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苔"次生灾害"逞凶 青岛一乡镇参鲍损失800万

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2:58:51 

虽然青岛近海浒苔消退,但是浒苔侵袭给胶南地区养殖海参、鲍鱼、牙鲆鱼的养殖户带来的损失却在不断加重。受灾较为严重的胶南市琅琊镇李家湾,有浒苔“光临”的养殖池,损失都在50%以上。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琅琊镇养殖户海参受损面积达到60亩,预计经济损失200万;鲍鱼受损面积120亩,预计经济损失610万。
现场调查不到五分钟捞上十多只死鲍
15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村民指引下,记者来到了李家湾。放眼望去,海岸线上密密麻麻的养殖池一个挨着一个。
原本应该是给海参鲍鱼喂食的时间,可是有些养殖池却很难找到人。据养殖户刘先生介绍,由于浒苔入侵养殖池,该地区的海参、鲍鱼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部分养殖池还出现了“全军覆没”的情况。
刘先生倒出了自己的“苦水”:“我今年承包了5个养殖池,其中三个养鲍鱼,一个养海参,还有一个养殖池养牙鲆鱼。我养的鲍鱼死了有一半,海参死了三分之二,就连牙鲆鱼也出现了大量死亡。今年的损失少说得有30多万。”
在刘先生的养殖池,不到五分钟,他就打捞上来十多个已经死亡的鲍鱼,有的鲍鱼已经烂得只剩下了壳;在海参池,刘先生每潜入水中一次都能捞上一两个死亡的海参,记者看到,有的海参已经快“化”了。
周边多家养殖户表示,现在他们每天都得多次入池打捞、清理已经死亡的海参、鲍鱼和牙鲆鱼,“今年的损失肯定在50%以上,我家每天打捞上来的死鲍鱼就有三四斤,死海参也有两三斤。”养殖户石女士表示。
原因分析浒苔变成粉末腐烂产生毒气
胶南市海洋渔业局副局长徐爱国介绍,造成海参、鲍鱼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造成今年海参鲍鱼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就是浒苔泛滥。
据了解,李家湾地处胶南市琅琊镇琅琊港西端,起初原本是捕鱼季供小型渔船停泊的锚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潮汐稳定,后来发展成为人工养殖海产品的天然养殖场。“养殖池的分布情况一般是里外两层,首先是靠近大海的养殖池,一般是养鲍鱼的半池子,池深一米半左右,之所以叫它半池子,是因为这种养殖池可以靠海水的涨落潮来进行自然换水;其次便是靠近海岸的里面的养殖池,这种养殖池一般是养殖海参和牙鲆鱼等的,这种养殖池的深度一般在两米半到三米。”徐爱国介绍。
养殖池如此布局,让浒苔趁虚而入。
据称,受潮汐和风向的影响,今年浒苔经过岛城时在李家湾形成了大面积的聚集,一到涨潮时,浒苔便先随着海水一起灌进鲍鱼池,当半池子被灌满后,浒苔又会随海水进入海参池。
徐爱国介绍,有的养殖户人手多,打捞速度快,损失会小一点,但有的养殖户人手不足打捞不及时,加上气温一高,浒苔就会很快沉淀,“次生灾害”接踵而至。一旦浒苔沉入池底,就会变成面粉一样的粉末,很难能够打捞上来。今年高温闷热天气不断,使得养殖池内的水温一度超过30摄氏度,30℃是海参生存的一个临界温度,一旦水温超过30℃,海参就会出现不良反应,这时,再加上浒苔粉末腐烂,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以及大量有害物质,最终造成了今年的海参鲍鱼大面积死亡。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