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珊瑚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古老美丽、最多姿多彩,也最弥足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早在2.5亿年前中生代开始,它们就在寂寥的地球上繁衍生息。目前一共约有60万平方千米的珊瑚礁散落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
一、珊瑚礁概况
由来 珊瑚的英文名称为Coral,来自拉丁语Corallium。它是一种海生筒状腔肠动物,名叫“珊瑚虫”。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依靠自己的触手来捕捉食物,并分泌出一种石灰质来建造自己的躯壳。在生长过程中,为了更多地捕捉食物和吸收阳光,除向上生长外,还向前后左右扩展,形成在三维空间似树枝状的生物群体。珊瑚虫以群居为主,到处流动安家,一旦碰到岸边的岩石或礁石时就扎根生长,当珊瑚虫骨骼遗骼积聚起来,其后代又在其骨骼遗骼上繁殖,如此长年累月积累,逐渐形成骨架,再堆积生物碎屑,就形成珊瑚礁。
分布和种类 珊瑚主要产于南北纬28°之间温暖的海洋地区。造礁珊瑚虫在近岸相当浅的暖海中生长,通常距水面30米处生长最旺盛。我国造礁珊瑚主要分布在南海诸岛、海南岛、台湾岛及澎湖列岛沿岸、广东和广西沿岸,其中广西的涠洲岛珊瑚礁是我国珊瑚资源中最典型的分布地区。珊瑚的品种繁多,按色泽:有红珊瑚、黑珊瑚、蓝珊瑚等;按产地:有地中海珊瑚、日本珊瑚、喀麦隆珊瑚、中国海南珊瑚等。
价值、经济、作用表现
(1)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珊瑚因其形态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倍受人们喜爱。有些稀有珊瑚贵同珠宝,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宝石之一,是古今中外深受喜爱的宝石品种之一。颜色和块度是经济评价与选购的依据。颜色要求美丽、鲜艳、纯正,块度越大越好。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其中地中海是著名的珊瑚宝石产地。其它如西班牙、日本小笠原群岛至硫球群岛海区、中国台湾基隆和澎湖列岛均有质量好的珊瑚。据科学家估计:珊瑚为人类提供渔业和观光旅游4000千亿美元的收入。
(2) 气象与污染的晴雨表 珊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相当高:需要干净的水质和适宜的水温。哪里海水清洁,含氧量大,哪里珊瑚生长便茂盛;哪里海水受到污染变成浑浊,无法透进充足的阳光,辅助共生藻完成光合作用,含氧量少,珊瑚便不能获得充足养分而大量死亡。珊瑚只能在适宜温度下生存,30摄氏度是珊瑚变白死亡的临界温度值。因此它对地球温度上升具有超常的敏感,可谓是监控全球温度变化的沉默哨兵。设在马里兰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研究人员认为:在环境检测上,再也没有比珊瑚能给我们更全面和重要的有关气候的独特信号了,即使是最小的气温变化也能在珊瑚上获得戏剧性的效应。珊瑚礁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生长,在它们生长期间,海洋的温度和盐分在它们的枝干上留下了记号,这为科学家能够深入观察气候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3) 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平衡海洋生态的功臣 由珊瑚组成的珊瑚礁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估计全球四分之一的海洋鱼类安居其中。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突出的海洋生态系统,珊瑚在海洋生态中,与许多海洋生物有共生关系,全球20多万种海洋生物中,近10万种分布在珊瑚礁海域。海洋珊瑚的重要性如同陆地上的热带雨林一样,它维持和保护着不均匀的海洋环境,并对各种海洋生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4) 保护海岸的天然屏障 目前全球有5000多万人口居住在距珊瑚礁100千米以内的地区,占全球人口的8%。尤其对南太平洋的约20个国家而言,珊瑚礁是绝无仅有的资源,它的重要性是无法比拟的。珊瑚礁可以有效地抵挡海浪巨大冲击,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失去珊瑚礁,海浪便加速吞食海岸,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目前,我国海南周围海域80%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已遭到破坏,导致严重的海岸侵蚀,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了近300米。
(5) 潜在的医学价值 最近几年,德国科学家发现珊瑚所含石灰质及其它元素与人体骨骼接近,具有补充和嫁接人骨的用途。据德国卫生部统计,在近三年来全德国17万人接受接骨补骨手术,其中用珊瑚代替人骨者有10万人次。另据台湾阳明大学和中山大学合作研究发现,台湾近海珊瑚中分离出一种Mana—hox的天然物可以治疗癌症。随着人类对珊瑚的不断加深研究,珊瑚的医学价值前途将越来越光明。
二、呻吟的珊瑚
目前全球珊瑚礁中有60%面临被毁坏的威胁,其中一些珊瑚礁所受的损坏已达到了无法恢复的程度。地处亚洲东南部的珊瑚礁是世界上拥有最丰富的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珊瑚礁,其受到的危害也最深重。在东南亚82%的珊瑚礁都受到中度或高度生存威胁,在中东、加勒比海和印度洋,这一比例也达到50%以上。世界平均死亡的珊瑚礁已超过26%。珊瑚已经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向人类发出了求救的信号。半个世纪前,珊瑚礁的主要敌人为暴风雨、火山喷发、冰河期、陨石以及珊瑚虫的天敌(如荆冠海星)等的破坏。但近数十年来,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工业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濒发的厄尔尼诺导致的水温升高,业已成为珊瑚礁危害最主要的杀手。具体而言:
陆地环境条件恶化由于陆地植物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流失的泥土经过河流进入海洋后,造成海水浑浊,从而使珊瑚生长所必需的阳光减少。随着进入海洋中的工业废水和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后的污染水体增加,其中有毒的污染物直接危害珊瑚礁,而其它一些成分导致海水营养成分不断增加形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海草繁生而占据珊瑚礁的生存空间。
海水水温上升,导致珊瑚漂白死亡若海水温度升高,珊瑚将排出体内的共生藻,失去丰富的颜色,形成珊瑚白化现象,珊瑚因此失去营养成分来源,最终死亡。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九届珊瑚主题科学会议上,研究人员的报告表明:在1997年至1998年期间,温暖的气候和海水温度上升导致了大量珊瑚受损。据估计,1998年前人类的活动造成了世界上11%的珊瑚死亡,但是到1999年年底,又有16%的珊瑚被厄尔尼诺现象严重破坏而几乎没有恢复的可能。
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一些国家在珊瑚礁的开发利用上管理混乱,一些国家沿海地区的居民采用珊瑚礁用来制作旅游纪念品出售,甚至将珊瑚礁开采后用作建筑材料。这种原因造成的破坏,在我国的珊瑚礁分布地区尤为突出,已经超过了厄尔尼诺现象造成对珊瑚的破坏程度。
三、保护珊瑚,爱护我们的家园
珊瑚资源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已经危及到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珊瑚资源和珊瑚礁生态系统已经刻不容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