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黄海的山东省海阳市,海岸线长229.4公里。这里不仅海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而且上天还赐给了8处海湾。过去由于海湾自然条件优越,是多种经济鱼、虾、贝、藻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但曾几何时受捕捞强度和海洋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海阳市近海的渔业资源也同全国一样衰退很快。对此,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海阳市就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尤其是2005年以来,海阳市借助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先后承担了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海蜇、海水鱼人工增殖放流及深水网箱养鱼和千里岩渔业资源保护场建设等多个项目,让海阳市近岸海域的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据统计,截至目前海阳市3年累计已完成人工增殖放流总数达19569万个,新发展深水养鱼网箱28个,投放废旧渔船礁4.5万立方米。而且无论是放流数量,还是放流品种都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
经过三年的修复工作,海阳市近岸及千里岛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明显改善。2005年和2006年,共计回捕中国对虾280吨、日本对虾68吨、梭子蟹260吨、海蜇2600吨,增加渔民收入5000余万元。扣除捕捞成本,单船年增效益1万余元。在今年7月25日海蜇开捕的第一天,捕捞渔民更是收获颇丰,平均每船收获海蜇1000余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近一倍。截至7月底,今年海阳市海蜇捕捞生产量已达1200吨,产值1000余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增加了600余吨,产值增加了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