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龙口报道 24日,龙口,雨时缓时急,下了一整天。
导报记者来到经济开发区孟家村驻地的龙口湾畔,十几艘小渔船停靠在海边,腥咸的海风携卷着雨水打在船板上啪啪作响。向东北方向望去,海面虽被大雾笼罩,却依然能眺望到远处海中高擎的一处塔吊,没错,那里正是全国最大海上人工离岸岛群即将崛起的地方。
几位村民告诉导报记者,他们已经得知建设人工岛一事,“就等着开工啦”。随着5月5日龙口人工岛群工程区域用海规划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复,以及8月初龙口发出开建指令,这一带打渔为生的村民或搬或留,抑或4年后迁入人工岛“海上新城”,成为一员新岛民。
可以预见,龙口湾海上人工岛群一旦成功建成,国内一众离岸人工岛或将雨后春笋般涌现。25日,我国知名海洋功能区划专家、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巡视员、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王诗成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个海域情况大有不同,虽不可照搬,但肯定是示范。”
崛起海上新城
根据批复,龙口人工岛群工程位于龙口湾南部海域,北起龙口港主航道南约2公里处,东起现有岸线,西侧、南侧至龙口招远海域分界线,是山东集中集约用海九大核心区之一。
如果沿龙口湾北部凸起的屺坶岛一直向南畔划线,你会发现成耳廓状,而离岸人工岛群就位于耳垂处。由于屺坶岛作掩护,为人工岛提供天然挡风屏障,使其处于不冻不淤、风平浪静的宝地之中。
按照规划,龙口人口岛群工程将建设6个离岸人工岛和1个突堤式人工岛。7个人工岛有大有小,错落有致,被龙口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形象地形容为一条“锦鲤”,“三个岛形成鱼背,三个岛组成鱼身,而中间最小的一个恰好就是鱼眼”。
难得的是,这个因企业用地需求而生的人工岛群,建成后将不仅仅只是一个工业区,这里崛起的是一个容纳10万人就业、30万人居住的“海上新城”,并在产业布局方面确定高端产业新区、度假旅游新区、总部基地新区、绿色生态新区、低碳经济新区和创新城市新区的六个新区定位。
从龙口人工岛群区位图上可以看到,这里不单有工业用地,还有大面积的居民用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居民用地并非集中在一处人工岛上,而是分散分布于4座岛。上述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正是规划的人性化考虑之处,虽然每座岛都有专有定位,似乎把居住用地集中在一座岛上更为简便,但为避免人工岛成为一座白天运转、晚上黑灯的“鬼城”,规划最终放弃“绝对集中”,“有工有商有居才更像一座城”。
王诗成十分认可这种方式,毕竟建设人工岛群投资巨大,预留一些生活区不仅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也更利于今后实现“以岛养岛”。
基于人工岛群“西临龙口港主航道,利于建港设码头和船舶停靠,东靠开发区,更便于优势产业的衔接配套”的区位优势,规划还设计10-15万吨的深水港区和通港铁路,并配建10平方公里的陆地配套区作为物流平台。
企业担纲
一座产业、港口、居民区一应俱全的“海上新城”,应该如何建?又由谁来建?龙口正在探索的模式是“政府服务,企业担纲”。
从烟台南山集团获悉,17日,龙口市正式将龙口湾人工岛群项目交由南山集团承建,其填造、规划、开发、建设、招商和管理等工作均由南山集团承担。
目前,人工岛群的海上测绘勘探、养殖拆迁补偿评估、海域环境清理、运作模式筹划、产业布局论证和招商程序启动等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开展。根据南山集团的计划,围填海工程将于今年10月底全面开工,预计2014年完成全部围填海工程,到2020年将其打造为投资1000亿元、实现产值3000亿元的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
离岸,是龙口人工岛群的一大看点。摒弃“沿海岸平推填海”的传统做法,离开海岸到海中建设人工岛,目的正是保护天然海岸线,将对海洋生态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
据了解,该工程基本不占用自然岸线,全部保留规划区内沙滩、防护林带,新形成人工深水岸线57.8公里,接近龙口市现有自然岸线的长度。同时,为保持龙口湾水系通透,规划预留西南、东北方向两条宽550—600米的主水道,以及两条西北、东南方向宽200—300米的辅助水道,实现龙口湾水动力环境通畅。建成之后,岛与岛之间、岛与陆之间将通过15座桥梁相连,形成龙口湾畔一座寸土寸金的生态岛城。
借岛突破
一个城市的发展道路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而建设人工岛群无疑是龙口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5月5日,龙口人工岛群工程区域用海规划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复,批准用海面积44.29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面积35.23平方公里,这是我省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复的集中集约用海项目,也是目前全国获批的最大人工岛群项目。
为什么在山东?为什么是龙口?龙口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认为,龙口只是“步伐快了一些”。
“快”的背后是用地需求。龙口经济总量很大,但版图面积很小;工业发展密集,但建设用地稀缺。龙口能否将“山东第一县”的大旗持续地扛下去,“最大瓶颈不是资金,而是土地”。目前龙口待批的企业项目中,过亿元的就达44个,尤其是临港区域已无成片土地可用。
在王诗成看来,正是有众多大项目支撑,为人工岛群短时间顺利通过批复增分不少。目前,国家对于用海实行指标控制管理,大项目支撑就是重要指标之一,此外,产业与国家政策的符合度、生态环境保障力度等等都是主要指标,“从这几方面来看,龙口湾人工岛群综合素质得分较高。”
“人工岛群之于龙口,就如同浦东新区之于上海、滨海新区之于天津一样,城市因需建岛,也会借岛起跳”。王诗成如是评价。的确,通过人工岛群项目,可为龙口一次性解决建设用海(地)指标5.28万亩,相当于2009年龙口市建设用地指标的210倍。仅土地这一项,就足以使龙口借岛实现新突破,更不用说岛上的产业和港口。
当然,压力犹存。对于山东而言,人工岛群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重大突破的先行示范区和标志性工程,而这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无现成的经验可学,无固定的模式可用”,建设者只能不断在实践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