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秋汛增殖回捕效益显著 直接为渔民增收2.8亿元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休渔期结束以来,烟台市累计投入增殖资源回捕船只达到7980艘,回捕各类增殖资源1.3万吨、创产值4.5亿元、实现利润2.8亿元。与去年相比总产量尽管减少35%,但由于高价值的对虾、梭子蟹产量增加,价格上升,带动总产值和总利润增加12%和24%。
从今年休渔期结束回捕情况看,对虾丰收成为今年增殖资源回捕的一大亮点,是近20年来最好的一年。受过度捕捞、海洋污染、迴游通道受阻等因素影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烟台近海中国对虾几乎绝迹,经过十几年持续实施伏季休渔制度,扩大增殖放流规模,面临绝迹的中国对虾在渤海湾重现生机,再次形成汛期。截止目前,烟台市中国对虾回捕产量达1066吨、产值1.3亿元、利润75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32%、329%和388%。日本对虾产量285吨、产值3301万元、利润212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6%、122%和267%。
今年回捕梭子蟹获小幅增长,产量3734吨、产值2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分别增长11%、6%和39%。
受年初海冰灾害和寒潮影响,海蜇的生产形势不如往年,产量、产值、利润三个经济指标同比减少,累计回捕海蜇6006吨、产值6821万元、利润4204万元,比上年减少一半。
此外,烟台市还分别回捕牙鲆、黑鮶、黑鲷、黄盖鲽、半滑舌鳎等增殖鱼类500吨,产值2000万元。
近年来,烟台市在渔业经济发展中始终把保护作为开发的前提,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的理念,通过实施人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等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缓解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状况,为渔民增加收入,维护渔区稳定发挥重要作用。2010年我市积极争取资金3500万元,放流7.3亿单位水产苗种。其中,放流中国对虾2.2亿多尾,日本对虾1.4亿多尾,海蜇2亿多只,梭子蟹4400万只,各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苗种3000万尾,放流的品种达到11个,不论苗种数量还是资金投入都创历史新高。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