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建设潮涌校园 浙江海洋学院打造海洋特色教学育人巡礼

来源:苏涛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8:37 

中国海疆辽阔,不同海域的海洋自然条件,孕育出以地域为特点的不同海洋文化。在我国漫长海岸线的中部,浙江沿海岛屿密布,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最大的岛群——舟山群岛就有先民进行海洋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海岛类型的海洋文化积淀。近几年,浙江的海洋文化之路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光大,舟山群岛的岱山县已连续三届举办中国海洋文化节,岱山的“祭海”活动还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岱山兴建的系列海洋博物馆,巩固了海洋文化的物质成果,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全国沿海引起关注。除此之外,象山的开渔节、嵊泗的贻贝节都在主打着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在“中国海洋文化论坛暨长江三角洲海洋文化研讨会”期间,记者走访了活动的主要承办方——浙江海洋学院,对充满海洋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亲身实感。

浙江海洋学院位于东海之滨的千岛名城——舟山市区,海洋办学特色是它的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学校以“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打造特色海洋文化,凝练校园底蕴,做大做强“蓝色”教育品牌,营造了“人文、科技、艺术、品德”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近半个世纪以来,学院扎根海岛,艰苦创业,以“海、渔、船”为办学重点,形成了理、工、农、文、医、管理、教育、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教育体系。蓝色是海洋的象征。海洋首先表现为开放包容。海阔天空,有容乃大。海洋的包容性和海纳百川的多元化正是学院精神追求的目标与归宿。

海:立校之本 强校之基

随着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广泛认同,开发海洋,增强海洋意识,教育必须先行。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周达军、校长苗振清多次强调,“十五”期间浙江省提出要充分利用山海资源,把海洋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有关领导明确指示要“高质量办好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特色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应该着重在 “精、专、强”上下工夫。目前学校已形成了海洋科学、海洋工程、海洋渔业、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为重点的学科体系。如捕捞学科将渔具渔法研究与渔业资源研究密切结合,促进了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海洋生物学学科积极与现实需求结合,在深海抗风浪网箱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渔民转产就业铺就了技术之路;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建设,适应了浙江加快船舶工业发展的要求,输送了大量实用技术、人才;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结合东海区域文化特质,挖掘海岛文化内涵,促进了浙江海洋文化建设;海洋经济与管理学科开展适应政府制定政策和海洋管理的研究、海洋旅游经济和港口物流研究,成果斐然,不仅顺应了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需要,而且还为浙江省海洋高技术产学研基地建设等作规划设计,编写论证报告,受到广泛好评。

在海洋特色方面,学校深挖内涵,创新载体,举办科技文化节、体育文化节、文化艺术节等涉海文化活动,推出大学生课外科技立项制度,举行蓝色论坛、蓝色周末文化航班等第二课堂活动。学校的海洋生物标本实验室、船模陈列室品种丰富,浓郁的海洋氛围时刻影响着学子们的求学热情。为强化学生的海洋知识和技能,学校还建立了70多个专业实训基地,在学生中成立“海洋文化研究会”和“海洋环保协会”,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海洋科学导论”“海洋文化概论”等课程,积极鼓励涉海类和非专业海洋类学生参与教学课题研究互动。多年来学校组织开展的以服务社会主义渔农村建设、校区共建、环境及旅游规划协调发展等为内容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学生德育实践调研论文集《蓝色报告》系列文化成果。

渔:技术为先 增产增收

近年来,浙江海洋学院以副校长吴常文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先后承担了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得到了科技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他们承担的研发项目在 2001年和2003年,两次入选浙江省十大科技新闻。仅《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项目组便取得了7项专利,使国内深水网箱的价格比进口产品降低了 50%,国内自制的深水网箱很快就占据了全国深水网箱总数的60%以上。目前,深水网箱养殖已成为浙江省乃至我国沿海地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深水网箱大黄鱼养殖为社会提供直接经济效益达3亿元以上。

以徐汉祥研究员、俞存根教授为代表的专家组,在海洋渔业资源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学校下属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是省内唯一的海洋渔业资源专业调查研究机构,长期负责东海区冬季带鱼汛渔场调查和联合渔情预报,渔获量预报准确率在95%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他们为主先后提出的“产卵带鱼保护和建议方案”“重新实施伏季休渔的必要性和建议方案”均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七五”至“十五”期间,学校进行的资源调查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和地方科技进步奖50余项,其中国家级二、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近3年来在海洋渔业资源研究方面主持了10余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3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学校围绕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在舟山各海岛建立了一批海水苗种繁育、养殖、水产品加工、饲料生产的产学研基地。在舟山嵊山、温州南麂、宁波象山等地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和科研基地,着手解决当地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监测、渔业生产等有关技术难题;学校获得的抑制直至彻底杀灭婆罗囊螺的有效途径,为沿海贝类养殖的全面增产和滩涂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该技术已累计推广5135亩,使贝类平均亩产量提高54%;以虞聪达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设计了适合东海渔船作业的新型网具,平均网产量比使用其它网具的同类船只提高了20%-30%,促进了海洋捕捞可持续发展;以徐君卓研究员、邓尚贵教授为代表的专家组,在海水增养殖、海洋生物精深加工和研发方面形成了一批成果,在推动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以来,学校分别在舟山以及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开展水产养殖技术培训,无偿分发资料4000余份、图书300余册,3000多名养殖专业户和渔民参加了培训。举办深海网箱养殖技术培训班20多次,接待参观考察人员5000多人次。学校举办各类渔业船员转产培训班,为渔民转向航运就业铺路,累计培训渔业船员9176 人次。

