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由国际金融服务集团领衔主办的“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行,参加论坛的欧洲和中国精英人士,将就金融、能源、城市、文化与旅游、传媒等领域新的全球合作模式展开深入探讨。在全球经济秩序重组、欧洲主权债务风险未消、中国经济率先强劲复苏的背景下,预计上述议题将引起与会的欧中精英和国际舆论界的广泛关注,进而引发热烈讨论。
主办方寄予此次论坛厚望,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世红指出:“我们的先辈构筑了大陆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和欧洲的这次合作将寻找到推动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多领域裂变式的重要力量,而此次论坛正是在新的时代重构丝绸之路,把欧洲和中国的合作交流推向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层次。”
笔者认为,概括而言,此次论坛有以下三大亮点。首先,参会人员高端而核心,来自非常广泛的行业和地域。此次参会的人员包括100位欧洲的市长和100位中国的市长,还有欧洲顶尖级金融机构的掌舵者和工商企业高层,并有欧洲和中国最主流的媒体界精英人士,从而使此次论坛将政府、学界、金融界、企业界和传媒人士集合起来,从各个行业、各个侧面、各个层次、各个地域就全球目前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正是由于参与研讨的人士非常核心高端,其讨论成果将更加成熟,更加有效,并将影响今后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合作。
其次,此次会议正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退,经济恢复的基础尚未稳固。因此,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和合作的内容非常广泛而迫切。比如如何在金融领域实现国际合作?如何建立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出现危机时,不同国家之间如何合作消除风险?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如何实现优势互补?有哪些问题值得学术界和媒体界人士进行研究与思考?等等。
再者,此次中国和欧洲的对话是在中国国家实力正在进一步崛起,而欧洲经济发达国家在此次危机中遭遇重创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许多新型产业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支援等;而西欧国家也发生一系列的困惑,比如高福利制度造成的社会问题、比如欧洲货币体系在希腊、西班牙等国债务冲击下遇到一定的困难等。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对话,是双方极其渴求的一次对话。
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国和欧洲或许是当今世界最趋稳固的合作伙伴。中国和欧洲领土面积相似,都是世界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都曾经有过灿烂辉煌的历史。但同时,中国还属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欧洲国家则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而欧洲国家则有着相对发达的服务和高技术产业;中国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相对落后,而西欧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一般都走在世界前沿。
资料显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也是中国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重要来源地。而中国也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此次论坛在强烈的头脑风暴过后所产生的智力旋风,将影响所有参会人士的执政、管理、商业和交易理念,并将为未来中欧之间广泛而深刻的合作打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