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管理需创新 队伍建设是关键

——访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郝新建

来源:钱秀丽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6:29 

2002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独立编制的海监支队,2003年成立了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预报中心,2004年成立了海籍调查测量站,2005年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成立了海洋学会,2006年又率先成立了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2007年成立了全国首家海域使用权属管理中心……一系列的海洋管理机构创设的“大动作”和许多个“率先”,彰显了江苏省连云港市海洋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和成功的创新性探索,预示着这个地处苏北地区、经济仍较为落后的沿海地级市“战略东移,拥抱大海”的海洋强市发展战略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作为当地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自2001年成立以来,审时度势,抢抓海洋事业大发展的良好时机,用短短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海洋管理体系的构建,成功实现了从水产、渔业体系向海洋体系的转变。而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这个海洋管理底子原本就极为薄弱的城市在创新管理上的众多成功探索,已使其成为了全国众多沿海城市竞相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步伐如此之快,不由得让人想一探究竟。为此,记者采访到了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郝新建。没有多余的客套和寒暄,也无需记者过多的提问和引导,只要谈起海洋管理工作,郝新建局长便能侃侃而谈。

“队伍建设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出乎意料,采访一开始,郝新建没有大谈特谈连云港海洋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而是同记者讨论起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大形势,并由此引出了地方的海洋管理工作。他说,当前,我国海洋事业已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期,沿海各地海洋经济迅猛发展,各项海洋管理工作快速推进,特别是《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几部涉海法律的出台,给海洋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下,地方海洋管理工作应何去何从?海洋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能否适应法律赋予的职责?现有管理体系能否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地方各级海洋行政管理部门都应该思考这些问题。”郝新建高屋建瓴,用他特有的缜密逻辑思维能力把记者的注意力拉回到地方海洋管理工作,这个本次采访的中心话题上来。对海洋发展大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判断,使郝新建以及他带领下的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抓住了“蛇之七寸”。正因为如此,郝新建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我认为,队伍建设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掷地有声的一句话,让记者顿悟。针对队伍建设问题,他解释到,我们并不是说过去的海洋管理体系不好,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原有的管理体系与当时的形势是适应的,是适用的,直到现在也仍然适用,只是它需要派生出一些新的职能和新的管理机构,来适应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对海洋管理工作的需求。这也正是连云港海洋与渔业局这几年工作的一个重点。“近几年,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工作,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随着几个新机构的建立,我们的管理体系已基本健全。从局机关的海域处、资环处到下属的海监支队、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籍调查站、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海域权属管理中心,已形成了以行政管理为龙头,由事业单位具体操作执行的完整海洋管理体系。”郝新建不无自豪地说。在采访中,记者还欣喜地得知,连云港市海监支队刚刚获得市政府批准,由科级升格为副处级,这在沿海地级市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该市海洋工作的力度可见一斑。

“新形势下的海洋管理工作思路,一定要调整,一定要创新”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新形势下的海洋管理工作思路,一定要调整,一定要创新。”郝新建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解释说,过去,我们的海洋管理工作主要是从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科研两个方面出发。现在,这两大职能仍然十分重要,不可削弱,但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对工作思路进行局部调整和拓展。比如说,《海域使用管理法》出台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海域的功能区划。再比如,我们现在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海洋环境的保护问题。“作为地方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我们要满足地方海洋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郝新建把话题转回地方海洋管理问题上。但我们知道,管理和服务是一对矛盾,保护与开发也是一对矛盾。如何管理好海洋,服务好经济建设,同时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呢?“这里有个交叉点,在这个点上,可实现最大化的收益。而这个交叉点到底在哪里,需要我们去摸索,需要我们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郝新建如是说。

“海洋管理不是盖盖章、罚罚款,要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管”

“我们海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监管。”谈到监管的问题,郝新建针砭时弊,尖锐地指出了目前政府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的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他指出,现在,很多管理部门将重点放在审批和执法监察方面,真正的常规管理却是个空白,与现实的需要完全脱节。“连云港的海洋管理不能只是盖盖章、罚罚款,一定要由重审批轻管理向强化管理职能转变。”郝新建态度坚决。郝新建介绍到,审批是管理的开始,属于前端控制的范畴,这项工作很重要。国家海洋局也出台了很多有关的文件,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但管理不只是审批那么简单。他解释说,一个用海项目从论证到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就像是盖房子,前期的预算往往与决算不一致,为什么,因为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修改完善图纸。一个项目也是一样,在实施过程中随时随地会有些调整。这就要求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的监管也要跟得上,动态监视监测系统的建设就是这个原因。工程全部结束后,管理工作就结束了吗?“没有!”郝新建告诉记者,这个时候就应该转入到权属管理阶段。过去,用海者通过竣工验收取得了海域使用证后,管理部门想当然认为监管工作到此结束了,很少再予以管理。现在,我们认识到这是不行的,海域是国家的公有财产,我们要把海洋工程和工程对海洋的影响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权属管理,这就是全过程的管理。这样做,一方面保护了用海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可以监管用海者是否有超越许可用海范围的行为。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也是将来要坚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目前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郝新建说,目前,通过机构建设,我们已经有了良好的组织基础。海域使用审批由海域处负责,海洋环境评价由资环处负责,前期用海现状调查、项目用海鉴定由海籍调查站来做,整个用海过程的动态管理由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来完成。对于监管过程中,发现项目未按要求实施的情况怎么办?郝新建说,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海监支队的执法来解决了。

“权属管理中心是海域管理工作的出口”

新近成立的连云港市海域使用权属管理中心是该市海洋管理的一个亮点,是全国首家海域权属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是吸引记者来连的一个重要方面。权属管理中心今后的工作职能,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决定这项机构创新工作能否有成效的关键。事实上,郝新建早就为它绘就了“蓝图”。“权属管理中心是海域管理工作的出口。”郝新建这样概括。他解释到,海域权属管理中心将对海域物权进行全面、科学、完整的登记管理,对全市海域使用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比如海域勘界工作一经完成,就马上移交权属中心进行资料的归档、整理、保管。今后,我们还要像对待土地一样,结合海域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实施海域分等定级管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对海域进行科学储备和调拨,充分实现海域的内在价值。他继续指出,权属中心还将对海域物权实施跟踪管理,加强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信息的利用,充分实现调查评估科学化、储备调控市场化、登记管理信息化的职能,达到海域权属管理立体化、综合化的目标。

“冲锋陷阵我们不怕,但需要后援部队的支持,否则走不好,也走不远。”

连云港在海洋管理上的成功探索和实践,在受到海洋系统各有关单位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国家海洋局和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的重视和支持。前不久,连云港市市长刘永忠和郝新建局长一行向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汇报了连云港的海洋管理工作最新进展和思路。当时,连云港市的海洋管理工作,得到了孙志辉局长的高度评价和肯定。这是个令人欣喜的开始。郝新建在专访中告诉记者,海洋管理需要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我们在这方面勇敢地迈出了步伐,而且在很多方面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些实践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与国家海洋局和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的扶持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当记者问及,是否有信心坚定地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时。记者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同时,郝新建也补充说,海洋管理体系的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仍需要国家海洋局和省局配套法律法规等强有力的支持,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支撑体系。郝新建用战场作战打比方,他说,“我们现在就好比是先头部队,冲锋陷阵我们不怕,但的确需要后援部队的支持,否则走不好,也走不远。孤军奋战是行不通的。”“但我们仍有信心,因为我们已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在采访即将结束时,郝新建信心饱满地说。

步伐已经迈出,他义无反顾,在管理创新的道路上,我想郝新建并不孤单,向前,是他和他的“战友们”不变的“战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