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欲建“胶莱人工海河” 潍坊区位优势有望更加凸显!
专家提出宏大设想:胶莱河要成“中国苏伊士”
————————————————————
胶东在线 2006-06-27 15:43 来源:今晨6点
“胶莱人工海河”之梦(1)
北头连接渤海湾,南头连接胶州湾。如此,山东半岛将被“拦腰切开”,胶东半岛将成胶东岛。这一设想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引起很大争议。
专家提出宏大设想:胶莱河要成“中国苏伊士”。
胶东在线消息 胶州湾、莱州湾的污染问题由来已久:湾内陆源排污严重,湾内局部海域严重“荒漠化”,海洋生物日渐减少。最近,一个大胆的构想打破了沉寂:开挖胶莱人工海河,打通胶州湾和莱州湾,在渤海和黄海之间实现海水流动。
不久前,记者奔赴济南,专程采访了这个构想的提出者——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他激动地说:“构想正走向现实……青岛海洋大学联合全国100个海洋科学家正在自发研究人工海河的可行性,目前正在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报告,敦促政府尽快立项……” 。
起因:十年后渤海将成死海 “人工海河”的构想源于渤海的污染:
“中国海洋检测专家已经发出警告:渤海的环境污染到了临界点,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止污染,十年后,渤海将变成“死海”。那时,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二百年!”王诗杨如此解释自己人工海河最初构想的由来。
面对巨幅的山东地图,王诗成说,你看,莱州湾、胶州湾地处山东半岛咽喉,是山东21世纪经济增长的新高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内海,面积77284平方千米,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支持系统。但是,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渤海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趋于衰竭,持续利用能力加速丧失。
据了解,渤海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3%左右,但是,每年通过各类排污口直接排入渤海的污水高达40亿吨,占全国直接排海污水总量的40%,其中工业废水占全国总量的20.2%,进入渤海的污染物占全国扫》海总量的30%。渤海近40%的面积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日前,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的《2005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山东省2005年仍有10%左右的海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集中在胶州湾、莱州湾以及渤海湾南部的局部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公报》认为,陆源排污是导致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主要原因。2005年,山东省对11个重点排污口和67个一般排污口实施了高频率、多项目监测,其中有了5个排污口有超标排放现象,超标率达96.2%。
现状:莱州湾在哭泣
作为渤海三湾(渤海湾、辽东湾、莱州湾)之一的莱州湾,近年来“荒漠化”日益严重。
莱州湾是黄渤海多种鱼、虾、蟹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育幼场,具有重要而独特的资源和生态价值。莱州湾水深较浅,水动力弱,自净能力差,由于湾内陆源排污日益严重,成为渤海中污染的“重灾户”,生态灾害触目惊心:湾内局部海域已呈“荒漠化”,海岸系统日趋不稳定,岸段侵蚀严重,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加剧,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自然风景区遭到破坏。局部地区如小清河口,已无生物可言。
拯救渤海,拯救莱州湾已刻不容缓。
胶州湾属半封闭型海湾,海湾面积388平方千米,东西宽28千米,南北长33千米,湾口最窄处为3.38千米。胶州湾也同样存在污染严重、水交换不畅的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潮间带底栖生物由120多种减少到20多种。
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记者采访了解到,渤海的中国对虾和小黄鱼汛已不复存在,年产量从历史最高年份的近4万吨和1.9万吨下降至目前的几百吨和几十吨。环境污染造成海水养殖业病害肆虐,近岸海区赤潮频发,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有关资料显示,近二十年,渤海因海水污染造成的海洋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
如果不改变现状,这种损失还将继续。
海洋因其水体流动性而具有使污染物扩散、稀释的“自净”能力,只要污染物质浓度在一定的限度内,就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显著影响。专家介绍,渤海是半封闭的内海,胶州湾是半封闭的海湾,据有关研究,渤海内的水全部交换一次需要30多年时间。莱州湾、胶州湾湾内外水体交换缓慢,湾顶入海污染物质不能很快得到稀释扩散,是莱州湾、胶州湾治理效果差,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原因。
