渔区建设全面发展。

进一步树立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理念,以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和渔民持续增收为基本目标,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把山东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高端高质“蓝色食品基地”。

(一)继续深化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大力提升养殖业。发展现代养殖业,要坚持以生态健康为方向,走养殖设施化、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管理工业化的路子。突出抓好规模化标准化池塘改造和工厂化养殖,积极发展大网箱养殖、循环水养殖,大力提高生物制剂应用、微孔增养和养殖机械化水平。要稳定发展大宗常规品种,壮大名优品种,积极发展出口品种。注重提高品质,着力培育品牌,提高养殖效益。力争用5年时间,全省形成10个产值过30亿元的品种。发展与养殖业相配套的苗种繁育、渔用饲料、渔药、技术咨询等产业,促进渔业产业化发展。

努力做大增殖业。我省增殖渔业有一定发展,但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很大程度上要靠增殖业。要与资源养护相结合,科学规划,大力开展渔业资源放流,积极发展底播增殖、藻类移植,扩大人工鱼礁建设规模,努力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大力开展内陆湖泊、水库、塘坝等大水面净水型增殖,走以渔净水、以水养鱼的路子。把增殖业培育成拉动渔业增长、增加渔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的大产业。

着力优化捕捞业。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道路,进一步在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和提高捕捞业素质上下功夫,严格执行休渔禁渔和渔船数量及功率指标双控制度,逐步压减近海捕捞能力,建设“负责型”近海捕捞业。加快捕捞渔船、渔机和渔具标准化改造,加快推进网具标准化、小型渔船玻璃钢化、大型渔船冷冻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管理规范的远洋渔业龙头企业。加强远洋渔业装备和技术体系建设,扩大现代化远洋渔船建造规模,加快建设集产供销和后勤补给为一体的海外渔业基地。

加快做强加工业。我省水产品加工业基础较好,“十二五”期间要着重在扩大品种、提升档次、调整市场结构上下功夫。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快开发水产即食食品、方便食品、医药品、保健品等,积极发展活鱼、保鲜等冷链加工方式。巩固提高进来料加工,进一步接长本地养殖产品加工出口短板,稳定发展国际市场,加快拓展国内市场。以自主创新品牌建设为核心,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促进水产品加工业集群式发展,形成一批经济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水产加工园区。积极开展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有机水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鼓励引导地理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注册,形成一批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积极拓展多功能渔业产业。结合城镇化进程、渔港经济区建设等,积极发展休闲垂钓、观光旅游、观赏渔业等多种形式的休闲渔业,加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景观效果。大力弘扬齐鲁渔业文化,全力打造“泰山赤鳞鱼放生节”、“长岛妈祖文化节”、“荣成渔民节”等特色渔业民俗文化品牌。举办渔业品牌推介会、烹饪赛和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培育水产品消费文化,努力扩大山东渔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引领水产品消费。鼓励发展碳汇渔业,开拓低碳经济发展新领域。

(二)大力实施重点带动战略,以重点突破推动现代渔业建设全局进展。着力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园区,为建设现代渔业产业提供发展载体。

要优化现代渔业生产力区域布局。东部沿海现代渔业主导区,要着力推进增养殖从浅海滩涂向深海、底层和岸基利用拓展,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扩大水产品出口。黄河三角洲现代渔业示范区,要加大沿海滩涂开发力度,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打造全省重要的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湖库生态渔业示范区,主要是发展湖库大水面增殖、净水型生态养殖,打造绿色、有机水产品牌。沿黄生态渔业产业区,是我省渔业发展的后发区域,要注重荒滩、荒水的整体规划开发,建设特色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要深入实施现代渔业建设“双十工程”。抓好渔业资源修复、渔港及渔港经济区建设、标准化池塘整理等十大基础建设工程,我省现代渔业生产条件才会有真正的提高。要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谋划、宣传、推介,已列为财政支持的项目要扩大规模,尚未列入的要积极争取,推进工程全面实施。“胶东刺参”、“东方对虾”、“黄河口大闸蟹”等是我省重点培育的十大渔业品牌,近几年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很大提高。要在继续大力宣传推介的同时,依靠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培育载体、文化传承等综合手段,从根本上打牢基础。

