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青岛在今后五年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青岛优势谋划蓝色经济发展,率先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当好蓝色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烟台推进海湾海岛开发,打造区域发展亮点,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丁字湾重点打造以滨海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半岛一体化发展对接点。1月14日下午,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上,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和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江汀分别就发展蓝色经济作了发言。
“十二五开局伊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获得国家批准,这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省人民的一件喜事。”1月1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参加动员大会的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表示,今后五年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青岛优势谋划蓝色经济发展,率先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当好蓝色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蓝色经济加快发展
两年内,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个区域建设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显示了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统筹全局的战略视野,充分体现了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实施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将为经济文化强省和“一线三点”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为全省转型发展搭建崭新平台,为我省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增创特色优势。这次会议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动员、总部署,必将在全省上下形成发展蓝色经济的强大合力,促进《规划》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作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指示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青岛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全面贯彻,蓝色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筹建100亿元发展基金
蓝色经济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势头,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青岛率先成立了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工作推进协调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了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形成了与省紧密衔接、全市统筹推进、各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提出了建设“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的定位,规划了“一带五区多点支撑”的发展布局。出台了专门建设意见,配套编制全市蓝色经济规划和18个专项规划,完成了14项重点课题研究。三是突出特色加快实施。青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成功举办首届蓝色经济国际高峰论坛,广泛汲取国内外发展经验。加快推进董家口港区、高新区、海西湾造修船基地等重点园区和项目建设,构筑蓝色发展新格局;立足青岛优势,加快海洋国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开展海洋生物等关键技术攻关,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筹建总规模100亿元的蓝色经济发展基金,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当好蓝色经济排头兵
青岛经济总量约占规划地区的30%,海洋产业产值约占25%,承担着全国50%以上的国家级海洋科研项目,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肩负重大责任。将以这次会议为起点,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青岛优势谋划蓝色经济发展,努力在海洋科研创新、海陆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对外开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到2015年,率先建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城市,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出贡献。今后五年,我们将突出抓好“一个体系、两个重点、三个保障”,当好蓝色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一个体系两个重点三个保障
一个体系: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率先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坚持优化发展一产、突破发展二产、提升发展三产的思路,尽快形成以“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制造业、现代海洋服务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两个重点:一是加快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促进蓝色经济内涵式发展。2015年,新兴海洋科技产业产值占海洋总产值比重由17%提高到25%。
二是加快重点园区和项目建设,促进蓝色经济规模化发展。推进董家口新港城建设,争取保税港区二期2012年封关运营。今年将重点推进投资100亿元的中石化LNG、46亿元的港中旅、30亿元的海上嘉年华等产业项目,加快青岛国际机场规划建设。
三个保障: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资源环境保障。
二是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是加快制度改革创新,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