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荣成,中国海岸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海岸线最长的县级市,海产品总产量、渔业总收入连续29年居全国第一。
荣成,因海而兴——改革开放后第一桶金来自海洋,又凭借海洋经济支撑,成为“江北第一虎”。
如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大潮汹涌,一向敢为人先的荣成人勇立潮头,再度扬帆启航。
威海市委常委、荣成市委书记王学文说:“荣成是海洋经济大市,发展的重心在海洋,未来的希望在海洋。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荣成要做先行者,要成为先行区。”
知易行难。荣成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先行者的风采: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320.8 亿元,同比增长 14.2% ;财政总收入 37.3 亿元,增长52.5% 。难能可贵的是,荣成市万元工业产值耗电量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 1/5。
蓝色荣成,风帆正劲。
创新养殖模式:“海上荣成”一个变三个
8月2 日傍晚,记者乘船在荣成爱莲湾参观海上养殖。此时,一只只满载海带的小船在夕阳映照下,正向港口靠拢,小船的背后,无数行养殖浮漂如黑珍珠般伸向不见边际的大海。寻山水产集团董事长李长青大手一挥自豪地说:“ 你们看这海水多么清澈,有10万亩养殖海面,是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一年光鲜海带就出25万吨!”他介绍,过去这片海是单一养殖,只养一种海产品。经过科研探索,他们创造出海水立体养殖模式——上面养海带,中间养鲍鱼,海底养江珧,相互之间形成了自然生态食物链,因为成本极低,养殖利润达50% 。
8月3 日,记者来到好当家集团开发的天海湾。与爱莲湾不同的是,这里的海面被一道道大坝分成了井字状,利用4米高的涨落潮差,使海水自然循环,只投苗不投料。他们的养殖模式是:上面海水养海蜇,中间养鱼虾,海底养海参。董事长唐传勤说:“ 现在海水养殖国家不收一分钱税费,这3 万亩海面一年收海参200万斤,现在价格一斤一百元,就是两个亿!” 他介绍起他的生意经:有的人十年的日子一年过完,我是一百年的日子一百年过完,这样你就明白我在海里长着多少票子了,这就是我们的银行!
通过科技创新,改变养殖生产方式,荣成基本实现了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变,规模化、 集约化、 生态化渔业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成为全国最大的海珍品养殖基地。今年6 月,美国一位知名海洋生物专家考察了荣成的海上立体养殖模式后,惊叹这种模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借着这一“世界领先”和雄厚的资本,荣成人迅速在全球海洋勘察布点,准备在印尼、澳大利亚、斐济等国外优势区域,利用良好的生态条件开展海水养殖。
荣成曾经提出分别打造陆上、海上、远洋三个荣成,新型养殖模式的创造,使得“海上荣成”一个变成了三个。
延长产业链条:海带产值能增300亿
超市里,一份1斤重的干海带只卖两元多,而一杯只有4克但能顷刻冲成靓汤的深海小海带却卖到3元钱,它出自荣成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在海之宝产品陈列室中间的大桌子上,摆满了深海小海带原生态产品、干制品、调味品、长寿面等50余种系列特色产品。曾在日本留学并工作14年的研发总监符鹏飞介绍:海带营养极其丰富,素有长寿菜之称,是日本的国菜。日本人年人均食海带6.8公斤,中国人只有0.32克,可见海带消费在国内有巨大的空间。董事长车宏志告诉我们:海带开发每延长一个环节,会增值几倍到十几倍,海之宝已经开发到海带提取物用作食品粘合剂和调味剂,每吨能卖几十万元,如果能加工出用于化妆品和医药用的岩藻多糖,每吨能卖500万元。
荣成市海带产量占全国的 48% ,目前,好当家、 寻山、新诚山昆布等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高校和研发机构合作,正在开发高新技术海带深加工产品,投产后,全市仅此一项可新增产值 300亿元。
不仅是海带,荣成正在全力推进多个产业链的培植和延伸。全市海洋食品产业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有300 多家,至今企业规模不大,关键是没有做好产业链文章。市里出台政策,支持企业产业链向下延伸建设原料基地,平行延伸整合加工企业,向上延伸加快向提取物开发、向生物医药领域拓展,抢占行业高端;远洋捕捞是荣成的优势产业,他们正在加紧建设海外服务基地,发展超低温冷冻运输船,使一条金枪鱼精加工后能够换回一辆宝马轿车,实现优势产业域外延伸。
抢占科技制高点:造船厂手持订单百亿元
今年8月9 日,炎炎烈日下,荣成市黄海造船有限公司生产码头焊花飞溅、舟车穿行。总工程师赵建平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你别看我们公司在全国造船行业规模不算大,但我们有绝活,是全国最大的客滚船和多用途重吊船的生产基地,现在手持订单达 100 亿元,排到了 2013 年之后。”
不求最大,但求最专,致力于科技创新的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一直靠科技这把“利器”抢占市场的空白点、
制高点。 2006 年建造交付的“渤海金珠”大型客滚船,是我国第一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0 米以上的大型客滚船;2007年 9 月,“渤海珍珠”等5艘大型客滚船同时开工建造,开创我国造船史之最,是目前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最先进、最豪华、最安全的客滚船系列船型。批量承接建造的 600箱集装箱船,因国产化率高,总体性能好,备受德国及其他国际船东的欢迎,一举承接该型船建造订单 48 艘,创造了山东造船史之最。最近,他们又一次性承接了4艘大型国际航线客滚船,拓展了新的市场。
