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无棣县区位优越,毗邻河北,濒临渤海,与黄骅大港一河之隔,是山东的北大门,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经济区建设的叠加区域、前沿阵地。近年来,全县上下众志成城,斗志弥坚,开创了经济不断提速、城乡整体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可喜局面。
与时俱进成果辉煌
近年来,无棣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对口帮扶、黄河三角洲开发等重大机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全县经济社会有了一个大发展,连续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8.3 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103 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41 亿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0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000元。一是工业强县战略深入实施。发挥资源、产业和循环经济优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大投入为动力,培植壮大了油盐化工、新兴能源、海洋工程、船舶制造、金融电子、生物制药、海瓷艺术等支柱产业。 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 151家;完成工业增加值85亿元、利税29亿元。二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着力培植壮大棉、枣、牧、渔特色产业。畜牧业优化升级,加快肉鸡养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步伐,肉鸡出栏 9000 万只,居全省前列;荣昌公司与全球最大的良种猪繁育企业美国华特希尔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全国首个美国核心群原种猪基地。在稳定海洋捕捞的基础上,发展海水养殖76 万亩,建成省级渔业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基地,水产品年产量达到 12万吨。无棣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枣乡”,全县有枣面积发展到 100 万亩,其中枣园 76 万亩,枣树总量 6100 万株,小枣、冬枣产量分别达到 10万吨。我县被确定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县、省经济林产业示范县、省实施现代渔业重点县等;农业产业化体系不断完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市级 23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86家。三是大力发展房地产、新型服务业、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 金融保险,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5.1亿元。
凝神聚智追赶超越
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如火如荼,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速谋篇布局,无棣县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把握大势,科学谋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抓稳定保发展,抓项目聚人心,抓作风促和谐,抓基础谋长远“四抓”为指导思想,确立了“八大”的发展思路,掀起新的发展高潮。今年 1-8 月份,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6.1 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72.1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73亿元、销售收入 254.8亿元、利税2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1 亿元,实现了新起点上的新发展。
拉开大框架,构筑大载体。就是拉开大交通框架,打破交通运输不便的局面;构筑经济开发区大框架,打破承载能力不强的局面;建设大城市框架,打破辐射能力不够的局面,为抢抓机遇,促进大开发、大发展构筑建设的支撑。
在交通建设方面,坚持主干道路、城市道路、县乡道路建设齐头并进、并驾齐驱,努力搭建大交通格局。在园区建设方面,实施重点带动战略,举全县之力推动鲁北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经济开发区、西港经济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黄河岛文化旅游区五大板块率先崛起,打造开放开发的新平台和拉动增长的强力引擎。在城市建设方面,围绕打造黄河三角洲魅力之城,改造老城、提升新区、开发古城、扩展开发区,大力推进城市连片开发和组团式扩张,进一步提高承载力,增强辐射力、彰显开放力。
实施大投入,实现大发展。就是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靠优质增量实现调优总量,做到“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大调活”,在增投入、转方式、调结构中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实现追赶超越。
靠骨干企业支撑无棣,靠大项目助推无棣。强力抓招商引资工作,招大项目、好项目;强力抓骨干企业培植工程,在现有规模以上企业中精选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企业,在土地、税收等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用 3-5 年时间把它们培植成税收过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通过坚持不懈地抓招商、抓项目、抓企业,切实发挥好工业在促转型、快赶超中的支撑作用。一是靠招商促调整,以增量优促进总量优。坚定不移地把加大投入作为根本动力,打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金字招牌,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位的工作牢抓不放,创新招商理念,坚持招项目、招企业与招产业、招园区并重,更加注重投资强度,更加注重财税贡献,更加注重产业层次,更加注重引进战略性投资者,使新上项目向绿色化工、新兴电力、船舶制造、海洋工程、金融电子、海洋生物制药等优势产业集中,确保新增总量高质高端高效。二是靠项目促调整,以项目优促进产业优。以“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为方向,坚持上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以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调整,新上了投资 50亿元的三木大化工、投资8亿元的天津东丽工业园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三是靠产业促调整,以产业优促进结构优。加快产业高新化、发展集群化,着力培植盐化工、油化工、新兴电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五个过百亿产业群。
三产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迅速提高三产比重,增强经济活力。推进二三产业分离,着力调整收入结构,不断提高地方税收占总税收、地方财政收入占总收入“两个比重”。
一产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健康”为目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突出抓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引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壮大渔业特色生态养殖规模,规划建设10万亩海参养殖和3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项目,打造国家现代渔业示范区。加快肉鸡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建成全国首家美国原种猪繁育基地,建设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
弘扬大文化,促进大繁荣。就是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按照“逐步挖掘,重点突破,打造精品,提升形象,促进繁荣”的思路,以吴式芬、大觉寺、黄河岛、碣石山、贝壳堤岛、海瓷艺术等为载体,力争每年都推出一批脍炙人口的文化精品力作,全力做好“挖掘宣传吴式芬,构筑无棣大旅游”文章。
一是挖掘宣传吴式芬文化工作。以吴式芬传奇家族为纽带,以吴式芬文化品牌为主线,整合包装吴式芬故居、无棣古城、大觉寺、碣石山、黄河岛等景观和历史资源、风土人情,拍摄充分展现吴氏仕宦家族、文化世家的电视剧。二是古城开发及名胜恢复工作。坚持以传承历史为依托,以弘扬文化为灵魂,以名胜恢复为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水准规划,注重市场运作,梯次推进,通过3-5 年努力,把古城打造成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生态园林的文化旅游胜地。三是旅游产业开发工作。发挥古城文化、名山碣石、生态枣园、贝壳堤岛、黄河文化等资源优势,依托大觉寺、碣石山两个国家AAA 级旅游风景区,进一步提升景区档次,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黄河岛文化、养生、度假项目,建设全国一流的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区,打造京津冀后花园。同时与省市文化旅游产业搞好对接,融入大格局,提升层次水平。
推进大统筹,构建大和谐。就是以干部作风建设为保障,按照城镇提升、 社区突破、 服务均等、 公平至上、 社保优先的思路,推动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无棣。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牢牢把握城镇化这个重点,更加注重质量内涵、以人为本,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城乡融合、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二是统筹民生建设。从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入手,建立健全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十大保障体系,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年内确保完成总投资6亿元的“民生十件实事”。三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力加快社会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抓好教育、卫生、文化、人口计生等各项事业,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把发展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四是强化作风保障。大力倡树“ 六种新形象” ,让亲民、公平、规范、干事、高效、廉洁成为全县各级干部的共同准则,形成共促赶超、共建和谐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