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5日将启程出访亚洲,走访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日本四国。在3日召开的记者会上,奥巴马表达了向国内外宣传美国经济政策的想法,称出访目的在于开拓市场、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其中印度被视为潜在的巨大市场和足以抗衡中国的力量,因此奥巴马尤为重视与印度加强关系。
虽然印度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仅排名第14,但印度拥有约12亿人口,并且保持着8%至9%的年经济增长速度,奥巴马政府希望加速进入这一巨大市场,从而为美国经济注入活力。另外,中国推行限制出口政策使得稀土等资源的重要性陡增,美印也可能在资源开发领域开展合作,这给人以美印针对中国强化关系的印象。
美国对印度核试验实施的经济制裁已经在逐步放宽,预计此次两国将就完全解除经济制裁达成一致。美国还可能将航天开发等高科技转让给印度。
印度《经济时报》网站11月5日文章 题:奥巴马的印度之行:超越战略象征意义(作者华盛顿大学西古尔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迪帕克·奥拉帕利)
印度政治分析家在将奥巴马此次访印说成仅仅具有象征意义之前,应该全盘考虑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印美关系。为此,他们首先需要将关注点放在战略问题上。
奥巴马的两位前任在冷战后创造了历史,使几十年来疏远的印美关系实现了稳固的合作。奥巴马继承了印美关系坚实的基础,毫无疑问,他已经拥抱了印度。
与克林顿和小布什不同,奥巴马在首个任期内就访问印度,这表明他的迫切心情和对印度的重视。而且,奥巴马此行没有在巴基斯坦停留。
奥巴马反复强调,他支持印度崛起为世界大国,这与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的观点如出一辙。赖斯是最早表明美国愿意支持印度成为世界大国的美国高官之一。
面对70年来美国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奥巴马将经济作为此次访印的首要议题不足为奇。作为一个将跻身发达国家之列视为第一要务的国家而言,印度应该欢迎美国这样做。
经济仍然是印美关系的亮点,但还没有完全发挥其潜力。奥巴马可以利用此次机会促进印美经济关系,例如增加赴美短期工作签证和重启双边投资协定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