如能加快海水交换速度,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洋的自净能力,则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危害,降低治理成本,达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目的。
迄今,治理莱州湾、胶州湾污染一直采用治理人海污染源的思路,但是,在新的污染不断增加,而湾内水体交换能力差的情况下,治理的成效被部分的掩盖和抵消了。胶莱两湾2004年与2003年对比,湾内重度和中度污染面积不但没减小反而扩大了近6倍。王诗成提出,治理莱州湾、胶州湾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应大胆开拓思路,除了“治”,还应考虑采取“疏”的方法,充分利用海洋自净能力。“建人工海河、贯通胶莱两湾”,以加快两湾水体循环,从而达到改善两湾生态环境的目的。
构想:奇思异想吓人一跳
“胶莱人工海河”的奇思异想,来自切身感受。
1950年工2月,王诗成出生在长岛县砣矶岛后口村。许多年以来,每次回家听到的都是渔民对海洋污染渔业减产的抱怨,面对胶州湾和莱州湾日益衰败的现状,从事海洋工作近40年的他脑海里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如何治理两湾的污染,并使多种收益融化在其改变后的每一细节中,诸如生态、交通、经济。
一次车进烟台,王诗成注意到了曾贯穿两湾的胶莱河。这条有着悠久历史的河流源于平度,北至莱州湾人海,地处青岛、潍坊、烟台三市交界,全长80余千米,上游宽50余米,下游宽150余米。在元代时,就曾以运河的身份出现过,那时两湾内船舶云屯,航运空前繁荣。其后,一个大胆的创意开始形成——修建运河。
王诗成设想的运河名称是“胶莱人工海河”,有两套方案把两大海湾直接连在一起。
方案一:两湾直线开通,形成长110多千米的人工海河;
方案二:沿胶莱河走向进行拓宽拓深,形成一个曲线距离约130千米的人工海河。其直接结果是,把莱州湾与胶州湾连成一体,人为地使胶东半岛变成了胶东岛。
一经抛出,王诗成的“奇思异想在我省高层以及中国海洋业引起强烈震动,被称为“中国苏伊士运河”。
王诗成介绍,在这两个方案中,方案一距离短,海水交换阻力小,占用土地多。方案二距离略长,施工量少,节约土地,但海水交换阻力比方案一大。他设想,从莱州湾至胶州湾开通一条宽200米、深10米的人工海河,海河开通后,可双向并行4艘船航行。工程匡算,开挖每立方米土按10元计,1000米的施工费用为2000万元,约需20多亿元;拓宽拓深胶莱河要少于20亿元;海河沿线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绿化设施等建设约需20亿元,再加不可预见费20亿元,建造人工海河方案一或方案二总投资在60亿元左右。如果步子再大些,开通一条宽1000米、深10米的人工海河,总造价在300亿元左右。
“当然,这是前几年最初我的简单预算,比较粗浅,现在经专家精算,预计费用为1000亿左右。”王诗成说。
“胶莱人工海河”的构想一经抛出便如重磅炸弹,政府、专家、企业等各方反应强烈,有支持的,有提出质疑的。这个“中国苏伊士运河”该不该建,开挖后能为我们带来什么,请关注明天的特别报道。(记者 庞见波 通讯员 王相国)
胶莱人工海河:人工海河是空想还是壮举?
——————————————————————
胶东在线 2006-06-28 15:18 来源:今晨6点
胶东在线消息 “胶莱人工海河”的设想不仅在专家层面争论不小,读者也是各抒己见——支持者言之凿凿: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质疑者有理有据: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可别成了劳民伤财的造“疤”工程。
“人工海河建成后,海水会从莱州湾一路奔腾到胶州湾,这样,约30年水体才全部交换一次的莱州湾,不到5年就可以交换一次;胶州湾半封闭的海水也可以变成活水动起来了。”
昨天,王诗成建议开挖“胶莱人工海河”的设想在《今晨6点》一经推出,一石激起千层浪,40多位市民通过电话、短信、亲自送书信、发传真等方式踊跃与本报沟通。对于这个构想,市民参与的热情令人感动。
反响:市民热议“人工海河” 。
对“胶莱人工海河”的评论,许多市民表现得相当专业。
正方:
市民:“胶莱人工海河”如果建成,将拉动山东经济以及京津塘地区的运力,缩短外界里程,这几年成山头海域发生多起事故,主要原因就是航道复杂、航班多。如果修建运河,就会减轻成山头的负担,大大缩短航程,减少费用,我看可行。
市民:枕着莱州湾的浪花长大,梦境里永远是浓郁的乡土气息。还莱州湾、胶州湾一片纯净,给子孙后代留下海洋的富饶,我辈当仁不让。
市民
反方:
网民蛏子:代价太大,收获不清楚。沿途修建许多桥梁,占用农田,海水渗漏可能导致盐碱化。胶州湾是半封闭的,也有很多污染排不出,把污染的胶州湾与污染的莱州湾连起来,就可以解决污染问题了?至于通航,完全没有必要,山东公路网发达,需要东西向的运输,中间横条运河不知是促进还是阻碍了运输?运河的规模肯定不能走大船,去问问哪一个油轮或集装箱船或渔船想从这里走!
市民
另外,既然这位学者承认山东半岛两侧的胶州湾、莱州湾水域近年来污染加重,为什么不去治理污染之源,却仅仅让两片都被污染的海湾之水“交流”,这能从根本上起到排除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吗?
要改善海湾水体的生态环境,关键还是要去查堵那些污染之源,别让那些污染物下水,企望建个“海水运河”来解决污染和生态问题,至多不过是将“胶州”与“莱州”的污染中和一下而已,如此“治污”显然是舍本逐末、治标不治本的。而海水运河可能带来的引“污”上岸,破坏陆地生态,千扰百姓生活的潜在隐患倒是不得不充分考虑的问题。
市民
争议:利国利民,还是劳民伤财?
