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宏的蓝图 重大的责任

来源:大众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1:56:52 

——省内七市直面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新课题

◆提要

青岛:在一些重点领域达到世界一流

烟台:把海湾海岛作为由“浅蓝”走向“深蓝”的桥头堡

潍坊:把蓝色经济作为调整的重要方向、发展的重要空间

威海:以体制创新为源动力推动“深蓝区”跨越发展

日照:始终把港口作为核心战略资源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4,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更是至高无上的责任。如何抢抓机遇,借势发展,成为半岛蓝色经济区主战场各市直面的课题。

率先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国务院批复《规划》,为山东“十二五”转型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青岛看,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青岛市在海洋环境、海洋科研、海洋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青岛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统筹海陆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把海洋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海洋经济优势,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青岛在更宽领域、更广空间上推动区域合作,更好地发挥在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青岛市委、市政府一定按照国务院规划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发挥青岛优势,加强半岛城市合作,率先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海洋经济对外开放等方面走在全国沿海城市前列,在一些重点领域达到世界一流,2015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下一步,青岛将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施改革试点的开局之年,率先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树立世界眼光,借鉴国际标准,立足本土优势,坚持科学发展,以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为核心,率先开展蓝色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同时,继续推进一批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海洋科技支撑,积极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NextPage]

创新蓝色经济建设体制机制

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烟台将抓住这一重大契机,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深度开发海洋,高效利用海岸,科学开发海岛,统筹发展海陆,带动蓝色经济向深海远海拓展,向内陆腹地延伸,打造国内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烟台已确定加快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试点、无人岛保护开发试点、海洋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等先行先试事项;组建资本金过10亿元的蓝色经济担保公司,推动3-5家海洋企业上市和发债,设立1-2支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争取进入国家创业风险投资试点,形成有利于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体制机制。

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烟台将把海湾海岛作为由“浅蓝”走向“深蓝”的桥头堡,根据各海湾不同的区位、资源、产业基础和环境承载力,各有侧重地开发渔业、旅游、物流、生态等功能,重点加快推进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和牟平滨海、丁字湾、莱州临港产业区、龙口湾人工岛群“一岛四园”开发建设,使海湾真正成为发展蓝色经济的战略依托湾、产业依存湾和生态涵养湾。同时,培育壮大东方海洋、来福士等具有显著海洋特色的“旗舰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新的蓝色经济增长点;突出重大交通设施支撑作用,加快德龙烟铁路、青荣城际铁路、烟台潮水国际机场等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中韩铁路轮渡等战略性项目的论证工作,构建空地一体、便捷高效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开创滨海发展的新时代

潍坊市委书记张新起:“十二五”开局伊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潍坊既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前沿城市,又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点开发区域,机遇前所未有,使命光荣艰巨。

一是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把蓝色经济区建设作为谋求“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化思想认识,凝聚全市力量,奋力向蓝色经济进军,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蓝色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二是高点定位,科学规划。紧扣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眼崛起蓝色、走向高端、赢得发展,把蓝色经济作为调整的重要方向、发展的重要空间,加快向海洋经济拓展,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三是突出重点,奋力突破。潍坊北部沿海地域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把滨海地区作为全市蓝色经济发展的主战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先行区、新兴高端产业的聚集区、全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更大力度、更高水平地推进开发建设,开创滨海发展的新时代。四是海陆统筹,一体发展。坚持全面融入、海陆统筹,综合开发、特色发展,以海洋经济为主导,以陆域经济为依托,集约优势资源要素,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科学开发、海洋优势产业培育方面全面推进,推动全市经济加快向蓝色、高端、高效、生态经济转型,尽快形成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NextPage]

推动“深蓝区”跨越发展

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对威海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威海将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突出主题,把握主线,推进半岛海陆统筹、城乡一体、错位发展;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荣成好运角国际旅游区、国家级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试点工作,积极争创中日韩自贸区、保税港区,以体制创新为源动力推动“深蓝区”跨越发展;进一步凝神聚力探索建设“深蓝区”的新举措新办法,在蓝色经济资本运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先行先试,努力争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先试区。

在现代海洋渔业上,突出抓好品牌建设。进一步扩大威海海产品的知名度。在现代海洋制造业上,突出抓好造船产业集群培植。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本地整船总装比例,提高配套能力,提高研发设计能力,进一步完善船舶工业体系。在现代海洋服务业上,突出抓好临港物流产业,对内搞好港口资源整合,对外推动战略合作。搞好港口和临港产业区规划建设,搞好威海至仁川陆海联运汽车甩挂运输项目,抓好威海港物流中心等综合物流项目建设。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突出抓好海洋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威海海洋研究院等科技平台的作用,实施好高效生态型海洋牧场、滨海清洁能源、海洋生态修复等海洋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海洋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

日照市委书记杨军:日照作为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日照将抢抓蓝色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

日照将围绕加快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建设鲁南临港产业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坚持海陆统筹,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整体规划,不断优化“东港、西新、南工、北游、中城”的空间布局,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和蓝色优势产业培育。积极争取设立日照保税港区,推动鲁南临港产业区上升为国家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战略,推动日照成为全省海洋装备、海洋生物、船舶制造、航运物流等高端海洋产业基地,探索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试点,通过加快集聚区域要素,形成大项目、大开发、大投入、大建设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战略带动。

日照将始终把港口作为核心战略资源,全面实施新一轮港口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港口建设与管理,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10项重点工程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优化货物结构,积极开拓鲁南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腹地市场,增强港口综合枢纽服务功能,打造我国著名的大宗散货出口中转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杂货进出口中转基地、亚欧大陆桥东端区域性集装箱转运中心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为“十二五”年吞吐量突破3亿吨打好基础。

[NextPage]

培育壮大海洋产业集群

东营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温龙亭:东营市同时肩负着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两大战略任务,在两大战略推进上,东营市提出三句话,就是“黄蓝融合,陆海统筹,一体发展”。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实施《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围绕海洋油气、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洋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进163个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海洋产业集群,2015年山东基本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作出我们的贡献。

又一次迎来重大机遇

滨州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路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滨州又一次迎来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重大历史机遇期。

滨州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下一步,我们要立足区域特色和海洋资源优势,以北海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无棣、沾化两县为前沿,大力培植海洋化工、海洋交通物流、海洋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滨海生态能源、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七大海洋产业,促进蓝色经济和高效生态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