省内知名养殖专家、学校的常抗美老师,从事鱼、虾、蟹、贝的海水养殖、苗种生产、养殖病害防治及技术服务近30年,开创了浙江省南美白对虾海水池塘集约化高产养殖业、河鲀养殖业新局面,对全省的海水养殖变迁及现状,他能如数家珍,他的相关养殖点子是渔民增产增收的“福音”。而鱼类王国的鉴识专家赵盛龙,倾心于学校的浙江省科普基地——海洋生物标本馆建设。2006年由他主编出版的《舟山海域鱼类原色图鉴》,465种鱼的资料、图片十分翔实。由他主持的中国海洋鱼类数据库的建立,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引起国际知名渔业网站fishbase.org的极大兴趣,主动洽谈沟通合作。

船:理工领航 综合培养

这里的“船”,关联着海洋经济中日益勃兴的造船、机电、航运、港口、物流、储运等涉海产业为背景的学科和专业,以理工科发展为纽带,培养海洋复合型人才。今年5月,中国最大的仿古木船“绿眉毛”驶往韩国丽水参加国际帆船节的友好交流,受到韩国民众的热烈欢迎,累计近23000人次登船参观游览,一度成为国内外报刊媒体的关注焦点,极大地促进了海洋意识的提高。而该船正是由浙江海洋学院下属的浙江省水产研究所船舶设计室在2003年设计完成的。

学校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之需,有计划地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临港工业、海洋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控制、海上交通运输、海洋管理、滨港旅游业等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应用价值和前瞻性的科研项目,完成了2006年度浙江省重点项目《整合重组我省船舶配套产品发展的研究》。由谢永和教授主持的“基于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船舶异地同步研究开发平台”已列入区域支柱产业攻关项目。学校同时承担了浙江扬帆集团、宁波高科海洋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企业的科技研发工作,与日本常石集团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协作关系。近年来在温州、台州、舟山等地,多次举办渔业船舶修造企业质检人员及业务经理培训班,培训对象已由渔业船舶逐渐向交通航运船舶拓展。

学院以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为龙头的学科群,致力于培养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船舶机电及配件的设计、制造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已建成了“船舶与渔具水动力实验室”为核心,船舶信息技术实验室、船舶结构力学实验室、船舶操纵性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群,累计总投入约1500万元。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0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专业。近年来,学校与船舶设计、机电工程、储运工程等相关的涉海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初次就业率高达100%。

特:校园文化 海风劲吹

浙江海洋学院以海立名,靠海发展。学校非常重视海洋文化的熏陶,成功参与主办了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海洋文化节。今年的中国海洋文化论坛暨长江三角洲海洋文化研讨会,学院更是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牵头邀请了杨槱院士、潘德炉院士、金翔龙院士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使海洋文化论坛的学术性、权威性、前沿性极大提高。在学校多次举办的体育文化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活动中,也是海风劲吹,许多大型文艺节目都是以“海”为主题,海味十足的群舞“渔家乐”“归航”,时装表演“海渔风”,相声“吹海”等,在大学生文艺汇演中给各级领导、各兄弟院校和舟山市民留下深刻印象。在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上,学生的参赛作品 ——富有海岛地方特色的“舟山锣鼓”等获得比赛二等奖。学校还获得过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在省内高校中已是小有名气。凭借海岛碧海金沙的地理环境优势,学校近几年还大力发展了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海洋特色体育项目,多次组队参加全国性的赛事,并屡屡获奖。

渔业学院、海运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等海洋办学特色鲜明的学院,在部分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帮助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生涯设计,安排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科研工作。经过导师的指导,一些学生很快就脱颖而出。这些学院还拟订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立项管理办法》,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2006年,学校有15个学生科研项目获得“新苗人才计划”资助,资助总额10万元,资助率居于全省高校首位。

“海纳百川”,丰富的校园文化谱写出缤纷多彩的华丽篇章。每逢周末,“蓝色周末文化航班”准时起航,引领学子们尽情品味海洋文化大餐。这里有婀娜多姿的舞蹈,有幽默诙谐的戏剧,有悦耳动听的说唱。“英语也疯狂”“模拟职场”等多项文娱活动,不仅形式新颖,而且紧扣海洋主题,既提升了活动内涵,又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懂得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

学院还将青年人对人生、社会、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思索,筑起了系列“蓝色论坛”。例如青年博士教授论坛于每年的11月份举行,目前已举行了3期,参与人数达300余人。活动面向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的青年人才,以“开放、创新、互动、合作”为宗旨,以“新海院、新思维、新发展”为口号,现已成为学校的一项品牌活动。其主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了青年博士教授的科技文化优势和带头示范作用,打造出良好的海洋特色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团结凝聚了一大批青年教师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

海洋文化从来都是以具体的、物化的存在方式,形成于、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海洋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与人们的海洋活动、海洋开发、对海洋的认识密切相关。浙江海洋学院的海洋文化建设,不仅书写了教学育人的辉煌篇章,而且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学院成长发展的特色历程。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