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成同志通报2004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来源:王诗成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9:57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依法履行职责,组织实施了2004年全省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现状调查和趋势性监测,海水增养殖区、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倾倒区监测,并对海水浴场、沿海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赤潮监控区、莱州湾生态监控区、黄河口生态监控区等进行了重点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发布了《2004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现将2004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状况趋于稳定,海洋环境质量依然堪忧。2004年我省近岸海域主要以清洁和较清洁海域为主,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我省北部区域,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近岸海域沉积物总体质量较好,局部海域受到油类等的污染,基本处于低污染状态。局部海域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较高,主要污染物要素为总汞、砷和粪大肠菌群。
大部分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水超标排海,其邻近海域环境污染较重。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比较脆弱,黄河口和莱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河口产卵场退化、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
2004年我省海水浴场环境质量优良,海水养殖区水质营养盐有超标现象,倾倒区和油气区环境质量基本符合功能要求,赤潮发生次数增加。
二、近岸海域污染面积明显增加。2004年我省近岸海域主要以清洁和较清洁海域为主,全海域未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1423平方公里。(较清洁海域面积为8842平方公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为9459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为1369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1753平方公里。)其中,中度和严重污染面积较2003年增加2590多平方公里,达到3122平方公里。
近岸海域水环境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铅。由于受黄河、小清河等入海河流的影响,以及部分区域沿岸人为因素的干扰,我省北部海域水环境受污染的面积较2003年有所增加,尤其是黄河口附近的东营、滨州,以及小清河口附近的莱州湾西南部海域,受污染面积及程度都明显大于去年。威海市南部、青岛、日照市沿海,水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日照沿海仅局部海域石油类超标,青岛沿海的污染区主要分布于胶州湾内。
三、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受陆源排污影响,我省大部分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呈污染状态,其邻近海域的多项水环境因子超标,沉积物质量恶化,海洋生物普遍受到污染影响,生物体内的粪大肠菌群大部分超过海洋生物质量二类标准,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种类和数量少,生物多样性低。入海污染物的排放已影响了邻近增养殖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等海洋功能区的功能。
四、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令人不安。2004年5、8月,依据国家海洋局的总体部署,我省组织了莱州湾生态监控区和黄河口生态监控区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莱州湾、黄河口生态系统均处于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生境丧失或改变等;主要影响因素是陆源污染物排海、围填海侵占海洋生境、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莱州湾水环境受陆源排污影响明显,陆源排污、黄河水入海量较少、不合理养殖活动及过度捕捞是导致莱州湾生态系统不健康的主要因素。莱州湾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COD、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其中,以无机氮的污染最严重,湾内80%以上海域无机氮浓度达到或超过四类标准。COD、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的污染区主要分布于沿岸海域。氮污染加剧,导致营养盐比例失调,影响了莱州湾海域初级生产力及渔业生产力的提高,加重了海域富营养化程度和赤潮风险。湾底部近岸,尤其是小清河口海域水质污染严重,丰水期海水pH明显升高,溶解氧下降,受环境污染影响,小清河口附近海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水质污染、湿地萎缩、径流量锐减等因素对海洋生物产卵场环境、种间竞争能力及群落结构等一系列生态环节产生了不良影响,加之捕捞过度的严重影响,使莱州湾渔业品种向低质化、小型化演替,资源衰退严重。尽管近年来加大了对小清河治理、生态养殖等沿岸环保工程的资金投入,实行了伏季休渔制度等资源保护措施,但莱州湾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黄河口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陆源排污、黄河水入海量较少和过度捕捞等是导致黄河口生态系统不健康的主要因素。黄河口生态监控区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COD、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其中,以无机氮的污染最严重,60%以上海域无机氮浓度达到或超过四类标准。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营养盐比例严重失衡,8月份氮磷比平均为482:1。8月份监测结果表明:海域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6.6×106个/立方米;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60毫克/立方米,平均密度为9967个/立方米;与邻近的莱州湾生物资源相比较,黄河口浮游动、植物密度均较低,浮游动物生物量略高。
黄河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7.7克/平方米,平均密度为160个/平方米,生物群落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61,处于亚健康状态。黄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鱼卵、仔鱼种类少,密度低,平均每百立方米仅有数个鱼卵和仔鱼。岸线存在淤积和侵蚀现象,近三年间,小沙嘴向海域方向淤进约3公里,造陆面积约12平方公里;原大沙嘴顶端继续蚀退约1.5公里。
五、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趋于好转。1、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2004年省厅组织沿海市局对烟台四十里湾养殖区、长岛近海养殖区,威海桑沟湾养殖区、阴岛湾养殖区、乳山口养殖区、荣成湾养殖区,青岛崂山养殖区等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底播性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池塘养殖区水体受养殖业主蓄水和施肥的影响,部分池塘水质pH异常,磷酸盐超标。养殖区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局部区域受到污染。2、海水浴场环境状况。监测结果表明,我省各重点海水浴场的水质符合清洁或较清洁的海域水质标准,其中水质为优的天数占84%,水质为良的天数占16%,水质比去年有了进一步改善。全省重点海水浴场健康指数均达到了优良水平。全省重点海水浴场较适宜游泳天数占95%。3、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我省辖区的海洋倾倒区有5个,监测结果显示:与倾倒区选划时的环境质量状况比较,倾倒区的底质环境状况保持正常,倾倒区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结构未因倾倒活动而产生显著变化;所倾倒的废弃物基本控制在预期的海域范围内;海洋倾倒区的基本功能得以继续维持。多数倾倒区的水深未产生明显变化,在可允许倾倒范围之内,对正常倾倒作业和其它海上活动不构成威胁。4、海洋保护区情况。至2004年底,我省已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11个,总面积535605.2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8个,市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个。
六、赤潮灾害发生频繁。2004年全省海域发生赤潮次数与面积较2003年明显增加,累计赤潮面积3230平方公里。赤潮主要种类为夜光藻、棕囊藻和红色裸甲藻。烟台四十里湾监控区发生赤潮多达四次。海域水质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
七、依法查处违法用海案件力度加大。全省共监督检查海洋开发利用项目1400多个,检查次数3000余次,查出违法违规用海项目300起,有效遏制了违法用海行为,维护了海洋开发秩序。

2005年5月30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