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赤潮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51猪价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2:38:17 

有害赤潮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1990年联合国将赤潮列为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
渤海过去有我国鱼类宝库的美称,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影响最深,在我国四大海域中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的面积所占的比例最大,所以是赤潮频频发生的海域,近年来,渤海赤潮发生的时间越来越早,频率越来越高,受灾面积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严重影响了海产品的生产和海洋环境的质量,经济损失惨重,不仅对渤海天然种群和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已危及人类健康。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渤海污染和赤潮的发生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赤潮
赤潮是指在某一海域内(通常是被陆地所包围的内海或水体交换不良的近岸浅海区),由于浮游生物中的某些种类,特别是有毒素的种类,异常急剧的繁殖,高密度聚结在一起,而引起水质败坏、海水变色的现象。赤潮并非都呈现红色,所谓赤潮是各种色潮的统称。
能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叫赤潮生物。
据报道,世界上已记录能导致赤潮发生的浮游生物有130种以上,我国沿海近40种。河北省沿海海域主要有20余种。不同的赤潮生物所引起的海水变色不同。如夜光藻、红硫菌引起的赤潮呈现粉红色,大多数甲藻引起的赤潮呈现褐色或黄色,某些硅藻引起的赤潮呈现红褐色、褐色或绿色。最常见的是单相型赤潮,即发生亦潮时赤潮生物只有一种占绝对优势,有时也有两种共存的赤潮生物占优势称双相型赤潮。调查发现赤潮的生物量,河口区域最多,这说明河口水域的污染和富营养化与赤潮的生物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在对养殖池塘的调查中发现,近海分布的20余种赤潮生物在养殖池中都出现过。
二、渤海赤潮频繁发生的原因
赤潮的生成离不开环境因素,除了需要稳定的海水水体、适宜的水温(14℃--28℃)和盐度(17%--34%)以外,水体的富营养化----丰富的营养盐、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也是赤潮生成的关键因素。
海水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放的废水、污水和废物污染造成的。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的情况下,海水的富营养化就会使赤潮生物(藻类等)迅速繁殖,海洋环境恶化,形成赤潮。渤海总面积7.8万平方千米,有32条入海河流(带来89.6%陆源污染物),总径流量854.6亿立方米/a,渤海每年受纳污水量为31亿吨(含污染物80万吨),致使渤海环境日趋严重,而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内海,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再加上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缺乏环境保护措施,海湾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环境污染严重,致使赤潮现象频繁发生。
2002年,渤海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为3.2万平方公里,已占渤海总面积的41.3%,较上年增加了16.7个百分点。
此外,渤海赤潮的发生是与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互作用,能量长期积聚而后爆发的结果。即环境污染促使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又加重了环境污染。渤海沿岸的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等,通过河流输入渤海。当污染物排放量多到一定程度时,海洋的净化作用将会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而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造成局部海区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海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资源受到损失,污染物沿食物链转移、循环和富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营养盐和有机物质的排入,使自养型浮游植物的繁殖加快,初级生产力增加。
由于过度捕捞,渤海水产资源衰退,使渤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趋向食物链短,品种减少,且低龄化。
不能充分利用这部分初级生产力。水产品生产量是渤海生态系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输出部分,多年来没有提高和增加,其结果是输入大于输出,形成积累,初级生产力过剩,产生富营养化,导致了水域生态变异。形成了浮游生物(或赤潮生物)--→死亡分解这--→恶性循环过程,致使赤潮频繁发生。
另外,气候条件是赤潮发生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渤海区由天气晴朗使水温处于赤潮生物增殖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所以天气良好将导致赤潮的强烈发展。
三、渤海赤潮的危害
1、赤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当赤潮发生时,这种平衡将遭到干扰和破坏。使一些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影响水体的酸度和光照度。
大部分赤潮由藻类的爆发性增殖和聚集形成,大量的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势必消耗水体中二氧化碳,水体中的酸碱度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一般而言,海水中的ph值通常在8.0--8.2之间,而赤潮时的ph值可达8.5以上,有的ph值甚至可达9.3,水体酸碱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生活在该水体中各类海洋生物的生理活动,导致生物种群结构的改变。同样,赤潮区的水面由于漂浮着厚厚一层的赤潮生物,阻挡了阳光到达水体的深度,降低了水体的透明度,导致生长于水体深层的水草、造礁珊瑚及生活于水草中的海洋动物大量死亡,底层生物量锐减。