要规划建设现代渔业经济园区。园区建设不仅是现代渔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亮点和标志。要下气力建设一批特色突出、规模经营、标准生产的现代渔业园区。渔业园区不仅仅是养殖园区,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渔港经济区、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都应该进行园区化建设。这方面省里正在做规划,各地要配合好。

(三)建立完善现代渔业支撑体系,为渔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要重点建立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争取渔业良种繁育、远洋渔船改造、生态增养殖、渔业保险等补贴政策,扩大渔业资源修复、标准化池塘改造等项目资金规模;争取渔港、执法船只、渔病监测以及水产品质量监管等基本建设投资,提高渔业设施装备水平;稳定和完善渔区基本经营制度,健全有利于渔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保护渔区基本生产力。建立完善科技支撑体系。 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建立渔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加快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速度,培育优质、高产、安全的养殖品种,研发健康养殖、资源增殖保护、渔业节能(节水)减排等技术;改革和完善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渔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渔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现代渔业生产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渔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积极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引导全国性、区域性和专业性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发展水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网上交易等现代物流业态;加强水产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引导生产、实施调控、搞好预警提供支撑。建立完善渔业安全保障体系。抓好渔业生态、质量和生产“三大安全”,重点是加强水产良种繁育、健康养殖、标准化生产、病害防控等关键领域的管理,健全水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等监管制度,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扎实推进“平安渔业”建设,抓好教育防范、抢险救助、互助保险三个关键环节,维护渔业生产安全。建立完善渔业法律制度体系。 强化渔业保护、质量安全、维护渔民权益等渔业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推动渔业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为现代渔业建设提供保障。

三、扎实做好2011年海洋与渔业工作,确保“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各地要按照“十二五”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总体要求,加快海洋管理方式和渔业发展方式转变,争取在海洋综合管理和现代渔业建设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全省海洋与渔业平稳较快发展。力争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6%,达到810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10万吨,渔民纯收入达到11200元。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围绕国务院批复的规划和试点方案内容,谋划好海洋与渔业工作思路、重点和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十二五”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现代渔业发展规划等。出台海上风电用海规划、海砂开采规划、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继续落实好国家海洋局与省政府共同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争取国家海洋局在区域用海规划建设、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研究启动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工作,建设国家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省级节点,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二)加强海域管理和规范审批。进一步深化细化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成果,加大协调力度,全面完成《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报批工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科学论证,规范审批,搞好国家和省重大工程项目用海保障,积极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项目用海。抓好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创新试点,进一步规范用海项目预审、受理审查、海域环保同步验收等制度,提升海域管理精细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网上海域”建设,完成联网到县和数据入网。坚持统筹规划,扎实推进海岸带、海域、海岛整治修复。创新海砂管理机制,规范海砂资源保护利用。编制海岛保护规划,全面完成海岛地名普查、无居民岛开发利用名录公布。积极与金融机构研究协商,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开展海域使用权融资试点

(三)加快集中集约用海区域建设。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力争完成全省“910小”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建设与审批。进一步完善区域集中集约用海规划的审核论证程序,从今年开始,对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与环评实行同步预审、同步论证、同步审批、同步验收,同时搞好区域建设用海社会风险评估和社会公示,防范生态风险和减少用海矛盾。坚持“鼓励集中、限制分散”,沿海市县海洋与渔业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引导用海项目进入集中集约用海区域,制止分散用海和化整为零分散报批。研究集中集约用海区投资强度,实现岸线和海域高效利用。对集中集约用海区实行全程跟踪、全程监管,抓好龙口湾临港高端制造业聚集区跟踪监管试点,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创新潮间带高地管理机制,界定潮间带高地范围,编制潮间带高地利用总体用海规划,实行总体海域论证、环评,单宗用海项目不再进行论证、环评,提高这类特定海域使用审批效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四)加大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力度。进一步加强海洋监测预报能力建设,提高监测质量和预报效率。重点搞好入海河流、排污口,重点海湾、海洋生态监控区、增养殖区的环境监测,注重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应用。探索全省海洋生态环境数据库和数字平台建设,将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海洋灾害等调查数据纳入数据库,增强网上海洋环保监管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海洋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海洋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海洋公益服务水平。

