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名 五彩吊
俗名别名 颊面倒吊
英 文 名 Whitecheek Surgeonfish、Golden rimmed Surgeonfish、Gold-rim Tang
拉丁学名 Acanthurus nigricans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东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在东印度洋中,分布范围仅在科科斯群岛(Cocos-Keeling Islands)和圣诞岛(Christmas Island)一带海域。在太平洋中,分布范围包括琉球群岛(Ryukyu Islands)和大堡礁至夏威夷群岛和法属波利尼西亚(不包括拉帕群岛,Rapa Islands)。该鱼种分布越过东太平洋障碍,到达雷维亚希赫多群岛(Revillagigedo Islands)、加拉帕哥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和墨西哥沿岸一带海域。
繁殖方式 卵生,群体产卵型。
气 候 带 热带,北纬30度和南纬24度之间
习 性 栖息于清晰的泻湖和面海珊瑚礁区水深1-67米之间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浪涌区以下的水层中。领域性强。以丝状藻类为食。有时会与鸡心吊(Acanthurus achilles)杂交。
体形特征 最大体长21.3cm。背鳍鳍棘(总数):9条背鳍软条(总数):28-31条 臀鳍鳍棘:3条 臀鳍软条:26-28条。成鱼体长呈椭圆形而侧扁。头小,头背部轮廓不特别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扁平齿,齿固定不可动,齿缘具缺刻。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各鳍条皆不延长;胸鳍近三角形;尾鳍近截形或内凹。体紫蓝色;眼睛下缘具一白色斑驳,不向下斜走至上颌;吻部另具半月形白斑。背鳍和臀鳍黑褐色,基底具一黄色纹,向后渐粗,鳍缘为淡蓝色;尾鳍淡灰白色,内侧具黄色竖带,鳍缘为淡蓝色;胸鳍基部黑色,余灰黑色,上缘淡蓝色;腹鳍黑色,鳍缘为淡蓝色;尾柄棘沟缘为黑褐色,但尾柄棘为黄色。当幼鱼长至5.5-6cm左右时,体型开始拉长。五彩吊和七彩吊(Acanthurus japonicus)较为相似,区别在于七彩吊的头部具一白色宽斜带,且背鳍末端具橙色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