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9月29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北海新区正式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全面加快新区发展搭建起了更为坚实、广阔的平台;9月29日,北海新区隆重举行13个招商项目集中开工仪式;9月30日,全长58公里,投资11.6亿元的滨州港疏港公路正式竣工通车。
作为滨州市全力打造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和示范区,北海,正以先行者的姿态、决战的思路、决战的举措、决战的作风、实干的态度,拉开架式走出一条黄三角开发建设的开拓之路,为滨州掘探一个个“财富新矿”。
实施五大战略打造新的增长极
今年,是北海新区的起步之年。按照国家《黄三角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北海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多方征求意见,纵分析、横研究,提出了“开局之年必须突出‘新’、突出‘快’,实施大开发、大建设”的要求,确定了“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项目带动、多元开发,块状隆起、集约发展”的二十四字方针,提出了深入实施“以港兴区、基础立区、产业富区、环境活区、生态建区”的五大战略,明确了“一年搭框架、三年大变样、五年上水平,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及早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目标。
独具特色空间布局彰显魅力
根据总体思路和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先行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环渤海地区物流中心、蓝色经济集聚区”的发展定位,北海新区发挥临海临港优势确定了“一港、一城、一带、十区”的空间布局,“一港”,即以滨州港为发展龙头,充分发挥港口作用,发展海洋运输业和仓储业;“一城”,即生态城,在北部沿海布局,作为行政、文化、生活服务区,重点发展房地产、商贸、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现代服务业;“一带”,即沿海生态防护林带;“十区”,即贝壳堤生态湿地保护区、鲁北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临港产业园区、临港物流区、浅海滩涂开发和健康养殖区、现代渔港经济区、休闲观光旅游区、新能源科技研发示范区等十大专业园区。
规划突出“两高”引领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规划引领发展。北海新区突出规划在开发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新区各类规划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先后委托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几经上下,数易其稿,编制完成了《北海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北海新区起步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聘请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北海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进行研究分析,使规划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操作性。此外,“十二五”发展规划、各专项规划及起步区控制性详规等也正在编制过程中。
十大基础工程夯根筑巢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人居条件很差,成为制约北海开发的先决条件,为此北海人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把完善功能放在首位,克服重重困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仅今年就投资16亿元,实施了起步区内三横七纵路网及桥涵、绿化亮化工程、黄河故道整治、污水处理厂、水电讯管网、天然气管网、热电及管网、星级宾馆及住宅、公寓楼、滨州北海生态林场及湿地公园等十大工程建设,夯实基础,完善功能,达到项目入驻、生产生活配套的条件,提高项目承载能力,筑巢引凤。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
海内外客商聚焦北海
仅半年时间,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紧紧咬住发展目标不动摇,按照“发挥优势凸显北海板块,吸引要素汇聚北海高地,突出招商打造北海金字塔,创优环境开辟北海新天地”的思路,把“抓招商、上项目”作为推动新区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种种措施,真招商、招真商,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到目前已有2000人次到北海考察洽谈投资合作事宜。短短5个月的时间,先后引进了18个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总投资80亿元,还有20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在招单体项目的同时,针对一些商会、大财团、大企业系统化投资、产业链投资的特点,他们把主攻方向放到招产业、招园区上,发展“园中园”,培植壮大园区经济,拉动膨胀新区开发建设规模。先后与厦门福泉商会签订了总投资39亿元、容纳40个单体项目的“厦门洛矶山科技创业园”,与福建泉州机电协会和建材协会签订了总投资20亿元、容纳20个单体项目的“中闽科技创业园”。
“五加二”、“白加黑”倒排工期抓进度
北海新区决心冲刺100天,发扬“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倒排工期,紧推猛促,力促每个重点项目开好工、起好步,加快进度,早日达产投产,助推北海新区快速起步、超越发展。
科学发展迈阔步,誓把北海变江南。伴随着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深入实施,北海新区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快速突破,奋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随着省级开发区的设立,勤劳聪慧的北海人民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早日把北海新区建设成环渤海经济圈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