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在刺骨的海水中能够悠然自得,但在陆地上却会不停地“哆嗦”。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对这一奇怪现象充满兴趣,因为研究它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类如何在低温、缺氧环境下生存。
挪威特罗姆瑟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得出结论:海豹在陆上打“哆嗦”是为了保持体温,从而能长时间深潜,方便捕食。
研究人员将12头海豹放入一个特制的装置中,测量在不同环境下它们的心率以及体温变化等情况。结果发现,当该装置置于水上、室温降至零下35摄氏度时,海豹剧烈“哆嗦”;但当该装置浸入冰冷的盐水时,这些海栖哺乳动物立即停止了“哆嗦”。
研究人员认为,对需要保持一定体温才能生存的温血动物来说,海豹这种在水里不打“哆嗦”的做法并不好,但是能长时间待在水下以捕获猎物饱餐一顿,挨点冻也值得。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水中,海豹脑温一刻钟内就能降低3摄氏度,而心率从每分钟90跳减少到每分钟10跳,这就减少了氧的消耗,同时也减轻了深潜时对脑的损害。因为海豹比人更能耐受缺氧,所以研究其中的机理将能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心脏病等疾病发作时人脑缺氧的情形,从而有助于开发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