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向海洋要蓝海,将是全球经济及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取向。
众所周知,海洋是地球第一大资源,也是全人类的公共资源,具有无限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国土、人口和海洋,是现代国家发展壮大的三大基础战略资源。
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发展措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资源、环境制约发展的瓶颈期,陆域资源、能源和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为谋求发展空间,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将国家战略利益竞争的视野转向资源丰富、地域广袤的海洋,并加快调整海洋战略,制定海洋发展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广东省的蓝色经济发展为例, “十一五”时期广东省海洋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7.8%,超过其GDP增幅。为“十二五”规划中着力发展蓝色经济提供一个很好的示范。
结合“十二五”规划对海洋工作作出了的全面部署。海洋经济将是国民经济新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1.964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53%,新增就业52万人,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我们务必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缺乏全局性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区域间海洋产业同构、临港产业布局类似,存在重复建设的倾向。二是产业同构问题比较突出,区域间如造船、钢铁、原材料加工、重化工、电力工业等雷同;三是近岸海域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突出;四是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五是区域间的优势特色不突出,大多以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海洋高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较低。
与此同时,在发挥海洋区位优势与开发海洋资源时,应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需要坚持海陆统筹,推动全省海洋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海陆优势互补,各区域产业互动。其次,需要加快海洋开发向深海发展,促进海洋产业高端提升,拓展海洋发展新空间。再次,积极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提高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最后,不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更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升海洋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实现人与海洋的协调发展。
从国家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出,海洋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一大趋势。如江苏沿海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横琴、海峡西岸经济区、黄河三角洲等5个沿海经济区布局,加上原有的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等经济区,如今又增添了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将蓝色经济打造成下一个新蓝海,就是要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以高新技术支撑、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和易于吸纳高素质劳动力等优势。率先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全面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不断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建设“海洋强国”,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