(2)竞争性消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并分泌一些抑制其他生物生长的物质,造成水体中生物量增加,但种类减少。
(3)许多赤潮生物具有毒素,该毒素可使海洋生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许多海鸟、海狮均可因赤潮生物毒素的积累和食物链的传递作用而中毒死亡或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部分以胶状群体生活的赤潮藻,可使海洋动物呼吸和滤食活动受损,导致大量的海洋动物机械性窒息死亡。
(4)处在消失期的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分解,水体中溶解氧大量被消耗;同时在缺氧条件下,分解的赤潮生物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在这种情况下,海洋生态系统有可能受到严重危害。
2、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 (1)破坏渔场的饵料基础,造成渔业减产。 (2)赤潮生物异常繁殖,尤其是当赤潮生物死亡分解时,大量消耗氧气,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导致鱼、虾、贝窒息死亡。此外,由于海水缺氧而产生的hs和ch,对鱼、虾、贝也有致命的毒效。
(3)赤潮生物吸附于鱼类、贝类的鳃上而使其窒息死亡。
(4)很多赤潮生物,尤其是甲藻门的种类,体内或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
3、赤潮危机人类健康
主要是赤潮毒素的毒害作用,除接触引起皮肤不适,挥发性毒素还能对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影响,更主要的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作用,导致人类中毒甚至死亡。
四、赤潮的防治对策
随着赤潮现象在世界范围内的日趋频繁,其危害性也日趋严重。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保证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类的健康,避免和减少赤潮灾害,对预防赤潮灾害应采取如下措施:
1、增强全民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向全社会宣传赤潮的科普知识,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保护海洋环境。
2、控制污水入海量
实行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控制陆源污染物向海洋超标排放。在工业集中和人口密集区域,以及排污水量大的工矿企业,建立污水处理装置,严格按污水排放标准向海洋排放,逐步改变近岸海域污染状况。
3、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控制沿海地区和流域的氮、磷施用量和排放;建立沿海陆域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机制;加大污染源的治理和区域污染整治的力度。
4、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
为避免和减少赤潮灾害的发生,应增加全局观念,从全局出发,科学指导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做到积极保护,科学管理,全面规划,综合开发。
海水养殖业应积极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加强养殖业的科学管理,控制养殖废水向海洋排放,保护养殖水质处于良好状态,可以鱼、虾、贝、藻等混养,海洋渔业要注重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为达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进行科学捕捞,文明作业,严禁掠夺式生产;增殖、放流经济鱼、虾、贝等优质品种,以期恢复良好的食物环节,充分利用水域生产力,营造良好的渤海生态环境。
5、建立赤潮预报系统
在现有的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和网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渤海赤潮监测预测系统;调动沿海渔民、养殖户等的积极性,专业队伍和群众相结合,对近海进行赤潮的大范围、高频率的监测;及时掌握赤潮发生前后的资料和信息;为国家地方政府的及时预警、作出应急决策、采取应急措施等提供依据。
建立长期监测站和监测项目,累计数据资料。拟建专家顾问组,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开展有毒赤潮早期诊断工作,保证赤潮信息的全面可靠和正确。
6、加强赤潮的管理和减灾工作
确立赤潮监测体系和信息传输与管理体系;规定赤潮信息发布等级和范围;形成赤潮报告、信息传输、应急响应、信息发布等制度;编制渤海赤潮灾害应急计划初步形成赤潮灾害决策机制、指挥调度机制、财政支持机制和减灾措施方案等。
7、重视海洋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
除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设立海洋环境研究机构以外,沿海各省、市等也要设立海洋环境研究科室,河北农大水产学院于1998年已经开设水域环境保护专业,从各自的角度研究保护港湾和海域生态环境技术,当发现某些海域污染加重有出现赤潮的可能时,就能及时向该海域提供污染程度信息,以便该海域加强环境调控和管理。
此外,还要加强国内外赤潮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加速赤潮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亦潮灾害的预防、监控、减灾和治理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8、加强执法力度综合治理海洋
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舱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环保条例》、《倾废管理条例》开创有法可依的局面,据我国海洋污染的状况,视具体国情,还要建立有法可依、有规必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新程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