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游览:在欧洲各国穿梭的感觉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2:57:4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德国馆和瑞士馆是欧洲园区的排队大热门,白天,我有意避开了这两个馆,抓紧看法国、西班牙、卢森堡、俄罗斯、丹麦、比利时、意大利、波兰等馆。太阳不知不觉地滑到了西天,傍晚,我开始排瑞士馆的队,只用了一个钟头就排到了。

阿尔卑斯山是瑞士的骄傲

瑞士馆(见图一)的设计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展馆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外部的红色帷幕主要由大豆纤维组成。场馆周围附着一层半透明的帷幕,远远望去,网子上缀有无数个红色的小球,颇为别致。这种独具特色的外墙在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帮助下产生电能,并将阳光辐射转化为可视的能量形式。从外侧观看,正面呈瑞士地图的形状。瑞士馆的屋顶是绿色植被覆盖的山脉,瑞士馆的亮点是缆车观景,远远望去,一辆辆缆车在空中盘旋,产生了强烈的诱惑。

走进瑞士馆,发现他们主打的是雪域高山的品牌。巍峨的阿尔卑斯山被瑞士人视为骄傲,一进门,迎面的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一部3D电影,展示着阿尔卑斯山的雄浑。透过一个个望远镜,瑞士雄浑的高山景观呈现在我的面前。

设计者用绿草和鲜花把瑞士典型的乡村风光呈现在人们眼前。观众乘坐缆车在峡谷和田野中盘旋,领略到田园风光。每辆缆车可乘6人,观众们不停地叫喊:“太刺激了,这一个小时的队没有白排。”

银灰色折射德国人的理性

德国馆的银灰色外壁特别符合它的品位,色彩是有语言的,银灰色使人感到理性和沉稳。德国馆银灰色的外壁是一种特殊的薄膜,它可以减少紫外线的照射,夜间可用作灯篷,为展馆提供照明。和谐都市是德国建筑工艺与中国激情的标志。

经过错落有致的坡形景区,我们来到了展馆门口。一进门就让人眼前一亮,天蓝色的隧道里,两侧用LED灯打出海洋世界的图像,头顶上悬挂着五花八门的灯饰,魔幻而新奇。我们随着滚梯的滑动走进了海港新貌展厅。展厅以改建汉堡港区为例,介绍其在保留旧有建筑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赋予城区崭新的风貌和生活质量。尔后,在未来规划师展厅,我看到地面和墙上都布满了巨幅设计图,建筑模型、设计草图和城市交通规划图,看到了未来城市生活的蓝图。

德国馆的魅力在于斑驳陆离,强调互动。它每一个区域的入口处都有吊起人胃口的东西。作为作家,我最关心的是文化元素。德国馆的墙上挂着这样的导语:“今天晚上我们到哪里去好呢?——柏林的文化之旅”。一摞摞文学书籍模型映入我的眼帘:哥德的《浮士德》、舍尔克·法塔的《混沌世界》、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还有名著的朗读录音,供人欣赏。在一个场馆门口,播放着德国的乡村音乐,一位穿橘红色衣服的德国女郎在演唱。这是一个卡拉OK厅般的场景,我们拿着麦克风与德国女郎一道唱起了德国歌曲,大伙儿一个劲儿地给我们鼓掌。

芬兰的冰洁和英国的创意

瑞士馆附近的芬兰馆也别有洞天,芬兰馆的外形酷似一个白色的冰壶,外墙呈鳞片状,下面是清凉的池水,里面有形态各异的鹅卵石。芬兰馆外墙仿佛由许多冰块堆砌而成,给人以冰清玉洁的感觉。然而这些酷似汉白玉色的装饰材料竟是由废纸和塑料做成。芬兰馆采用的这种特殊环保建材,十分坚硬,不会褪色,移动或拆卸却也很方便,而且全部材料都可被回收。

如果说瑞士馆和芬兰馆是环保建筑,那么英国馆也毫不逊色。英国馆也叫创意之馆,外观酷似一只方形的刺猬,浑身长满了刺。这些刺由大量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组成,每根触须的顶端都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这些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颜色和信息。所有的触须都在风光中微微飘动,形成展馆表面永远变换的光泽和色彩,看上去也像一个发光的白色盒子。英国馆所有的建筑材料都可以循环利用,整个建筑的碳排放量为零。

捷克人请你触摸好运浮雕

在捷克馆,我看到了布拉格查理大桥上圣约翰·波穆克雕像和雕像下面的青铜浮雕(见图二)。这是捷克馆的镇馆之宝,数千名布拉格市民和游客每天都会在布拉格查理大桥上触摸这些青铜浮雕以期待好运。查理大桥被捷克人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大桥”,捷克人笃信大桥上的青铜浮雕会给人们带来好运,凡是经过那里的人都要用手摸一摸。久而久之,青铜色的浮雕被摸得金光闪闪。为了上海世博会,捷克人小心翼翼地把铜像和浮雕空运到上海,这是有史以来首次使捷克之外的人有触摸好运的机会,可见捷克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重视,对中国人民的友好。

捷克共和国是不同文化、思潮及科技交融的十字路口。数百年来,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捷克交融,使它成了一个多种艺术风格交流、融合的地方。不断产生着新的城市规划设计。捷克立体主义风格的建筑、布拉格的“跳舞楼”都巧妙地把历史和现代结合在了一起。捷克馆的每个展区都珍藏着新颖别致、充满创意的展品,它就像捷克城市保护自己的居民及其文明成果一样,精心守护着他们的创造力。

第一天我看了欧洲9个馆,仍然意犹未尽,第二天,我又看了德国、英国、瑞典、芬兰、捷克、斯洛伐克、荷兰、乌克兰8个馆,满载而归。瑞典馆是米黄色的外墙,由四个相互连接的建筑物组成,从上空俯视,瑞典馆犹如瑞典国旗上的十字图案;斯洛伐克馆里有一个个民族服装的模特造型,头部露出一个脑袋的空白位置供游客照相;乌克兰馆里的陶艺制作工艺令人目不暇接;荷兰馆的外型仿佛一朵8字形的并蒂莲花(见图三),橙色是荷兰国花郁金香的颜色,也是幸运色,橙色和风车一样是荷兰的标志。欢乐街上的50把橙色的遮阳伞在阳光下绽放,景致非常诱人。

本期继续选登报告文学作家孙晶岩的长篇报告文学《享受世博》中讲述的参观欧洲馆的故事。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