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二次创业再铸辉煌

来源:苏涛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8:07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极地中心)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的骨干力量,其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中国极地研究所。经过近20年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该中心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唯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科学研究和管理保障的专业机构。目前,极地中心承担着极地资源、能源、环境等的考察与研究;负责极区环境观测系统、监测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以及我国南北极考察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极地考察业务支撑系统(“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南极长城站、南极中山站、国内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以及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极地重大科学工程、大型装备、技术改造等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以及在南北极的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与管理;开展极地考察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要职能。伴随着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地中心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不断求实进取中努力开拓、续写华章。

如果我们把以极地科研为主、白手起家的发展时期看作是一次创业的话,那么2003年4月极地所更名为极地中心,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改变,更是职责的扩充和责任的加重,为极地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昭示着极地中心二次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按照国家海洋局党组提出的要求,极地中心应围绕探索科学、业务保障、服务管理和维护权益开展极地考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极地中心党委和领导班子不辱使命,确定了“着眼民族战略利益,发展极地科研事业”的工作方针,明确了作为国家级极地科研业务核心单位的职能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极地科学研究中心”的战略目标。2004年,极地中心启动实施了以重点提高履行科学研究、业务支撑和管理保障三大核心职责为目标的体制改革。2005年,根据《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和《海洋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确定了“二次创业、和谐发展”是极地中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2006年3月,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在上海出席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奠基仪式,欣然为极地中心题写了“科学发展,引领未来;二次创业,再铸辉煌”的题词,为极地中心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上述轨迹中,我们不难发现,极地中心每前进一步,都熔炼着超前的思考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凝聚着方向的把握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体现着目标的远大和务实的坚定脚步。


筑牢科学之基


为了实现“建设国际一流的极地科学研究中心”的奋斗目标,极地中心始终把科学研究放在重要位置。科学发展是中心立业之基,是中心开拓之魂,是中心引领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极地中心的科研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加强,科研项目不断增加,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由中心牵头的国家级重大或重点项目逐年递增,经费支持力度大幅度攀升,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5年来,获得部级以上科技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多篇。

2004年9月,在国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在极地中心正式成立。重点实验室依托极地中心的科研业务支撑平台,围绕我国极地考察国家需求和极地科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设立了极地雪冰与海洋环境、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与空间天气、极地生态环境及其生命过程、极地科学基础平台技术四个研究方向,并通过设立开放研究基金、聘请客座研究员等合作交流形式,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参与实验室的项目研究。该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极地中心作为极地科学研究的国家中心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极地中心还牵头组织全国科研力量,向财政部、科技部、基金委等有关部门申报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学考察和研究项目。“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和“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综合科学考察”获财政部专项资助;“极地科学研究”已作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第一批启动的重点项目立项;“南北极遥感信息业务化获取系统”已列入2007年“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第一批支持的重点项目。此外,中心还主持承担了3项科技部863引导项目、3项公益研究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35项面上项目。根据基金委20年资助情况的统计,极地中心获资助项目总数居国家海洋局系统第三位,申请项目获资助比例居全国第二,最近5年增长速度最快。这些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开展,不仅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创新研究的开展,而且还将进一步确立和加强极地中心的科研地位。

2005年,以极地中心为依托单位的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两个科学考察站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这是国家海洋局目前仅有的两个国家级野外科学台站,为开展极地冰川、海洋、气象、地质、生物生态和空间环境等学科的业务化观测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技部重点项目支持下,建立了极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为国内外极地科学创新研究提供数据和信息共享服务。目前,极地中心已成为我国极地科学的信息中心,负责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极地信息网络、极地档案馆、极地图书馆、样品样本库的建设与管理并提供公益服务。他们还编辑出版《极地研究》中英文杂志;负责进行国际极地信息交流与合作;负责极地博物馆、极地科普馆的建设与管理等。

科学发展需要一批具有竞争实力、勇于开拓创新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极地中心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知识、技能培训,实地考察锻炼,已逐步锻造了一支从事极地科学考察研究与管理的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的人才团队。在极地中心采访,给记者印象深刻的就是这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轻氛围。中心领导高度重视选拔和培养年轻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采取一系列措施,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引进人才暂行规定》等,建立人才基金,设立青年创新基金,举办极地科学夏季研讨学习班,为有想法、有作为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极地中心各项业务开展充满活力、后劲十足。2006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在极地中心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极地科研人才提供了条件。


