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祖定、向骄荣接受新华军事专访
【嘉宾小档案】
施祖定,海军某特种部队班长,第一、二批护航编队随舰特战分队队员。从
向骄荣,第三批护航编队医疗分队队员,大专学历,是海军从地方直招的首批女士官,也是海军第一位随战斗舰艇执行护航任务的女士官,护航期间因表现突出被评为“护航尖兵”。
主持人:新华军事的各位网友大家好。
施祖定:新华军事的各位网友大家好。
向骄荣:新华军事的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话题从第一次护航开始。施祖定班长是第一批和第二批护航编队的特战队员。您在受领护航任务之前,有没有经过一些选拔程序?
施祖定:我们当时知道要执行一个大的任务,进行集训和选拔。在11月底的时候开始进行集训,可以说是“魔鬼式”的训练了。那时候我们也很紧张,因为集训中有很多平时没有接触过的课目,包括一些新的装备和训练模式,以前都没接触过。在训练中,领导会对每个人不断地进行考评。不过当时具体任务是什么,是属于保密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
主持人:您在得知是执行护航任务时,当时心里是什么感觉?
施祖定:集训的时候我们就猜过,可能是这个任务,但是都还不清楚(到底是不是)。后来领导找我们谈话,主要是问愿意不愿意参加这样的任务,还有就是家里人同意不同意。然后还有你有什么困难没有。我给家里打电话,父母挺支持我的,说当兵这么多年也没执行过这么大的任务,挺难得的。从我个人的角度当然更是愿意去了。就是我爱人不是很同意,毕竟觉得比较危险。最后就是做工作,做通了。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过“魔鬼式”训练,能给我们透露一点哪些训练很“魔鬼”吗?
施祖定:难主要是难在比较辛苦。对我个人来说比较难的是我在老兵退伍前组织的篮球比赛里把脚崴了,左脚的脚脖子肿得很粗。所以跑步啊,攀爬啊,包括滑降,一系列大强度的训练,痛得不行,就得去找军医输液、打绷带。在那个过程中只能是咬牙坚持。训练课目也非常多,有模拟舰艇攀爬,还有滑降,这是输送我们特战队员的方式,必须掌握。
主持人:向骄荣是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中的医疗队员。我们知道您是中国海军第一个跟随战斗舰艇出海护航的女性士官,作为一名女性,您当时为什么愿意去执行这个任务?
向骄荣:我觉得作为一个军人,作为一个海军的战士,能有机会去出海,随舰艇一起执行任务,不管任务大小,我都愿意去。其实接到通知的时候也没有说是要去护航,只是告诉我是一个需要出海的任务,时间比较长,问我个人有什么想法。我当时就表示业务上没问题,身体上也可以,也没有家庭顾虑。后来组织上也批准了,我就成为了护航编队医疗分队的一名成员。
主持人:根据刚才两位的描述,在离开祖国之前,都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各种各样的训练,还有心理上的准备。但是在真正启航离开祖国的港口的时候,又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施祖定:特别复杂。一方面来说,这种任务,确实是第一次,对家人来说确实是担心,他们担心我。军舰离港的时候给我爱人打了个电话,她哭得稀里哗啦的,很依依不舍的感觉。但是又很激动,终于通过选拔,正式随舰执行任务,很激动。
向骄荣:我的心情是兴奋加激动。在走出祖国领海线的时候,我们举行了一个“向祖国告别,走向深蓝”的仪式。当时我们面向国旗举行的宣誓仪式,行军礼。那种军人的自豪感真是油然而生。给父母打电话说要去索马里时,我父母特别支持,说是给家人争光,让我好好干,不要想家。
主持人:上舰出远海,在身体上有没有一些反应?
施祖定:这个是有的。我刚开始上舰适应性训练的时候,这个期间也进行了很多课目的训练。前三天我就吃了两顿饭,吃不下,浑身冒虚汗。当时就是担心这要是执行几个月的任务,能不能完的成。但是过了三天以后就好了,适应过来了。刚开始那三天我都快没信心了,因为还要有这么长时间的任务,还要到大洋上,风浪更大,心里就没底。后面就没什么顾虑了。
向骄荣:晕船是大家都会有的正常反应,只是程度不一样。我们编队遇上过十级的台风,我印象特别深刻,感觉就像是大海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表现就是呕吐、头晕,特别难受。但是心理上,意志还是很重要的,我们互相鼓励,同舟共济,困难总是能挺过来的。
主持人:施祖定是特战分队的队员,这可能是我们网友们最关注的一个角色。您经历了两次护航,您印象比较深刻的故事有哪些呢?
施祖定: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护送“长航发现”号油轮,是到肯尼亚的蒙巴萨港。也是因为这个任务,我才参与了两次护航。3月25号,我们编队指挥所通知我们六名同志,去护送“长航发现”号。那时我们已经有这个计划要返航了,我们4月14号就要回国了,大家都挺兴奋,觉得终于要回国了。
这个护送任务比较危险,因为它去肯尼亚的话,从红海口到肯尼亚蒙巴萨港,整个穿越肯尼亚东部海域。当时我们这项任务对人员的选拔也做了一些调整,有的是狙击手,有的是轻机枪手,考虑到心理素质和个人能力,也是根据预想中可能存在的情况进行调整。
我们是通过直升机滑降到商船上。这个船是个油轮,有3万多吨的汽油,这个我们接到任务时就看到资料了。我们比较担心的,一个是要穿过索马里东部海域;再一个就是汽油很危险,一旦交火的话可能出危险;第三个就是时间比较长,我们一般在商船上随舰护卫都是两三天,在接这个任务之前没有超过五天的,我们这次去要十多天,要几千海里。时间又长,又是在危险区域,商船本身又是这个特点,我们心理压力是比较大的。
另外我们一共是6个人,要进行交替值班。整个过程一共是28天。本来预算是14、5天的样子。我们到肯尼亚时是8号,但是那个港口卸货的能力有限,我们只能在港口外面抛锚等着,一直到14号才进港卸货,结果肯定就赶不及了。当晚我们接到通知,让我们回来之后到“微山湖”舰执行下一批任务。
主持人:接到这个通知,当时是什么想法?
