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嘉宾共同启幕2010海岛经济论坛
诸嘉宾共同启幕2010海岛经济论坛长岛已连续3年举办了中华妈祖文化节暨公祭大典,北方妈祖文化中心地位已经确立。
长岛独有的平流雾奇观,为海岛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海岛经济要因地制宜有重点
成思危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
海岛发展要注意定位问题,定位应当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根据我的看法,海岛发展大概有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开发区模式。所谓开发区模式就是以工业为主的模式,实际上这个可能更多以海产品、养殖、加工业为主。当然开发区模式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有的海岛地域不够,所以它就要在附近的陆地上开辟一块飞地,把开发区一部分加工工厂移到陆地上。 二是工业本身还是要不断地去升级,因为海洋捕捞、养殖、加工业里面也应该用高技术给它改造。
第二种模式是保护区模式。我在本世纪初和一些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提出了把保税区过渡到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了四个方面的意见:一是境内发展,适当放开,更加灵活地增加货运量;二是物流主导,综合配套;三是港区结合,协调发展。保税区模式一定要有港,没有港不起作用,而且后面要有区域,这样才能港区结合;四是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后来“港区联动”在全国开始试点,上海洋山、大连、青岛等地方都开始了“港区结合”、“港区联动”的试点工作,实际上就是向自由贸易区过渡。
第三种模式是生态区模式。上海崇明提出的口号就是建设示范生态区,他们搞了很大的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作为一种生态示范区给上海人民提供一个休闲、享受大自然生态的环境。
第四种模式是旅游区模式。国务院规定旅游区模式应该具备相应的条件。具体采取哪种模式要根据海岛模式的本身特点,当然有一些岛可以采取几种模式的综合,但是要突出一个重点,例如崇明突出生态重点;海南突出国际旅游的重点;洋山突出保税区的重点,一定要突出重点,只有突出重点才能带动全面的发展。
对于海岛来说,它的资源短缺更应该注意节约各种资源,另外我们要依法加大对海域环境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排污,违章建设,切实加强海外的矿产开采,对于海岛来说它的树木、沙滩、海岸都是它宝贵的资源,也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依法加大对环境的管理力度。我们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不注意保护湿地、森林,就很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最后造成海岛不适合人类居住,也更不用谈经济发展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要牢记恩格斯的话,不要过分向大自然索取,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经济的代表性应该体现
罗伯特·蒙代尔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美国、 法国在全球 160个国家当中发展得比较快,他们的经济如何发展得这么快?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讨论或者是看一下他们海岛经济的发展,将会对我们自己海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大陆和海岛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都是非常有用的。
美元成为主要的币种,但现在美元对于世界经济来讲并不是唯一的,美元和欧元一起代表美国经济的40% ,很难说我们能够准确地预测这种情况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变换,以及欧元和美元之间的汇率变换都会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美元对欧元汇率的上升都会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个因素,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可能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降温。
美元的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认识到这一点的话,就不能完全了解国际金融体系。但也许将来还有新的货币币种出现,比如说亚元。现在美国和欧洲都尽量想稳定美元区的经济,因为欧洲的经济情况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主要是运用四个比重,美元 44% ,欧元 34% ,英镑 11% ,日元 11% ,整个就是100% 。现在人民币应该加入到这个比例当中来。2006 年,我们对权重进行了检讨,2010 年也对新的SDR 权重进行一个调整,至少人民币应该和日元、英镑是一样的,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承认,因为中国发展比英国强,也许比日本还强,特别是中国的外贸应该是世界最强的,所以中国经济的代表性应该体现。
为什么不把人民币加入到 SDR 里面的权重呢?问题在于人民币不可兑换,在世界上用的非常少,从理论上来讲,每一个货币都应该加入SDR 权重,应该是可替换的货币,我们也许现在要看一看人民币是否可以变得更有可兑换性。
我还想做以下评论:从烟台到大连建一个桥是很好的主意,可能这个工程很昂贵,但比较有用,我们可以进一步考虑用新的建筑材料来建这个桥梁,因为到 20年以后技术的发展是我们不能预料的。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可以找到一个经济的办法,不仅连接两地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只是要一个大的规划,好大喜功地来做一些事情,架一座桥确实很好看,但是要看到实际问题。
海岛经济要正确对待 GDP
蒋铁民 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管理专业委员会顾问
我国有 12个海岛县,面积5036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大概有 297万人,人口密度 728 平方公里。 1980年,12 个海岛县是12 亿多一点,到2000 年是 360 亿,到 2003 年是 475亿,海岛经济飞速发展。
但我们不能因为GDP 而 GDP ,就算看GDP 也要看人均的GDP 怎么样。浙江一带的一些县 GDP 很高,但是他们造成的污染也相当大,我们来衡量一下,这个账到底怎么算?也就是 GDP 速度发展很快,但你要正确理解GDP 。产业结构也是很不一样的。过去我们海岛是以捕捞和养殖为主的,有一个阶段由于污染原因造成很大的困难,后来逐步调整,养殖之后对保护生态的改造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现在来看,怎么理解调整结构,这是确实应该考虑的问题,不能因为单纯的GDP调整而调整。
我们的12个海岛县,发展海岛经济时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应该怎么利用,不能一定要把人家的特点都拿过来,因地制宜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加拿大每个海岛有一个鉴定所,鉴定所有环境的研究,也有经济的研究,我想有没有哪一个城市成立海岛经济研究所,我建议能成立这样的一个机构来集中研究这些问题。
岛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萨姆·萨沃 太平洋岛国论坛驻华代表
太平洋地区是可持续发展的很好地方,很多的地方可以提供渔业、旅游等,甚至是国际金融交换,农业、渔业和旅游占了三大主要支柱。我们和其他地方有隔绝,但我们绝对是一个旅游胜地,旅游的收入占我们整个经济收入的大部分,它们对于这些岛国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旅游是一个重要产业,与之相通的酒店等配套设施,在我们那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说冲浪、钓鱼、潜水,以及文化之旅等。在我们那有很多其他的文化节日,这些节日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外来影响,因为我们国家很小,很孤独,受经济危机影响,我们的经济已经开始滑坡,当然有一些地方,可能在旅游上还有比较大的增长。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面临极大的危险,因为主要是这些岛国都受到了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有一些岛最高的点可能有
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机遇,我们有很大的土地和原料可以开采,它可以促进我们经济的发展,主要的是一些可再生的能源,我们有比较好的光照以及很多海浪资源,我们的水利资源也是不错的,也建成了一些比较小的发电厂,我们还有一些风力发电厂,但是规模比较小,比较分散,还有生物制能源也在发展当中,我们也会不断的改进,对于太阳能我们已经开始在这些国家已经寻找这种机会,充分利用太阳能。
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地理上的孤立,发展模式的落后,运输的高成本,经济回报比较低,很多的技术我们不能得到。比如,可再生资源,我们把可再生资源当成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中之重,但是面临技术的短缺。对于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应该提供更多的保护,我们虽然需要旅游,但是应该更注意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的环境,不管是公立的、私立的单位都应该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