黄海造船是荣成市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荣成市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中心环节,以企业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进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都有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科技队伍,并建起了2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 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2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 家院士工作站。依靠这些平台,荣成企业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 以上。
创造自主品牌:从捡蛋糕渣到分切蛋糕
泰祥集团是荣成市知名的海洋食品加工企业,98% 的加工食品出口国外。董事长于建洋告诉我们:以前,泰祥的产品全是给人贴牌,因为有钱赚,我们也没怎么在意。前两年他去日本超市考察了一番,发现他们产品的市场价竟是出厂价的十几倍至几十倍。巨大的价格差异刺激了这位血气方刚的大汉,他一细算才知道,自己所谓“有钱赚”,只相当于品牌商吃蛋糕掉的一个渣渣!
为了争口气,于建洋开始了他的自创品牌步伐:采用“公司+基地+标准化”的模式,确保原材料质量安全,对省内外所有基地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统一管理,建立了完整的基地管理制度和生产档案;投资3000 万元,建设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检测中心,消化吸收日本农林水产省肉类产品注册、输美水产品认可证书、出口欧盟水产品注册认可等一系列认证标准,重新打造自己的技术管理模式,使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泰祥”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泰祥”牌冷冻调理食品被评为山东名牌、中国名牌产品, 2008年获得“山东省重点培育出口名牌”等荣誉称号。
有了这些“资本”,于建洋跟曾经的“主人”平起平坐到谈判桌前,终于与亚洲最大的超市连锁企业永旺集团达成新的合作协议,产品以“泰祥”品牌直接进入日本超市,实现了荣成食品由国外分装到直接进入超市的重大突破。问到具体的增值效益,于建洋笑而不答,看记者执着追问,他才说:“过去贴牌是捡蛋糕渣,现在是跟人家一起切蛋糕啦!”
自主品牌是企业的筋骨,多年的经营实践使荣成人认识到,没有自主品牌,只靠贴牌生产和委托加工,再大的生产规模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为此,他们确定将品牌建设作为企业“由大转强”的重要战略举措,出台政策激励措施,帮助名牌企业放大名牌效应,为优质企业创牌提供成长资本。截至目前,荣成市共拥有4件中国驰名商标、4 个中国名牌产品,被评为中国产业集群 50强和全国食品工业发展十大特色市。在品牌战略推动下,荣成市工业经济实现大幅度增长,工业销售收入连年以20% 以上的速度增长。
从制造到“智造”:蓄势打造“蓝色范本”
荣佳电机公司从淄博请来工程师,成功开发出新能源汽车开关磁阻电机,综合节油效果达到了 20% ,孕育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华力公司跟北京一家研究所合作,即将推出世界领先水平的高转速电机,此类产品以前每年进口值1000亿元;凯丽特种纸有限公司每年申报 6到9项专利,令所有仿造者望尘莫及……
荣成人把高科技看做点石成金的家伙,把高科技人才看做点石成金的神仙。他们知道,只有人才,才能实现产品由低水平竞争向高附加值的转变;只有人才,才能帮助荣成人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历史性突破。泰祥集团建立了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食品营养研究院,刚从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退下来的高级工程师李泽瑶就被接来做了院长,李泽瑶又把他的同学管华诗院士请来成立了新的院士工作站,以其成果进一步提高泰祥的话语权;好当家集团的院士工作站,以海洋生物产品提取物为目标,正在推进岩藻多糖、海参多糖、海蜇降压肽等提取物开发项目,目前已经进入中试阶段;寻山集团由院士工作站牵头,受国家六部委之邀,联合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涉海科研院校,组建了“现代海水养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相关规划内容,为国家重大专项科研项目实施打造承载主体;为支撑领航蓝色经济需要的各种特殊人才,荣成投资开办了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
天无尽头,海无边际。荣成市规划的海洋生物食品、修造船及零部件、汽车及机械、能源石化、旅游、港口物流等六大产业集群,通过转型升级,正厚蓄能量,待日薄发。犹如一艘调整好方向的巨轮,荣成勇立蓝色潮头,再次扬帆,它的航迹,正在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书写一个鲜活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