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进入"滨海时代" 蓝色经济增长极崛起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2:43:0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站在山东潍坊森达美港的观景平台上,可以看到一排排浪花汹涌起伏,似乎在告诉我们:潍坊已经是一个"24小时能看见大海"的沿海城市。

9月中旬,驱车行走在潍坊滨海开发区的大地上,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作为黄三角开发中的先行区,一个蓝色经济增长极正在这里崛起。那些已经成型的宽阔路网,像一条条椽笔,描绘着未来的景象,在不远的将来,滨海开发区将建造成一座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潍坊,并成为环渤海地区的强市之一,代表山东参与区域经济大竞争。

从潍坊市区向北,到森达美港的直线距离不到50公里。然而,在人们的传统概念中,潍坊是一个远离大海的城市。这里农业和工业经济发达,曾培育出贾思勰、王乐义等中国农业的标志性人物,更有诸城这样的新农村建设标本。

潍坊也具有丰厚的海洋资源,其北部的海岸线长达140多公里,"临海不见海"是因为在潍坊市区与渤海之间,横亘着一片2600多平方公里的盐碱地,植被稀少,宽约数十公里,过去难以开发。农耕时代,这里是一片洪荒之地。二十几年前,这里也只有一条道路,从南望到北,晴天白茫茫,雨天水汪汪。

潍坊滨海区宣传文化中心主任朱良田和书记任乐为告诉记者,潍坊人迈向大海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着眼于区域竞争和潍坊未来发展,北部沿海开发早就纳入潍坊市委、 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并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沿海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过去,滨海一带的产业以海洋化工为主。1995年国家取消行业分割,实行盐碱联合,以山东海化和寿光市大家洼为依托,成立了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时规划面积仅为283平方公里。

2008227,潍坊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寒亭北部原滨海项目区和央子街道整体划归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管理,同时扩大央子街道管辖范围。这次调整,改变了潍坊滨海的发展格局,为滨海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面积达677平方公里,有400多平方公里的存量用地、69公里的海岸线,无际的浅海滩涂和丰富的卤水资源,使发展空间变得更加广阔。这次调整,充分体现了潍坊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北部沿海开发的气魄和决心,也和国家推进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规划不谋而合。

200911月,国务院批复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让潍坊市北部在环渤海经济圈这一更大的空间坐标中重新定位。人们发现,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发展潜力,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占据了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建设的核心位置。

据国务院批复的黄三角发展规划,黄三角要依托东营、滨州、潍坊港、莱州港这“四点”,打造四大临港产业区,并以之为核心,依托以各类开发区、工业区为节点,形成环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带。在潍坊沿海区域,规划确定依托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打造船舶发动机和汽车制造、科技兴贸创新和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既然集“三区”建设机遇于一身,潍坊就绝不仅仅想把滨海打造成一个单纯的产业区和经济区,按照“海陆统筹、突出重点”的蓝色经济发展思路,潍坊的领导者们决心在渤海湾这片荒滩上,建起一座比现在潍坊还要大的滨海新城,成为一个真正的区域中心。潍坊市做出决定:将北部沿海地区作为支撑全市增量投入、实现跨越赶超的最大战术空间,计划3年投入1000亿元,以每天平均1亿元的投入速度,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主战区、新兴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先行区、全市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2010425,经国务院批准,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此为标志,开发区的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步入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时期。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苏立科强调,滨海新城区与潍坊老城区是二位一体的,它不是潍坊老城区简单的形式复制和表面更新,而是要全力拉动潍坊变成一座功能提升、结构性调整的现代化沿海城市。

任乐为带记者来到一个弧形的大堤前,说这就是滨海的防护堤,按照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它高约4.5,宽约14,长度约20公里。潍坊海滩属于粉砂质类型,较为平缓,沿海岸线向海中每推进3公里,海水深度才增加约1,这样的滩涂条件,使潍坊“临海不见海、见海难亲海”,沿海防护堤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使潍坊变成了“24小时都能看见大海”的城市,一方面挡住了洪水,另一方面营造出大片土地,还可以成为一条供鲁中地区居民"亲海"的休闲风景带。

