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莫兰蒂”给泉州造成重大损失,被称为“十年来最强台风”。在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同时,我们也来回顾一下历史上的台风,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
126年近60个台风
登陆泉州
从1884年到2010年这126年里,登陆泉州台风皆记录在案,数量接近60个!登陆泉州的台风,大多已先登陆过台湾。
泉州现有明确记载台风登陆第一例,时间是1884年7月12日,登陆地点——惠安。
另外,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八月,泉州大暴风雨,海水冲上陆地,毁坏庄稼庐舍,为泉州首次史载风暴潮。至于是否因台风引起,不得而知。
10年来5台风登陆泉州
此次的“莫兰蒂”为何爆发力这么强?主要原因在于它是一个未先在台湾消耗过能量的第一手台风。同时,它也是罕见的近海加强的微型小台风。热带气旋分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六个等级,但历史的教训表明,不能以热带气旋的强弱来衡量影响的大小。
自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之间,登陆泉州台风有5个,强度排名大致如下——
2010年第10号台风“莫兰蒂”于9月10日3时30分在我省石狮市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
2004年,“艾利”登陆石狮时近中心风力12级,风速33米/秒,三出三进泉州。(同年有个“南玛都”于12月3~4日影响福建乃至泉州,是有记录以来影响福建乃至泉州最晚的一个台风。)
2006年,“格美”台风先登陆台湾,后以台风强度在晋江围头登陆,登陆时近中心风速33米/秒(12级)。
2007年,超强台风“圣帕”以强台风身份登陆台湾后,又以台风强度登陆惠安,中心风力达33米/秒(12级)。只不过登陆惠安时,它已是一个空心台风,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堪比2006年“桑美”的超强台风,在登陆时表现如此温和,而不是狂风暴雨的原因。
2009年第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6月21日夜登陆晋江东石。
也许有朋友会问,2003年台风“莫拉克”,2005年台风“龙王”皆登陆晋江,为何没有计算在列?记者了解到,这两个台风在后来出现争议,登陆地点修改为厦门。所以未计入此次排列。
另外,2000年“碧利斯”一世也是令泉州人记忆非常深刻的,若是拿它和“莫兰蒂”比较,一些权威人士心中还是将位置留给“碧利斯”一世。当年“碧利斯”对泉州影响长达6天(8月22~27日),它造成泉州18人死亡、10人失踪,造成历史文物古迹——旧浮桥的垮塌。泉州实验小学门口几百年老榕树倒。“碧利斯”一世在台湾造成严重破坏,并创下台湾最高风速、阵风及气压纪录(分别为52米/秒、78米/秒及931百帕)。
泉州市民进了
“莫兰蒂”台风眼
“莫兰蒂”给泉州市民的震撼效果特别强烈的,是一夜风雨之后,第二天人们起来,发现满街树倒,甚至一些古木也被连根拔起。
泉州市区大约有十年没有吹这么强烈的风了,上一次台风把巨大古榕放倒的时间是2000年的台风“碧利斯”。
莫兰蒂登陆前后,泉州沿海风起云涌,暴雨如注。泉州沿海观测到12~15级风。风灾大于雨情。这正是,小台风造成了大影响。
“莫兰蒂”的结构完美,它未受破坏的庞大体系就从泉州市民的头顶上路过,不少人惊呼,我们经过“台风眼”了。到台风眼里去,是不少追风族的梦想:近在泉州,有的人开着车追;远在国外,有人开飞机追。
气象预报员说,这种不用去追的机会,就在台风眼里经历一番,实在是太罕见了。
更有人专门研究说,在泉州市区数十年都没遇上过。有的一辈子也遇不上一次。
听着风雨交加的声音,记者有点想起了2006年“碧利斯”二世给泉州造成影响的那个凌晨,也是风怪叫,雨斜扫……
历数台风之最
最闭塞的台风
1959年“艾瑞丝”致死728人
您可知道,台风在科技落后、信息不通的年代会引发多大的灾难?
