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东省增殖资源回捕生产形势良好
来源: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6:20
9月1日开海后,随着天气稳定好转,对虾、梭子蟹等增殖资源渔场集中,吸引大批中小马力渔船投入回捕生产当中,各地普遍反映增殖效果明显,总体生产形势良好。据沿海七市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投入回捕渔船15776艘,截止9月10日,累计回捕增殖资源产量达18187吨,实现产值28372万元;利润达 163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4%、103%和135%,其中:中国对虾产量538吨,产值4659万元,利润2310万元;日本对虾产量201吨,产值1408万元,利润690万元;海蛰产量15350吨,产值14080万元,利润9170万元;梭子蟹产量1788吨,产值7367万元,利润3700 万元;牙鲆产量73吨,产值308万元,金乌贼产量216吨,产值432万元。
增殖对虾(包括日本对虾)回捕主要在山南靖海湾、五垒岛湾、乳山湾、丁字湾、胶州湾、黄家塘湾等放流集中区,平均日产10-20公斤,高者30公斤,最高日产达115公斤,对虾个体在10-15cm,平均公斤价格85元以上,最高160元。今年我省在渤海沿岸重新恢复中国对虾放流,反映对虾资源明显增加,平均日产5公斤左右,高者10-15公斤。
梭子蟹回捕生产普遍反映很好,尤其山南东部沿海效果更加突出,威海市投产渔船平均日产100多公斤,高者200公斤,最高800公斤;湾内潍坊、东营、滨州三市投产渔船单船日产50-70公斤,高者100公斤,最高290公斤,规格150克左右,公斤价40-50元。
海蜇集中生产期8月底基本结束,全省回捕海蜇15350吨,其中山南回捕10463吨,回捕率1.7%,湾内回捕4887吨,回捕率0.6%。海蜇总体回捕率1.12%,总体直接投入产出比1:21。
日照近海增殖乌贼回捕产量已达216吨,主要是拖网及定置网兼捕生产,渔获个体100克左右,公斤价20元。
多年生长的牙鲆经过三年的连续放流,局部海域资源量有所增加,威海近海作业渔船日兼捕个体400-600克的牙鲆6-7公斤,公斤价50元,从个体大小分析,应属去年秋季放流牙鲆,目前全市回捕牙鲆近2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