防护堤南侧,海中挖出的泥土,在盐碱滩上变成建设用地。一座面积达150平方公里的滨海水城正在崛起。它位于潍坊中心城区与潍坊新城中心轴线上,是规划中城市建设的最核心部分,正是因为有了它,潍坊中心城区与潍坊新城变成"零距离"。这座水城由"太阳城""希望城""幸福城""欢乐城"组成,它是向全球招标确定的,代表了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

站在滨海开发区的规划沙盘前,任乐为告诉记者:“我们以希望城理念建设科教创新区,已完成投资10亿元,基本完成一期基础设施配套,确定入驻的14所院校全部开工建设,滨海创业大厦主体也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潍坊海运学校一期主体实现顺利封顶,目前正加快院校引进和二期基础设施配套。年内力争累计引进院校30所以上,20所以上动工建设,努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竞争力的蓝色高端产业科教创新基地;以太阳城的理念建设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自去年启动以来,已完成投资5亿元,吹填土方1000万立方米,3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完成基础设施配套,近期启动综合商务中心、企业总部基地、金融港等十多个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商务聚集区;以幸福城的理念建设高档商住区,全面启动14平方公里开发,加快达美花园、美丽华滨海俱乐部等项目建设,建设50平方公里的大型低碳示范社区,打造'依河拥海'的滨海生态宜居区;以欢乐海为理念建设旅游度假区,全球招标,标准编制20公里沿海防护堤复合式旅游岸线开发规划,高标准建设黄金亲水海岸,启动港丽湾、离岸岛、国际影城基地等项目开发……”

"太阳""希望""幸福""欢乐",这一个个名字就充满了开发区独有的文化与气息,充满了如朝日般冉冉上升的希望。

这还是一个低碳的新城,路边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矗立着。任乐为说:这个城市的建筑"上有太阳能、下有地热,墙有新型保温材料、内有LED照明"。居住在这样一个诗意而环保、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该是怎样的惬意!

既然是一个国家级开发区,还必须有强大的产业作支撑。在滨海,记者参观了4个产业园区,这就是160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园、80平方公里的海港物流园、70平方公里的生态化工产业园和50平方公里的绿色能源产业园,并在这里找到了高效与生态兼得的答案,这就是链式经济发展模式。

在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只见一片乳黄色的建筑拔地而起,据说这是潍柴投资的项目,占地1600多亩,总投资50亿元。“这里的一台机器就能卖2000多万元,项目建成后,会带动最少十几个相关产业。在滨海,每个大产业都呈现出链式结构,这就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模式,实现了高效生态的目标。”滨海开发区宣传文化中心的陪同人员这样介绍。

为了在高速开发中保住这一片蔚蓝,滨海开发区从产业链条的源头上减少污染,把开发重点定位在高效生态产业集群上,并力求形成聚集效应。苏立科说:“除了争当黄三角地区的港口物流中心之外,潍坊市还提出将滨海区打造成黄三角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绿色能源基地和海洋高端产业科教创新基地,成为黄三角区域四个临港产业区中率先崛起的先行区。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大力培育现代物流、新能源、生物制药、滨海旅游等新兴海洋产业,着力把八大优势产业链条拉长,通过优势领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重点突破,实现发展速度、质量水平、竞争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高端产业组织体系将带领滨海进入极具竞争优势的新时代,为滨海持续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充足的动力。四大园区就是4个最重要的产业链条,它们植根于滨海开发区的历史,又具有充分的国际化视野和理念。

海洋化工是滨海开发区原有的重要产业形态。2003年,潍坊滨海开发区被确定为山东省首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试点。200541,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这是我国海洋化工领域的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苏立科告诉记者,滨海开发区近年来投资10多亿元,实现了海水资源"一水六用",直到"吃干榨尽"有用成分。这"一水六用",是目前国内海水利用最为彻底的模式。在滨海,以海水为原料形成的产业链,通过左右关联和上下延伸,构造出海洋化工的生态"互联网",形成了以盐碱、溴、苦卤和精细化工四大产业链条为主体,以蒸氨废液、提溴废水、制盐苦卤、酸性废水、固体废料、废气废液等六大废物资源化利用为辅助,上下游产品接续成线、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为特色的生态工业体系。

以前,废液是纯碱厂的"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