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7月21日,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作为贯彻落实国家《规划》的纲领性文件,从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推行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方式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和切实加强《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等八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目标分三个阶段 2020年完成规划目标
《意见》要求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实施由陆及海与由海及陆双向推进。实施《规划》工作目标分为三个阶段,明确前五年是关键,重点抓好前三年:第一阶段是指2012年,基础设施初步完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提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第二阶段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第三阶段到2020年,完成规划制定的目标,率先建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
打开对外通道构建四级城镇体系
《意见》指出,要加快以港口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基础设施先行,从全力加快港口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推进能源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开对外通道,提高发展承载能力。
转方式、调结构,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城镇体系建设,构建“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有效利用闲置土地适度围海造地
积极推行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方式改革。一方面,创新土地管理和开发利用方式。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力度,积极开展基本农田整理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抵押等土地使用制度。另一方面,推进未利用地资源的科学开发与保护。加快土地后备资源开发,集中政府财力,最大限度进行收回或征用未利用地、废弃盐池、虾池,适度围海造地,做好土地储备,纳入建设用地储备库。
关注民生建设打造优质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水、电、路、气、房工程,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实现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覆盖城乡、设施完善、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
《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从财税、金融、科技、人才、对外开放、环境承载能力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七个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和改革计划。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设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生态建设、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和优先发展项目。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快研究制定“飞地经济”政策,推动未利用地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