提升能力建设


能力建设是一个单位履行职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极地中心这几年能力建设得到大幅度提升,不仅实施了办公楼改造、科室建设更加完备等硬件设施的改善,而且反映在队伍建设、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等实力发展上有了新的目标和突破。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领导对极地事业的亲切关怀、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是极地中心自身抓住机遇、努力奋斗、不懈追求的结果。特别是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标志着极地中心二次创业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将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2006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总投资5.3亿元的《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同意实施南极两站设施设备更新与实验室建设、“雪龙”船更新改造以及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建设项目。根据国家海洋局对极地考察的分工,极地中心责无旁贷地承担起项目实施工作。这个项目从立项、可研报告、可研批复、初步设计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极地中心承担了大部分报告的编写工作。历时5年多,与有关部门一道付出了许多心血。这个项目是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极地考察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条件下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对极地中心来讲既无先例也无经验,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极地中心党委和领导班子严格按照国家海洋局的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遵守《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中国极地“十五”能力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相关规定;在组织落实过程中明确责任完善制度,专门制定了11项管理规定,规范管理高效运行;在现场实施上,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控制质量确保进度,优化调整不断完善,做到安全生产万无一失。中心党委认真落实党中央、中纪委以及海洋局纪委关于反腐倡廉等有关要求,制定了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廉洁自律、监督检查制度和相关规定,提高抗腐蚀能力,自觉抵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确保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中心张占海主任反复强调,这个项目是实现我国极地考察事业跨越式发展这一战略目标的第一步,要搭建具有国际高水平的极地考察科研业务发展支撑平台,项目建成后不仅会大大提升我国在国际极地考察事务中的地位,而且将极大地增强极地中心履行科学考察、后勤支撑和服务保障三大核心职能的实力,一定要全力以赴抓紧落实,务求实效。

记者在国内基地建设现场看到,“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中启动最早的“雪龙”船专用码头建设工程已进入尾声,今年10月即可迎接第24次南极科考队从这里起航。与码头相接的国内基地建设其他工程,包括吹填起来的陆域和附近征地一共约235亩,分期开发的规划蓝图框架已经确定。据了解,“雪龙”船的改造也将按计划完成。此次改造是从我国南极考察整体战略出发,为满足我国21世纪极地考察事业发展需要而开展的大规模、现代化升级改造,内容涉及“雪龙”号船体、轮机、电气(含通信和导航)与科考设施四个方面,从里到外,从具体设备到系统集成,全面提升“雪龙”号科学考察能力,提高船上生活设施水平,改善船舶航行自动化控制,增强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极地中心在落实这些任务中,不畏困难,精心组织,科学决策,稳步推进,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正如陈连增副局长在一次视察时肯定的那样,“实践证明,极地中心已具备了实施大型项目的能力”。

未来几年是极地考察活动的高峰年。由极地中心负责的南极两站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也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无论是“雪龙”船改造后的首次航行,还是两站新建项目上马、老旧建筑的拆除,对极地中心的组织实施工作都将是一个全方位的考验,是职能转变以来的又一次挑战、又一次飞跃。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支经受了锻炼的队伍,能够在未来的征途中再次交出他们满意的答卷。


