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渤海入新疆工程惹争议 恐将改变内陆土壤结构
海水西调入疆路线示意图。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南水北调”将南方的水引入北方,缓解北方用水问题。如今,又有人提出“海水西调”,要将渤海之水引入沙漠,化戈壁为良田。
为本次峰会做总结演讲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宝印表示,“海水西调”绝不是无稽之谈。
张宝印解释,“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渤海距浑善达克沙地只有400多公里,地理位置非常接近。”据悉,浑善达克沙地是对北京气候构成严重危害的最近沙漠之一。渤海湾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大陆河流注入,含盐量相对较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渤海成为不二选择。
据学者们研究,西北地区降雨量多寡取决于三个充要条件:一是西风带;二是高山冷凝系统;三是水汽供应源。其中西风带和高山冷凝系统是具备的,惟独由于缺水干旱,水汽供应源不具备。如果东调深入我国北方大陆
在 “海水西调”的设想中,被外界质疑最多的,是引入海水是否会影响内陆土壤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影响。张宝印表示,这绝不会造成任何后果。他说,渤海湾的海水与太平洋相连,一般自净周期为5年,而引入渤海湾海水,能够将净化周期人为缩短,促进渤海湾地区环境变化,甚至促进养殖业发展。
目前,专家已初步确定运输材料选用玻璃钢管,不易被海水腐蚀,稳定性强,一般可使用20年—30年。“初步计划钢管直径为
当记者发出 “这是不是一笔亏本的买卖”的疑问时,张宝印却不以为然。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平均每吨水的成本费是4元,现在,当地煤化工生产煤气购入用水的价格是每吨12元,这当中还赚了8元钱差价。“工业用不了的水可以搞农业,如养殖鱼类、开办牧场,这样当地的工农业都能发展。”
基本构想
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
西调海水在沙漠地区形成“人造海”和大片湿地;靠自然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当地的降雨量,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水的大循环。
五大问题及对策
1、盐碱化问题,引水渠沿内蒙古边境盐碱干涸洼地,故盐碱化影响甚微;
2、能源问题,中国目前电能已供大于求;
3、资金,工程提水站一次性投资不大,要在30年—50年以后实施,届时中国经济发达,是西北战略性基础工程。海水西调工程运行投资巨大,但产出更大。如年增1000亿立方米的海水淡化水,按国际价格计算为1000亿美元,为我国2000年GDP的1/10;
4、水汽损失估价。据估计调水蒸发水汽大部分降落在包头—兰州一线
5、冬季运行。海水西调经北纬42度线,冬季冰下照常流水,可以取冰制淡水,仅内蒙古东西长
质疑
与“炸开喜马拉雅山”有一拼
“海水西调”的新闻一经媒体报道,顿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网友戏称,此设想和当年牟其中提出的“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进来,西藏变成真正的江南”有一拼。
网友:如果引渤海水入疆的设想很对路,那为什么京津地区不充分利用海水,还要去长江黄河调水?
网友:目前,不少沿海城市由于海水倒灌而引发土地酸碱度变化。如果把渤海水引入新疆,一旦沿途海水泄漏,缺少降雨的新疆很可能会导致土地盐碱化。
网友:淡化海水在技术上虽说中国已经能做到,但成本仍然不便宜。而且工程可能引发沿线土地征收进而引发强拆,工程款是否滋生腐败……
网友:经过地震带不?玻璃钢管能不能抗地震?
网友:在各行各业造假屡禁不止的情况下,玻璃钢管会不会漏水?奔腾的河水是否会变成玻璃不能承受之重?
网友:海水所流经的地方多有漫长的冬季,结冰断流了怎么办?即便海水西调成功,又怎能保证蒸发的水分只降雨在当地,不会形成新的气流循环方式?
海水西调入疆路线示意图。
“南水北调”将南方的水引入北方,缓解北方用水问题。如今,又有人提出“海水西调”,要将渤海之水引入沙漠,化戈壁为良田。
为本次峰会做总结演讲的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宝印表示,“海水西调”绝不是无稽之谈。
张宝印解释,“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渤海距浑善达克沙地只有400多公里,地理位置非常接近。”据悉,浑善达克沙地是对北京气候构成严重危害的最近沙漠之一。渤海湾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大陆河流注入,含盐量相对较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渤海成为不二选择。
据学者们研究,西北地区降雨量多寡取决于三个充要条件:一是西风带;二是高山冷凝系统;三是水汽供应源。其中西风带和高山冷凝系统是具备的,惟独由于缺水干旱,水汽供应源不具备。如果东调深入我国北方大陆
在 “海水西调”的设想中,被外界质疑最多的,是引入海水是否会影响内陆土壤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影响。张宝印表示,这绝不会造成任何后果。他说,渤海湾的海水与太平洋相连,一般自净周期为5年,而引入渤海湾海水,能够将净化周期人为缩短,促进渤海湾地区环境变化,甚至促进养殖业发展。
目前,专家已初步确定运输材料选用玻璃钢管,不易被海水腐蚀,稳定性强,一般可使用20年—30年。“初步计划钢管直径为
当记者发出 “这是不是一笔亏本的买卖”的疑问时,张宝印却不以为然。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平均每吨水的成本费是4元,现在,当地煤化工生产煤气购入用水的价格是每吨12元,这当中还赚了8元钱差价。“工业用不了的水可以搞农业,如养殖鱼类、开办牧场,这样当地的工农业都能发展。”
基本构想
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
西调海水在沙漠地区形成“人造海”和大片湿地;靠自然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当地的降雨量,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水的大循环。
五大问题及对策
1、盐碱化问题,引水渠沿内蒙古边境盐碱干涸洼地,故盐碱化影响甚微;
2、能源问题,中国目前电能已供大于求;
3、资金,工程提水站一次性投资不大,要在30年—50年以后实施,届时中国经济发达,是西北战略性基础工程。海水西调工程运行投资巨大,但产出更大。如年增1000亿立方米的海水淡化水,按国际价格计算为1000亿美元,为我国2000年GDP的1/10;
4、水汽损失估价。据估计调水蒸发水汽大部分降落在包头—兰州一线
5、冬季运行。海水西调经北纬42度线,冬季冰下照常流水,可以取冰制淡水,仅内蒙古东西长
质疑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