读者的这些或赞成或反对的观点,在专家层面,也同样存在,并且争论激烈。
开凿“运河”必然要付出巨大代价,利弊该如何权衡?一系列的争议由此展开。
王诗成认为,目前莱州湾和胶州湾存在较大落差,再加上海水大环流特点,海水具有强大动力,可以从潮位较高的莱州湾,沿人工海河一路奔腾到青岛的胶州湾,再从胶州湾进入黄海,两大海湾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迅速好转。海水互换,不只发生在两湾之间,而是黄海和渤海之间。
早在2005年8月15日,在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召开的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方案研讨会上,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等9个单位的15位专家(其中有7位院士)组成专家组进行了研讨。
质疑者认为,开凿“胶莱运河”的实际功能是可以缩短一定的航程。但有没有必要非开凿这样一条运河,尚需综合各种因素加以仔细论证与权衡。
质疑一:
以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的霍有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曾三评开凿“胶莱运河”的实际功能: 他认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元明时期开凿胶莱运河,虽然全线河床均高于海平面,但一直无法避免每日二次潮汐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海湾呈喇叭型,自口外向口内渐狭,外海潮流受渐狭地形约束,潮流指向运河河口内,强度逐渐增强,据《明史》记载,这样的情况最终造成“南北兰百馀里,潮水深入”,“渠口一开,沙随潮入”。
而今日,开凿的胶莱海洵河道,是否还将成为莱州湾、胶州湾潮水输送和储存泥沙的场所呢?古代胶莱运河所遇到的淤积难题会不会在今日设计的胶莱海河上一再重演?长此以往的积累下去,两湾会不会最终消失呢?
质疑二:
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认为,山东陆路交通发达,再投资人工海河恐怕会出现基础建设重复投资问题,“山东基础建设投入已经很多,目前应该重点投入到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方面,现在不是大兴土木的时候。”
山东省交通运输发达,路网密度大。在如此发达的交通上,建一个区域性的海河,是否有些浪费?而海河建成后,又不得不新建跨越胶莱运河的交通桥梁,这样做便利了交通还是阻碍了交通?
目前,山东拥有16处主要港湾和51处可建深水泊位的优良港址。现有青岛、烟台、石臼、威海、龙口、岚山等6大港口,均为正式对外开放的港口。此外,还有石岛、蓬莱、东风、莱州等地方性港口。假若海运改走胶莱海河,那原有的海港设施就会闲置,这算不算是一种浪费?
质疑三:
另一个关平民情的问题是,目前,全省盐碱化土地高达1000多万亩,如果在半岛开一条人工海河,会不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土地盐碱化?对此,王诗成告诉记者,预研方案已把土地盐碱化的问题作为预研重点课题之一。曾参与方案研讨的专家组认为,从国际上看,有防治土地盐碱化的成功经验;从国内看,目前国内科技水平和技术能力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专家组认为,反而可以利用人工海河建设契机,缓解和改善胶莱两湾的地区已经存在的土地盐碱化问题。胜利油田的总工程师何富荣已经拿出解决方案,既节约工程造价的50%以上,又可以解决海河开挖造成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并缓解和改善胶莱两湾原有的土地盐碱化问题。王诗成说,“目前来看,人工海河造成的环境问题可以解决,而且人工海河流经之地地势平坦,施工上没有苏伊士运河那样的难度。”
期待:前期论证相继展开
在今年年初山东省政协会议上,山东省政协常委许云飞上交了一份提案,从提升青岛区位的角度也提出开凿胶莱运河的设想。专家称,一旦胶莱人工海河建成,青岛至天津可以减少航程2/3;更有利于改变青岛、烟台西部地区及潍坊东部地区的落后面貌。
事实上,酝酿中的“中国苏伊士运河”诞生之初即受到山东省政府及国家海洋局高层的重视,论证工作相继展开。
今年年初,在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关于加快推进胶莱人工海河项目预研的提案“被省政协列为3号重点提案办理。其后,提案还被我省呈报到全国的政协会议上。
王诗成称,为尽快激活项目的预研工作,他已经向政府提议列支、30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并正在建议将该项目纳入生态省肄设和国家“碧海行动计划”草药组织实施。
最近,青岛海洋大学联合全国100个海洋科学家正在自发研究人工海河的可行性,正在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报告;敦促政府尽快立项;人工海河预计前期预研费用l亿元,整体投资1000亿元,国家发展银行行长陈元最近4次批示,所有费用发展银行可一家独立承担……在国家发展银行投资意向之前,已有六家风险投资公司跃跃欲试,而且都想自己单干。”王诗成向本报记者透露,风险投资公司已经看中了“胶莱人工海河”的巨大商机。竞争的六家风险投资公司中,有三家来自香港,一家是青岛的伟龙投资有限公司。
专家估算,河道所占土地现在每亩1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