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建市十周年 生产总值翻两番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3:06:1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滨州地区撤地设市,滨州迎来行政体制的重大变革。“地”改“市”,一字之差,却是意义非凡。

回望这10年,在滨州或恢弘或细密的发展积淀下,映衬的是扭转思维惯性之光辉,记载的是更新发展理念的印迹。这是滨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10,经济总量接连跃上新台阶。按不变价格计算,2009年生产总值(GDP)比1999年翻了两番。

节节攀升的数据显示,全市GDP1999年的241.2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354.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5.2%,比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2004年和2007年堪称滨州的两个重大节点,全市GDP分别在这两个年头突破500亿元和1000亿元大关。

2002年全市生产总值大大高于全省、全国的发展速度,2004年生产总值超500亿元大关

2001年,新世纪和撤地设市第一年,滨州推出了“追赶战略”这一关系全市人民福祉的战略决策。各县区、各部门及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向既定的追赶目标一步步迈进。邹平县在追赶中一马当先,2001年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141个县市区排名中上升了13个位次,名列第24位,增幅居全省第一。

“追赶战略”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在滨州起到了强大的凝聚人心、激发干劲的作用。“追赶”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级各部门的报告中,出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滨州经济突飞猛进,与全省的差距开始缩小。工业经济增加值、投资、出口、利用外资等多项事业的增速都居全省第一位。滨州交通、通讯、工业、城建等领域大项目一个接一个,每年增幅都列全省前茅。据统计,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0.6亿元,增长13%,大大高于全省、全国的发展速度。而与此同时,2002年,滨州西区开发步伐再次加快,新城区道路网络基本形成,拉起了新城区城市框架。

2003年,基于对经济发展规律和滨州市情的深刻把握,我市提出了高定位高起点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战略决策。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也成为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

新城区和经济开发区日新月异,“四环五海”、滨州铁路及黄河公铁大桥等一些超大气魄的工程开工或竣工,2003年以来我市争取到一系列全国甚至是国际性的赛事,诸如全国水上摩托艇大赛、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尤其是2003年在中海举行的全国水上摩托艇锦标赛,是在场地还没有建成的情况下争取到的,做成了一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事,整个过程都体现着一种超常规的思维。

2003126日,我市吹响了“北带”开发的号角,启动了这项关系滨州经济发展大局的宏伟工程。同年,在中共滨州市六届三次全委会上,我市又正式提出了打造“系统九州”,建设现代滨州的重大任务。

建设“系统九州”,实施“北带”开发、渡河战役等重大战略决策,开工和建成了一大批关系全市发展的重大项目,创出了一大批闻名全国的“第一”,打响了滨州的知名度……滨州找到了加快发展的正确道路,开启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2004年,我市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10亿元,增幅列全省前茅。

200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过千亿大关,步入千亿级城市行列

20058月召开的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市委提出,要以强劲的赶超之势彻底改变滨州面貌,必须打造战略性产业框架,加速形成以十大产业为主导的战略发展新格局,完成由“追赶战略”到“赶超战略”的转变。粗略估计,十大产业框架形成后,年可实现产值1500亿元以上。

继“北带开发”、“十大产业(链)集群”之后,我市又实施了“工业兴市”、“招商引资”、“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南北城市带”等一系列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正确的发展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滨州的面貌。在这些重大发展措施引领下,我市干成了许多多年来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创造了一系列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发展成果。

200510月,“四环五海”工程已经基本完成,让滨州“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从根本上改变了滨州的面貌,打响了滨州的知名度,提高了滨州的身价,激活了滨州的经济;103日,我市组装的第一架飞机——钻石DA40在滨州大高航空城下线升空;2006616日,首艘“滨州造”5000吨级轮船——“滨丰号”下水,结束了滨州无船舶制造业的历史;72日,山东(滨州)芯元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制的低压差分传输信号(LVDS)接口芯片通过省级鉴定,专家认为该芯片总体性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空白;1230日,滨州黄河公铁路特大桥胜利合龙贯通,火车顺利跨过黄河。滨州人民盼铁路盼了半个世纪,一朝梦圆。

这些壮举令世人对滨州吃惊,滨州逐渐完成由“追赶战略”向“赶超战略”的转折。

2006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前三位,总量已基本进入全省第二方队,十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达到1030.3亿元,总量排名前移一个位次,居全省第12位,我市在全省第二方阵的位置得到进一步巩固,跨越发展的态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打造“两个品牌”,把重大机遇期转化为“追赶超越”的加速期

滨州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新成就,切实鼓舞了人心,增添了我们的自豪感。但市委、市政府始终抱定一个信念:坚定不移地加快追赶超越,并于2009年提出了打造“两个品牌”:“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粮丰林茂·北国江南”,进一步叫响“追赶超越”的口号,以各项发展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基本定位,以人均指标进入全省上游为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把滨州的发展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

滨州的发展正崛起一个个区域高地,在推动滨州进一步追赶超越中发挥巨大的潜力。自20075月起,我市在北部沿海规划出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发展区域,命名为“北海新区”。2008年,市委、市政府又以战略眼光,将北海新区作为振兴滨州新的经济板块,做出举全市之力开发建设北海新区的重大决策。20098月,滨州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纪工委成立并揭牌,规划建设高新区。

如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区叠加的历史使命,滨州迎来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黄金发展期。全市上下正强化机遇意识,时刻保持拼抢姿态,抢抓重大历史机遇,以超常规的思路举措促进振兴崛起,不断提升滨州在全省、环渤海乃至全国中的战略地位。

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政治局原常委吴官正先后来滨州视察,这在滨州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标志着滨州的发展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十年,之于浩荡历史,只是短短一瞬。十年,之于这座城市,却是说不尽的沧桑巨变。收获着探索奋斗后的馈赠,历经追赶超越征程的滨州,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历史的契机又一次等待我们去把握!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