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我国海底探水先河 舟山群岛海底打出淡水井

来源:岳德亮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9:09 

图为舟山群岛海域钻获的淡水井。(来源:浙江新闻网)

新华网杭州7月5日电(记者 岳德亮)在浙江省舟山嵊泗泗礁岛北部约20公里的海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水文三队的地质队员近日打出了一口淡水井。

地质队员此次勘探的“嵊泗二号”井发现了3个淡水含水层。据舟山市舟嵊水利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贤军介绍,最先发现淡水的是第四含水层,距离海底150米至215米。经过专业分析,水质很好,只是氯离子含量偏高,每升淡水含有4000毫克至6000毫克,口感有点涩。

随后发现的位于海底41米至57米的第二含水层淡水水质非常接近饮用水标准。王贤军说,其氯离子含量每升500毫克多一点,含锌量较大,口感和矿泉水差不多,堪称“真正自然的矿泉水”。

点评

海底为何有淡水?因为在几十万年前,现在的一些海底可能是一片陆地,陆地上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形成地下含水层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历经海陆变迁后,其中的水分有可能被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国际地质学界认为,在海洋底床中蕴藏着大量淡水资源,在海底海相与陆相交互地层中也有淡水层保存。

淡水资源紧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海底淡水资源储量大、水质好、无污染,是难得的淡水资源。合理开发海底淡水资源,将有助于缓解近海岛屿和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具有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科学研究价值。

嵊泗列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方向海域,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古地理环境、地层及水文地质特征,可以推断广泛分布于上海陆域的长江古河道可能延伸至嵊泗海域。

海底找水难度主要在于海洋上作业投资大、工艺复杂,在地质学上还是一个新领域。此次海底长江古河道找水成功,对其他一些古河道的海底勘探有借鉴作用,是国内地质科学技术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国际地质学界的重大事件。(来自:人民日报/“嵊泗二井”工程指挥部专家组组长、水文地质高级工程师 张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