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不断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将海参养殖作为拉动渔业经济增长和增加渔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海参养殖在全省沿海地区蓬勃发展,其规模和产量不断增加,从而成为全国重要的海参养殖基地。
该省海参养殖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海参养殖异军突起,新的产业带初步形成。养殖区域由传统
的东部沿海向西部沿海拓展:今年潍坊市养殖海参1200亩,存养量450万头;东营市养殖海参320亩,存养量226万头;滨州市养殖海参40亩,存养量9万头,海参养殖已在全省沿海遍地开花。养殖模式由岩礁围堰养殖发展为池塘养殖、围堰养殖、底播增殖、网围、工厂化养殖等多种形式,养殖规模从小而散养殖向大规模、连片养殖发展。
二是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意识增强。首先加大了海参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近两年,全省共举办各级海参养殖培训班40多场次,有1万多人次参加了培训学习。其次积极提供技术服务。各级渔业主管部门从各市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科研单位选派多名技术人员,分别下派到养参生产单位,为他们提供从育苗到养成的全过程技术服务。第三是加强网络建设,搞好信息服务。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及水产技术推广站与省市有关环境检测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海参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信息,指导海参养殖生产。
三是以市场引导、政策带动,让海参养殖成为社会投资新热点。今年海参养殖吸引投资达1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0%。不少地方出台优惠政策加以引导。文登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海洋与渔业发展的意见》,规定发展池塘投石养参规模在100亩以上的,按投石资金的50%给予“双项”资金扶持;潮间带筑池养参规模在100亩以上的,每20亩扶持“双项”资金5万元。同时,对养殖业主还给予税收优惠。自2002年以来,威海市池塘养参已吸引市内外资金4亿元以上。(马学信)
2004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