瞄准国际水平


极地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科学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与国家的近期和长远利益紧密相关。因此,极地考察活动是一个国家展示综合国力的大舞台。近年来,极地中心瞄准国际前沿,组织实施了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考察活动。2003年成功组织实施了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 “雪龙”船突破北纬80度,显示了我国北极科学考察在规模和能力上已经达到国际较高水平;2004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建设,使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与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5年,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内陆冰盖考察队成功到达被称之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Dome A并开展了系统的综合科学考察,填补了国际南极考察的空白,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赞扬。2005年以来,极地中心组织国内骨干编写了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由极地中心牵头提出的“南极普里兹湾、艾默里冰架——冰穹A综合观测(简称PANDA计划)”被国际极地年联合委员会确定为国际极地年核心计划,这是亚洲唯一一个被国际极地年联合委员会确定的核心计划,在国际极地科考领域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为树立国家级科研业务核心单位的形象,几年来,极地中心成功举办和承办了十多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极地学术会议。2002年组织承办“第27届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会议和第14届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COMNAP)会议”,2003年组织召开了“国际极区高空大气物理雷达探测研讨会”, 2004年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联合承办“极地科学国际研讨会”。2005年组织召开“中英极地科学研讨会”,2006年4月和10月组织召开了 “第五届极地科学亚洲论坛会议”和“太平洋北极工作组会议”等。2007年5月,组织召开“国际极地年冰穹A科学考察”国际研讨会,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围绕冰穹A这一南极科学研究制高点召开的高水平国际会议。这些国际会议的举办,不仅交流了国际极地考察和科研的最新前沿信息,而且提升了极地中心的学术形象,树立了我国在极地事务中的大国地位。2006年7月,中心主任张占海博士当选为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副主席,表明我国的极地考察与研究得到了国际上的肯定。

从2005年起,极地中心每年还定期举办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邀请业内有关人士与会,通过演讲、论坛交流等形式,激发新的学术思想和创新灵感,推动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深入开展。每届年会吸引了国内众多人士踊跃参加,覆盖范围之广超过原来的预期。现在年会已成为极地中心的一个金名片,有利地促进了从业人员的相互学习与提高,提升了我国极地事业的国际影响和研究水平。此外,极地中心每年还选派一定数量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出国访问,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交流与学习合作,以国际化视野打造、凝练团队整体水平。用中心副主任杨惠根博士的话讲,极地科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极地科研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一开始就要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因为极地考察研究没有国内水平,只有国际水平,国内领先、填补空白没有意义。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南北极考察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极地科学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2007年3月1日,国际极地年(IPY)全球启动仪式在巴黎举行。同一天里,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代表我国政府在北京宣布,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正式启动,这标志着IPY中国行动计划进入实施阶段。

由极地中心牵头参与编制的IPY中国行动计划,包括南极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断面综合考察(PANDA)、北冰洋科学考察、国际合作、信息与数据共享、科普与宣传5个计划组成。在2007至2010年,我国将在执行南、北极科学考察年度任务的基础上,执行IPY中国行动计划,在东南极 PANDA断面以及北冰洋关键区域开展冰川、大气、海洋、地球物理、地质、测绘、天文等领域综合科学考察;与10多个国家开展极地科学考察与后勤保障合作;积极开展国际极地年数据共享和极地科普宣传。在上述5个计划中,PANDA计划已列入IPY核心科学计划,美、英、法、德、澳等国的科学家积极响应,纷纷向我方提出合作申请。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不仅开拓我国南极研究的新领域,形成我国在南极研究的优势区域,还将大大增强我国极地考察与研究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东南极地区形成以我为主的新的极地考察研究格局。极地中心在IPY中国行动期间,除了参与上述科考活动外,还将承担大量的组织协调和基础保障工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来是用兵之法的大道。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加以落实。


未来催人奋进


谈及未来发展,极地中心从上到下干劲十足、信心百倍。这种自信首先来自于国家对极地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来自于国家海洋局和极地考察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还来自于极地中心快速成长的经验积累和对形势的正确把握。

与国际极地考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极地考察和科研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前沿领域的创新思路和计划还不够多,科研合作与协调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和工作机制,对国际上最先进的调查技术和实验设备的跟踪了解不够、技术开发能力不够强、应用经验不足,现场数据和实验室研究还存在脱节的现象。目前,我国的极地管理制度、体制规范尚不健全,标准体系有待建立,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人员素质有待加强。在考察站管理方面,存在着机制不顺、管理松散、方式粗放等问题,因此,建立我国南极考察的规范化、职业化管理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曾经有过的辉煌只代表过去,二次创业的征程催人奋进。压力即是动力。极地中心领导班子深知,为中国极地事业发展做贡献,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必须创新思路,锐意进取,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中心的各项建设。要以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为契机,以“一船两站”建设与管理为抓手,以强化学科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领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切实履行科学研究、业务支撑、管理保障三大核心职能,为建设国际一流的极地科学研究中心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