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理区位:孕育广阔发展空间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10年12月21日11时,4辆满载蔬菜和电子元件的集装箱货车驶入停靠在威海口岸的中韩货轮,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正式开通,这是我国首次尝试通过渡轮将两国间的道路运输衔接起来,相当于把高速公路架设在海上。
近年来,借助绝佳的地理区位优势,山东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海关统计数字显示,去年1至11月份,山东省进出口总值达1705亿美元,较前年同期增长36.6%,超过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值300多亿美元。特别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食品加工、海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产业国际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海洋经济国际合作与对外开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发现,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山东半岛与多个经济圈、都市圈联系密切,本身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圈层中心,是中国北部延伸至太平洋 (60109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进而通向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南接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区位条件非常优越。
根据最新统计,山东省海岸线长约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1/6,沿岸分布200多个海湾,以半封闭型居多,其中大于1平方公里以上的海湾约49处,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优质沙滩资源居全国前列。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约320个,其岛陆面积约111平方公里,岛岸线长约561公里,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山东省海洋空间资源类型齐全,海域总面积约15.9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基本相当,辽阔的蓝色国土必将为山东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山东半岛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台风登陆概率低。近岸海域以清洁、较清洁海区为主,水动力条件较好,自净能力较强。全省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能够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近年来,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全国海洋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砂矿等六种资源对沿海各省市进行丰度指数评价,山东位居第一。其中山东半岛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青岛港码头岸线全长3420米,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日照可供建港的海域达20多海里,湾阔水深,不冻不淤,地质条件良好,特别适宜开发建设深水泊位;烟台、威海等地的深水良港也较多。
山东近海海洋生物、能源矿产资源富集。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全省海洋渔业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类生物资源达400多种。海洋矿产资源丰富,海洋油气已探明储量23.8亿吨,我国第一座滨海煤田――龙口煤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04亿吨,海底金矿资源潜力在100吨以上,地下卤水资源已查明储量1.4亿吨。海上风能、地热资源开发价值大,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储量丰富,海阳、荣成核电项目建设有条不紊,供电潜力巨大。
资料显示,山东半岛海岸带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500处,拥有包括刘公岛、长岛、芝罘岛、石岛、灵山岛、田横岛、庙岛群岛等著名岛屿在内的岛屿301处,规模较大的滨海沙滩1000余处,形成了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区。全省境内共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景点约800处,拥有A级旅游区(点)213家,古建筑、古遗址1.3万多处。
此外,山东半岛海洋人文资源底蕴深厚。海、岛、岸、山、城融为一体的自然风貌,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融汇齐文化、蓬莱仙话、秦汉东巡文化、宗教文化、胶东民俗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山东海洋文化,近年来,举办的青岛奥帆赛、中国水上运动会、国际海洋节、中国海军节等一系列重大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山东海洋文化内涵。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