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的漂流者—水母

来源:舟山科普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2:41:48 

水母依分布可分为钵水母与栉水母,在刺胞动物门下的水蚬虫纲、立方水母纲、花虫纲及有栉动物门的有触手纲;分布范围极广,在全球的海水及淡水中均会出现,多栖息于温暖的浅水海域,但水质需清澈干净为前提。

构造上,通常长得像一把撑开的透明雨伞,或像个翻过来的碟子。体内含95%的水分,所以能达到既不上浮又不下沉的最佳平衡状况,分析如下:

1、水母身体上层凸出来的部分叫做“上伞”,下层凹进去叫做“下伞”,“上伞”及“下伞”通常都称为“泳钟”。水母有个昵称叫果冻鱼,是因其上、下伞的中间主要是由像果冻一样颜色透明,由中胶层所组成的;中胶层的内外则包覆着一层薄膜状的表皮。

2、水母体壁的中央是消化腔。消化腔里有四个辐射水管,以及环绕在伞缘的环形水管。消化腔的功用相当于动物的胃。

3、伞状体周围的边缘有许多感应器,感光器的功用是让水母向上游,以接近光线。另外水母尚有一种重力感应器,也具有使水母游向海面的功能。其中的感光器只有在白天有光线时才能发挥功能,而重力感应器则无论日夜均有用。

水母的运动方式是靠着身体的收缩和颤动的方式来游泳。当他在在游泳时,先是伞状体慢慢扩张,让水进入消化腔内,然后身体的外缘很快的收缩,压出海水,藉着反作用力,身体便向前进,体壁内的神经网用来控制肌肉细胞的运动,帮助它在水中移动。

大多的水母都是肉食性的,他们利用可以收缩和伸长的触手,捕捉一些浮游生物和鱼类作为食物。水母的触手上有刺丝胞,可以使猎物麻醉不能动弹,或是杀死它们,然后再吞进大消化腔里消化吸收。

因为水母的刺丝胞具有很强的毒性,几乎很少有动物敢去触碰水母有毒的触手,所以基本上水母的敌人并不多。但是,仍然有生物是以水母当作食物,如海葵(海葵是靠着触手的帮忙慢慢的吞食水母)、翻车鱼、海蛞蝓,甚至连天上飞的军舰鸟等都会吃水母。黏在水母身上的砂虱虾是水母最大的烦恼,平常会吃水母捕获的食物碎屑,但是当食物不够时,它们就会啃食水母,并且在水母的身上钻洞。

目前所盛行的水母饲养风气,在对其种源、生活习性皆不了解的情况下,只凭藉着一股比“炫”、比“酷”的兴头,就将同样也是生命个体的水母,硬生生地饲养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罐中,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人们一时的欲望。

像这种没有任何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对环境的关怀,最后所造成的会是一堆堆无辜牺牲的水母,或是一只只被主人丢弃的流浪水母,就如同吴郭鱼、福寿螺破坏台湾河川生态一样,也跟着破坏台湾生态环境,这样盲目追求流行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教育意义为何,值得社会大众深思。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