施祖定:那肯定是很难受,我们在外面执行了将近4个月的任务,对家里也很想念,很想回去。我们六个人里面有个叫朱洪刚,他护航之前说好了回来结婚,定的是五一婚期,结果回不去了。还有个张春光,他是跟女朋友说好了五一回去订婚。没办法,只能是做工作,分散一下注意力。
主持人:在伴随护航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比较危险的情况?
施祖定:遇到过很多。我们在给“东方勘探一号”护航的时候,那艘船是个石油勘探船,是科考的,船速很慢,只有10节。而且船尾的舷很低,只有
在护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6批次的海盗船,把我们商船给包围了。傍晚的时候,我们一个值班的队友说前面有灯光,当时距离有5、6海里。海盗的速度非常快,他们开着快艇,几分钟就过来了,速度有20节。从发现可疑船只,到试图接近,我们都有预案。就是首先发射信号弹示警,打了信号弹之后他们没有反应。当时天是快黑了,接着我们就打闪光弹,打完之后他们还是在开进。一共有6、7艘快艇,把我们的船包围起来。我们从夜视仪里观察,每艘艇上的人都有步枪和火箭筒。那一次是很紧急。我们也是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主持人:那么最后是怎么来解决的?
施祖定:我们用机枪在海面进行了拦阻射击。在距离船头一百来米的位置扫射。这次警告之后,他们就跑掉了。
主持人:您参加第二批护航是在“微山湖”舰上。对您来说,这两次护航的经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施祖定:我们特战分队的任务除了护航之外,还多了一个,因为“微山湖”舰每隔一个月就要在也门港进行补给。我们就要担负警戒任务,负责我们舰艇的安全。过程也还是很辛苦的,我们在码头要站岗,船头、船中部、船尾部都要站人。一班岗6个人,还有应急分队,随时待命。
主持人:也就是说不管是在护航编队舰艇上,还是在伴随护航,还是在码头,整个特战分队一直都是这样一个临战的状态。
施祖定:我们特战分队的任务就是这样,我们是随时准备应对一切突发情况。
主持人:向骄荣是医疗分队的队员。也许医疗分队相对来讲不会像特战分队的经历那么惊险刺激,但是我们知道,医疗分队的成员所经历的,也是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里想象不到的故事。
向骄荣: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那是在9月,编指接到了被护商船的求救,说一名船员因为口腔溃疡,进食困难。因为吃不下东西,缺乏维生素,身体极度虚弱,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的溃疡很严重,是大面积的溃疡,没法吃东西。当时我们医疗分队的队员就乘直升机前往商船进行救助。到了船上,给病人测体温、量血压,做了一个全身检查,确定治疗方案,把带去的药都留给了他们。我们搭乘直升机准备离开的时候,所有的船员,包括船长,都站在甲板上跟我们道别,说“谢谢亲人,谢谢解放军,祖国万岁!”当时口号声跟直升机的轰鸣声融为一体,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护航军人的一种骄傲,真是很难忘的。
主持人:和前两批护航不同,向骄荣跟随第三批护航编队执行任务,是在战斗舰艇上,而不是在补给舰上。在战斗舰艇上执行任务有什么不同吗?
向骄荣:在船上生活肯定是没有地面上舒服。战斗舰上的空间相对补给舰也要狭小一点。而且这个舰以前是没有过女性的,所以也没有任何一个空间是专门留给女性的。不过在各方面,舰上对我们3名女同志都是很照顾。
主持人:施班长对索马里海盗有什么样的印象呢?他们都是采取什么方法来劫船?
施祖定:他们一般是两种手段。一个是偷偷摸摸地靠近,爬上来,这个是针对船速比较慢的。针对船速比较快的、比较大的船,他会从正面靠近,用机枪、火箭弹往你的驾驶室打,逼迫你停船。现在单艘小艇、几名海盗劫船已经比较困难了,它现在就采取一个狼群战术,几艘小艇包围你,让你顾得了这边顾不了那边,这是他们的一个战术。我们针对这个,就是要先发现敌情,提前发现,才能采取对策措施。
主持人:在第一批护航的时候,护航编队是一直在海上,没有下船的机会。有四个月的时间在海上漂,是不是在紧张的同时,也会比较枯燥?
施祖定:我们特战队员就是执勤、伴随护航、训练,每天都是这样。在舰上训练,我们带了一些健身器材,提前也想到了这个情况,所以做了准备。另外利用舰上的房间进行了一些反恐方面的演练。
主持人:向骄荣在护航期间有没有机会下舰到陆地上走一走?
向骄荣:我们是停靠了也门亚丁港和阿曼的塞拉莱港,按照我们船上的说法就是“沾地气”,在地面上活动活动,那个感觉是特别畅快的,平平稳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