1959年有个台风(“IRIS”,中文为“艾瑞丝”)逃过气象人的法眼,原预测这个台风会登陆广东,但却在厦门登陆。厦门站出现新中国成立后最高潮位,气象站测得十分钟平均风速42米/秒,一分钟平均风速45米/秒,阵风60米/秒。那时,这个台风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福建的最强台风,资料显示,当时遇难人数728人。
自此,福建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气象雷达的省份,拥有了对近海台风的实时监测能力,这也开启了我省天气预报现代化的进程……
1959年“艾瑞丝”台风对福建影响之深远是难以估量的。
最声东击西的台风
2001年“飞燕”偷袭福清
一开始未被国际编号和命名的“莫兰蒂”,虽小而劲爆十足,不少追风人视为“飞燕”重生,认为“莫兰蒂”与“飞燕”有一定相似度,都是北上、环流小的台风。
“飞燕”是谁?这里指的是2001年台风“飞燕”,当人们以为再也不会发生上世纪50年代台风到了面前还懵然不知的情况时,但是,2001年6月23日夜间,福建省的中北部沿海却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件。移速非常快的“飞燕”声东击西,登陆了没有做好充分防守并及时转移海上人员的福清高山镇,开始了一场偷袭……
自那以后,台风防守上,可以听到一种声音,“宁可十次防空,不可一次落空”。
2010年第10号台风“莫兰蒂”,是一个微型台风,隐蔽难测,强风范围极小,在临近登陆前3小时,近海气象要素仍无相应征兆!临登陆泉州前的凌晨2时,居然以近海风暴之弱加强成台风!那时离晋江围头只有30公里。台风紧急警报,红色预警信号漫天飞扬。事实上,到了凌晨3:30,它不登陆围头,也不登陆崇武,它登陆石狮。
如果让它来偷袭就完蛋了。值得庆幸的是,台风路径预测准确,加之泉州对“莫兰蒂”的防守之严密,类似“飞燕”的悲剧是不会再上演的。
2001年“飞燕”的教训是,谨防小台风声东击西。
2006年“碧利斯”二世的警示是,不到最后一刻不放松警惕。
2010年“莫兰蒂”留下的宣言是,别以为近海生成的风暴都是软趴趴的。
最悲情的台风
1969年 “爱尔斯”中秋酿永别
1969年9月26日是中秋之夜,台风“爱尔斯”登陆台湾花莲,风速45米/秒。登陆时刻是在晚上11时,台湾狂风大作,灾情严重,然而受到更沉重打击的是第二天天明后的福建沿海。
它造成了福建沿海的农历八月十六的天文大潮,在大风圈台风的推动下,台湾海峡的海水再一次暴涨,从漳州到宁德,沿海六市的潮位迅速上涨,福州马尾白岩潭站出现2.38米的风暴增水,排名全省历史第二。狂风大作,惊涛拍岸。台风中心登陆点的晋江沿岸海堤大部分被台风风暴潮冲毁……
据了解,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风暴潮灾。
在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两次毁灭性台风风暴潮发生之后,我国真正开始了对风暴潮预报的研究。
有人感叹说,无数个家庭最后的团聚,永远被定格在台风前夜的中秋佳节。
最能复制的台风
1990年“黛特”拷贝“爱尔斯”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路径,同样的大环流,同样穿过台湾,同样是秋台,同样在晋江登陆,同样的潮灾,同样的灾害。时隔二十年后,台风“黛特”再次沿着1969年台风“爱尔斯”的足迹到来。这是1990年危害全省最大的台风。
来得最早的台风
1977年“露丝”6月就来
最早登陆泉州的台风是1977年的台风“露丝”,它于6月16日在晋江登陆,一举成为一年中最早登陆泉州的台风。往年台风更多的是在7月~9月间登陆。这个台风也未登陆过台湾。
当时,泉州遭遇8级以上大风,崇武12只渔船被毁,有18名渔民丧生。
42年21个龙卷风袭泉州
1959~2000年这42年之间,福建有文字记载的龙卷风就达91次,其中泉州最多占了21次。
126年里,泉州“登陆台风”近60个,至于“影响台风”则更多了。每一年大约有5个台风影响泉州。1973年有个叫“魏达”的台风,登陆厦门同安,但相邻的泉州也受灾严重,还出现龙卷风。
一条宽度有60米左右的龙卷风从海上登陆,经惠安县净峰、后龙、南埔等,最后才离开往仙游,所到之处,高大的建筑物和树木都遭到严重的损失,后龙的海带场一条舢板被卷到小屋顶上甩得粉碎。由于降雨急,雨量大,加以海潮顶托,南安站水位超过警戒线3.95米,晋江大小溪流均泛滥成灾,晋东平原变成一片汪洋。这次台风不仅雨量多,同时风力也大,南安有株千年的大榕树被连根拔起。台风带来的水灾是六七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今年第10号热带低压于昨天05时在西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有望加强为热带风暴,气象部门正在密切监视。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