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0-11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在昌邑市主持召开了潍坊柽柳林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划论证报告评审会。潍坊市海洋与渔业局、昌邑市人民政府、昌邑市海洋与渔业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72456部队等单位的代表和会议特邀的中国海洋大学、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潍坊市环境监测中心站5名专家出席会议。与会专家、代表踏勘了拟建柽柳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现场,听取了昌邑市人民政府对保护区选划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和国家海洋局潍坊海洋环境监测站对《选划论证报告》主要内容的汇报,经认真细致讨论,形成了评审意见。
该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总面积为2070.83hm2,位于昌邑市北部堤河以东、海岸线以下的滩涂上。区内生长大量柽柳,其规模和密度在全国海滨滩涂地区罕见。区内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滩涂资源广阔。保护区建立后,通过有效的保护管理,对维护海洋及海岸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增加生物资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护防潮大堤安全、防止海岸侵蚀、维护昌邑北部地区生态平衡,改善脆弱的莱州湾生态系统,促进地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位于昌邑市北部柽柳海洋生态保护区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特色显著,具备建立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条件。该区的建立符合国家《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战略要求,符合各级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且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状况适宜,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具备。潍坊市和昌邑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区的建设工作,各项保障措施到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因此,为使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更为科学、合理、有序,建立柽柳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与会专家认为,《潍坊柽柳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选划论证报告》编制符合《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划论证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要求,采用的选划论证依据、标准和原则适宜,技术路线及方法正确,报告中现状调查监测及引用的资料翔实,符合国家有关海洋特别区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原则与规定;报告编制规范,选址合理,区划面积较准确,功能分区符合实际,保护对象明确,保护措施可行。该报告经修改完善后,可以作为海洋特别保护区审批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