(五)加强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全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推进重点海域和海湾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海洋生态建设,新建一批有影响的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开展海洋特别保护区规范建设和管理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海洋生态补偿工作,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制度,规范海洋生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工作,以项目为载体,建设海洋生态示范区。强化集中集约用海区环境影响论证评价,抓好海洋工程项目的跟踪监测和环境影响后评估。

(六)大力培育渔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水产健康养殖,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推进黄河三角洲、沿黄涝洼地、黄河故道、采矿塌陷地等宜渔水域和老旧池塘的标准化生态整理改造。积极推进渔业资源修复工程,扩大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规模,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选划、建设,提高渔业资源保护管理能力。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在稳定来进料加工的基础上,不断开发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提高远洋渔业装备水平,重点发展大型金枪鱼围网船,推进西非渔船按欧盟标准进行改造,加快斐济等海外渔业综合基地建设。继续组织好朝鲜东部海域渔业项目。强化休闲渔业示范点认证管理,提高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认证标准。

(七)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组织开展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以合作社、规模化渔业开发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品牌渔业基地为主体,提高创建标准、档次和规模。继续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海参、鲆鲽类、苗种等重点产品监管力度。完善苗种和养殖产品监督抽查数据库,强化监督抽查与阳性样品追溯执法,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研究建立养殖生产企业信誉评价、标签标识管理等可追溯体系。进一步加大品牌渔业建设力度,围绕“十大渔业品牌”,创新品牌推介形式,支持企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市场开拓力度。

(八)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支撑体系。联合科技部门编制《山东省科技兴海发展规划》。积极组织开展国家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实验转化基地等平台建设,以联合申报实施大项目、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方式,整合优势科技力量,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科研和转化能力。加快原良种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国家级、省级原良种场、规模化育苗场的改造升级,扩大水产苗种场产能和质量,提高苗种质量安全水平。优化技术推广模式,逐步形成政府支持下的科研单位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养殖大户应用的新型推广平台。深入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搞好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抓好新型渔民培训,着力提高渔民素质。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设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进一步提高测报和防控能力。推进渔业乡村兽医登记工作有序开展。

(九)积极创新渔业体制机制。支持渔业企业上市融资,推进渔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和联合,推进渔业龙头企业集群式发展。积极引导、大力规范渔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其合作功能。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的通知精神,加强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全面完成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和养殖证换发工作。建立健全水域滩涂使用权收回补偿制度,维护渔民群众合法权益。探索建立现代渔业建设风险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将渔业互助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体系,进一步拓展渔业互保业务范围。

(十)进一步提升海洋与渔业执法管理水平。 认真贯彻全省“五五”依法行政规划,加强海洋与渔业法制建设,着力搞好海岛保护立法。进一步增强渔政海监执法能力,重点做好执法船只、维权执法基地、指挥系统建设。全面推进海洋渔船自动识别系统和定位、二级以上渔港视频监控、审批用海项目施工监控系统建设,提高海洋与渔业执法管理信息化水平。认真开展海洋执法监察,突出抓好区域用海项目监控,维护海域使用秩序。加大渔业执法力度,集中开展渔船标识专项整治和内陆捕捞渔船的集中管理,突出抓好渔具渔法专项整治、外省侵渔渔船整治和涉朝韩敏感水域渔船管理。强化渔业安全管理,创新基层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执法队伍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全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提升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能力。

(王诗成整理提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