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梦”倾情三峡工程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我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他是主持设计者;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他是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技术总负责人;还有乌江渡、东江、岩滩、龙羊峡等几十座大型水电工程,他都在决策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上做出过特殊贡献……60多年的峥嵘岁月里,他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而在他的足迹所及处,矗立起一座座雄伟的水电大坝。
他就是潘家铮,第一位绍兴籍“双院士”,我国著名水电专家,被称为中国水利水电界当之无愧的泰斗。他还是中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他创作的《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约81万字,有着广泛的影响。
悠悠故乡情,最爱“绍兴味”
1927年,潘家铮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书香人家。
回忆绍兴,令他印象最深的自然是他的家——马家台门。“马家台门就在保佑桥一带,当时这是一座很大的台门,有四进,老祖母和我们住在一起,门口有条小马路,台门后面是条10多米宽的河,出门都是在台门后面的河埠头乘船,经过都泗门出城。”
潘家铮儿时遭遇战乱,父亲不得已把他关在楼上的一间小屋里。这原本是一件痛苦的事,可他却寻找到了“快乐”:屋里大量的书籍让他着迷。“文学是我的初恋。”他曾在多种公开场合说,“我本来做梦都想当个作家。”而这间小屋就是他萌发文学梦的发源地。
尽管潘家铮早年就走出绍兴“闯世界”,但对于绍兴,他依然饱有很深的情感,每隔几年,他就要来绍兴一趟。他的身上也还保留着绍兴人的秉性。最近,他身体不好,病中的他让秘书从网上下载越剧到MP3上给他听。逢年过节,他时常会去北京的孔乙己酒店或咸亨酒店,因为那边的饮食有“绍兴味”。
潘家铮依然时刻牵挂着故乡绍兴的发展。他还是曹娥江大闸工程的专家组顾问,并为这座对绍兴乃至浙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重大水利工程“出谋划策”。
坎坷求学路,成为水电专家
因抗战爆发,一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辗转逃难。这期间,潘家铮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啃着“四书”等古文。当日军大举侵入浙东,他不得不结束断断续续的中学生涯,学历是初中二年级。迫于生计,他还曾在上虞汤浦镇当过乡村小学教员。1945年,潘家铮经过半年夜以继日苦读之后,取得了高中毕业资格,后报考浙江大学,被录取。因为有“文学梦”,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中文系,不料却招致饱尝文人生涯之苦的父亲的坚决反对,他只好改填了当时很时髦的航空工程系。
1947年夏天,潘家铮在航空工程系读了一年,偶然从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有一位留英的航空博士回国后就业无门、贫病交加而饮恨自杀。“那年上届航空系毕业的同学都找不到工作。我想只能再改、转系,有人给我出主意说,土木工程系好,就业广,可搞测量、修公路、修桥修铁路,实在不行还可装抽水马桶。”潘家铮回忆说,系主任当然不高兴,当时他抓起签字单像小偷一样溜回了宿舍。
1950年,潘家铮从浙大土木工程系毕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水电人,并触摸到他一生的梦想:开发水电,为民造福。那时,中国虽然拥有世界第一水能蕴藏量,水电技术却很落后,国内的水电建设事业基本上还是空白。他差不多花了半年时间,以近视程度大幅度提高为代价,将单位勘测处收藏的百来本研究资料统统啃了一遍,叩开了水电技术的大门。1954年,潘家铮调到北京水电建设总局,从事黄坛口水电站设计工作,写出了诸如《木笼围堰的理论和设计》、《双向弯矩分配法》、《连续拱之新分析法》等一系列专业论文,在国内水电界崭露头角。
1956年,潘家铮负责广东流溪河水电站的设计,他和同事们提出了拱坝坝顶溢流动静应力分析方法,组织进行了我国第一次拱坝震动试验,使我国第一座高78米的流溪河双曲拱坝于1959年胜利建成。一年之后,他又出任新安江水电站副总工程师,具体领导工程设计与施工。新安江水电站在短短三年内建成投产,单位千瓦投资仅690元,与他创造性的设计分不开。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视察新安江水电站工地时,亲笔写下“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的题词。
1985年他出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此时,他参与规划、论证、设计和审查的大中型水电工程已不计其数,如安康、岩滩、葛洲坝……
设计“三峡工程”,终于圆梦
潘家铮与三峡工程的情结始于1985年,那时他担任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技术总负责人。从此,他为三峡工程奔走了二十余年。
三峡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每一步都走得很难。即使如此,潘家铮依然表现出了“海纳百川”的宽容,他有句话流传甚广:“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对者。”他说,正是反对者们的反复追问、疑问甚至是质问,逼着你把每个问题都弄得更清楚,才使方案一次比一次更理想、更完整,工程质量一期比一期好。
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院士写“科幻”,创作了81万字
潘家铮不仅是中国水利水电界当之无愧的泰斗,而且他还拥有一个与他的职业毫不搭界的“头衔”——科幻作家。
1993年,潘家铮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集《一千年前的谋杀案》,这部作品的问世不仅令众多读者感到惊奇,也为当时正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科幻小说界带来了惊喜,我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金涛先生当时就曾撰文指出:“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本中国的科学家亲自动笔写出的科幻小说。自此以后,他笔耕10多年,创作了《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约81万字,影响广泛,此外他还写过很多其它文学作品,比如《春梦秋云录》、《千秋功罪话水坝》、《潘家铮院士文选》、《老生常谈集》等,颇受好评。
很多记者采访他都会问同一个问题,您工作这么繁忙,哪来这么多时间构思酝酿文学作品?他笑着说,主要是利用零碎时间,见缝插针。“欧阳修说他的文章多在‘三上’中做的:马上,枕上,厕上,出差的途中,或早晨刚刚醒来的时候,这些零星的时间足以构思一个作品的结构,或考虑一个技术问题。我这人也没什么嗜好,不抽烟不喝酒,不看演出,不看体育比赛,这样使我有较多的时间看书。”
为何要写科幻作品?因为他从小就喜欢文学,而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这些作品可以普及科学知识,并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应试教育已经对孩子们的想象力扼杀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