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近年来,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局立足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养殖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地热能和太阳能,采取“四化”措施促进鲶鱼养殖快速发展。
1、养殖规模集约化。为快速发展,通过林海鲶鱼示范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展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寿光成熟的高温大棚建造技术,大力发展鲶鱼养殖,目前,全市鲶鱼高温塑料大棚60多个,每个大棚纯水面1000平方米,露天养殖池塘2000亩,年产商品鲶鱼1000多万公斤,成为我省最大的鲶鱼养殖基地。
2、养殖水平先进化。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市鲶鱼养殖水平不断提高,每个1000平方米的高温大棚累计年产商品鲶鱼可达20万公斤以上。去年开始,又进行了网箱鲶鱼的养殖试验,每个6米*6米*2.5米的网箱,每年可累计产商品鲶鱼25000公斤,平均每立方水体达到250公斤以上,为今后鲶鱼养殖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
3、养殖监管体系化。为加大水产品质量监管力度,从苗种生产、成鱼养殖、饲料加工、鱼病防治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要求各养殖场建立饲养记录、用药记录、销售记录、购料等养殖生产记录,确保用料、用药安全,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提高鱼病防疫水平,该局成立了水产品质量环境监测站,配齐了仪器设备和车辆,常规水质分析、鱼病检查、水产品质量化验等工作都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来,为养殖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经营模式组织化。为保证全市鲶鱼有序发展,充分依托寿光林海博览园鲶鱼养殖基地为依托,成立了林海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基地+合作社+养殖户”经营模式,由原来分散、个体经营向规模化发展,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养殖风险的能力,养殖技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