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有过“精卫填海”的传说,也有过“哪吒闹海”的神话;这里曾有过大沽口抗击外侮的惨烈,也有着当代天津人发奋图强谱写新篇的辉煌。世纪伊始,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向海洋进军的号角。这里便也留下了中国海监天津市总队的创业者们艰苦奋斗的足迹……
组建一支年轻的队伍
2002年1月24日,天津市编制委员会正式下达文件,批准成立中国海监天津市总队。喜讯传来,天津市海洋局局长张海河和同事们无不欢欣鼓舞!他们知道,这喜讯里凝聚着国家海洋局、中国海监总队巨大的关怀和支持,凝聚着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全市1000万人民的厚爱和期待。他们知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喜讯,从这一天起,天津市的海洋人就要真正地担负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用海人合法利益的神圣使命,天津市的海洋人将能更好地依法履行为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责任和义务。
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执法队伍?张海河和天津市海洋局党组成员们颇费了一番脑筋。蓬勃发展的天津海洋事业迫切需要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全、作风硬的海监队伍,这支队伍的自身素质、形象和作为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天津市海洋事业的发展进程。天津市海洋局党组经过多次酝酿,决定从当年军队转业干部、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中招录优秀人才,组建中国海监天津市总队。受组织委派,时任中国海监总队办公室副主任李新民走马上任了。这位海军艇长出身的海监干部,有着丰富的执法经验和很强的工作能力,中国海监总队和天津市海洋局的领导对他寄予厚望。
李新民没有让他们失望。短短的半年,他就完成了一个漂亮的三级跳。从招录人员、建章立制到持证着装,这该是一个多大的跨越啊!中国海监天津市总队汇聚了各路的精英——有的来自陆海空三军,有的来自高等学府,还有的来自科研单位和企业,一支充满朝气的队伍开始迈上了发展的道路。
万事开头难
正当这支年轻的队伍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困难和挑战也接踵而至——
向有关部门请求支援,相关负责人总是一副很为难的样子,不是说地方经济困难,就是给你大讲勤俭节约的道理。可他们哪知道,这支省级海洋行政执法队伍当时连电子导航定位仪和照相机等最基本的执法器材都没有啊!
到违法用海单位执法,对方一脸漠然,一边反问你海监总队是干什么的,一边为自己开脱,大讲企业如何困难、对地方经济贡献如何之大,那情形就像是一个“新管家”碰到了“老住户”。
更有甚者,有人动不动就到有关方面喊冤叫屈,说你是发展海洋经济的绊脚石,要搬开你……
队伍发展“三字诀”
困难和挑战并没有让这支年轻的队伍望而却步。他们苦练内功,不断提升队伍自身建设水平和海监执法的社会影响力。说起这个内功,总队长李新民形象地称之为 “三字诀”:深钻深学海洋执法相关法律法规,在法理研究上突出一个“深”字;踏踏实实地工作,公公正正地做人,在执法工作中贯穿一个“实”字;倡导过硬的作风,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在执法作风上强调一个“敢”字。
“三字诀”果然奏效。以前对海洋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的新手,现在成了法律问题的秀才;以前还是海洋执法领域的生手,现在成了执法办案的骨干……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着天津市总队向更高水平不断发展。在组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总队实现了多项突破。这些突破性的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机关的高度肯定,也赢得了同行们的广泛赞誉。十多家新闻媒体和内部刊物,作了及时的报道。天津市总队的知名度高了,社会影响力大了,就连海监系统的一些“老大哥”也对他们刮目相看。
创多个历史“第一”
2003年7月,天津市海监总队主持召开天津市首届海洋执法监察工作会议,第一次在政府相关部门和涉海单位面前展示了天津海洋行政执法队伍的主力阵容,这次会议也成为了天津市总队开展海洋行政执法的誓师大会。
2003年8月,天津市海监总队完成机关法人注册,向行政法制迈出关键性步伐,从此掀开了天津市海洋行政执法工作中崭新的一页。
2003年9月,天津市海监总队成功举办行政案件协调会,第一次构建起海监、法院协同办案机制,此举打出了天津海洋行政执法的声威。
2003年10月,天津市海监总队推出干部交流培养新举措,分批选派海监干部到天津市海洋局机关工作学习,为如何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海监干部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2003年11月,天津市海监总队实施海域使用金催缴行动,天津市海域使用金缴纳额第一次达到历年来总和的三倍。此次执法行动制作的《限期缴纳海域使用金通知书》,填补了天津总队海洋行政执法文书的一项空白。
2003年12月,天津市海监总队首次建立了与天津公安边防总队、天津渔政等单位的横向联合机制,形成了军民协作、共同处置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这些可喜的突破便是中国海监天津市总队创造性开展执法实践留下的闪光足迹。勇者的脚步从来就不会停息。奋进中的中国海监天津市总队就像一艘整装待发的战舰,乘着强劲的东风,时刻准备破浪远航!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