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溢油:日益凸显的现实话题

来源:苏涛 粘学良   发布时间:1900-01-01 00:00:00 

海洋溢油:日益凸显的现实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海洋溢油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除了少量依靠管道输送外,大多数进口石油依赖海运,每年超亿吨的海上石油运输,给我国海洋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另外,近岸海域如火如荼的石油开发,繁忙的港口航运事业,都使我国海洋溢油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有逐年增强的趋势。特别是在渤海,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海上溢油,后果不堪设想。面对严峻形势,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涉海企业,开始自觉探索保护海洋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大环保投入,寻求企业利益的长远发展。在海洋溢油应急响应问题上,国家要求与企业利益、社会利益高度统一,成为各方共同追求的目标。

21a.jpg (26793 字节)
几起国外溢油事件现场

2003年1月10日,中国第一家专业化运作的、具有二级溢油应急响应能力的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公司的成立填补了国内溢油应急响应领域的空白,标志着企业化运作的海洋溢油应急响应体系开始建设。该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及其他溢油提供国际水平的、专业化的应急响应服务,并提供溢油回收设备维护保养、工程咨询、技术培训、演习等相关环保服务。作为有着良好企业形象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旗下一员,公司成立4年来,在清除溢油污染、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我们非常想了解的。今年5月末的一天,记者专程探访了位于天津塘沽的这家专业溢油清理环保公司。

走进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隶属于中海石油基地集团采油服务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系统唯一从事海洋溢油环保服务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只有19人,发展到现在拥有120余人,5个事业中心,承担着中国海域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溢油应急服务的重任。公司管理服务中心、应急协调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船舶管理中心位于塘沽,在北京设立一个信息咨询中心。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满足中海油总公司战略部署的需求,公司已经在塘沽、绥中、龙口、珠海、涠洲岛建立了溢油应急响应基地,基本可以覆盖渤海、黄海海域。同时,为形成覆盖整个中国海域的溢油应急响应服务网络,公司还要在宁波、东方(南山)、惠州、文昌等地建立溢油应急响应基地,以便更快捷、更高效地提供溢油应急响应服务。

21c.jpg (24277 字节)
公司抢险人员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海上溢油应急演习

在塘沽基地,我们参观了占地1900平方米的生活工作区和设备存储车间,6000平方米的演练场地、设备清洗实验池和污水处理厂。整洁划一的场区环境,使我们对环保很快就有了第一印象。陪同参观的公司副总经理邱兆怀告诉我们,为提高溢油应急响应服务能力,在设施配备上,公司拥有一批国际上最先进的溢油回收设备,包括围油栏、撇油器、吸油毡、工作艇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硬件设施绝对一流。公司所有人员都要经过上岗培训,操作规程科学规范,溢油应急响应预案完备。在设备存储车间,邱兆怀副总亲自给我们讲解、演示各种设备的使用功能、特点。正说着,邱兆怀副总的手机响了,公司值班员报告,港区某码头附近海域发现漏油,客户请求支援。随后,经过电话沟通、安排部署,公司溢油应急队员很快就出发了。记者注意到,从值班员报告信息到工作人员汇报船只已经出航,整个过程还不到半小时。邱兆怀副总介绍,公司实行24小时值班,有专用的通讯网络,一旦出现溢油,根据预案,相关人员必须半小时内赶到码头,1小时内船只必须出航。邱兆怀副总还介绍了发生在今年春节期间的一段趣事:当时已是后半夜,一名应急队员接到抢险命令后,一路快跑从家中赶往码头,被巡夜的公安民警当作嫌疑人盘查,经证实后110警车亲自护送他赶到公司。现在,公司员工的工作证牌都是特殊的,在场区范围内畅通无阻。从这些插曲中我们不难发现,溢油应急反应,快速永远是追求的第一目标。

管理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基石。在与公司总经理朱生凤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中国海洋溢油应急响应目前还处于起步成长阶段,没有更多的成熟经验可资借鉴。过去,只是在港口交通部门有类似的机构,公司成立伊始,就瞄准世界前沿水平为发展方向,聘请国际知名溢油专家为公司进行架构,编制规章,设计方案,优化业务流程,开展技术培训。公司老总先后到世界上溢油领域的几大著名公司走访,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为具备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公司早在2003年就全面启动了ISO9000、ISO14000和OHSAS18000三个体系的认证工作,并且全部通过DNV的现场资质认证,推动了公司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的步伐。2006年底,公司在北京的信息咨询中心还成功取得了国家甲级环评资质证书,业务迅速拓展到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尽职调查等环境咨询领域。

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始终具有决定性意义。公司现在已经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成立了“海洋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发中心”,开展了先进的溢油漂移轨迹预测软件等研究项目;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联合成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联合研究中心”,针对中国海域实际,开展溢油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这些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竞争资本。

例如先进的溢油漂移轨迹预测软件,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一项新技术。它可以准确、及时地对中国海域溢油进行监控和跟踪预测,为溢油应急响应作业提供行动依据和指导。目前该系统的升级完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升级版系统将考虑更多的输入变量,更多的实现功能和覆盖更大范围的海域,并提高模拟预测的精度。再比如制定符合中国实际、切实可行的溢油应急响应方案,也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之一。为使每个步骤都行之有效,公司技术人员反复研讨、论证,自己组织桌面演习的实操检验。对方案中涉及到的溢油后的每一个步骤,从接到客户溢油应急响应电话,到回收废物的处理等,都做到切实可行并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是可控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很多中英文表格,以保证每一个行动步骤都有记录、万无一失。

正如公司总经理朱生凤所讲,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技术方案,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半点马虎,每一个可能都要想到前头。例如公司的溢油应急响应设备,在国际上都是非常先进的,而随着形势需要、设备的增加,先进设备操作要求应急人员掌控技术更加规范、熟练。公司组织人员编写了设备操作手册和设备维护保养手册,把所有的操作动作按次序、按步骤编出程序,对每一个操作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带图解,图文并茂,并且不断通过实践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编制完成了成套的设备操作保养维护手册。应急人员通过阅读手册,对照实际设备,经过不断演练,很快就能熟悉设备的全部操作流程。总经理朱生凤说,像这样的业务技术工作,公司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现已基本形成了制度化、经常化。

为促进溢油应急专业技术的对外交流,扩大公司影响,使公司的业务更好地融入国际溢油应急网络,他们还靠自己的力量,主办了中英文版的《中国溢油应急专业网》,为国内外溢油应急事业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现在该网站已引起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关注,来电洽谈业务的也不少。

海洋上的消防队

海上溢油应急响应,犹如陆地上的消防队,必须时刻处于准备状态,一旦出现溢油事故,队伍能够迅速开得出,打得响。为此,公司提出“养兵千日,练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口号,把设备安全完好率和应急队员的日常素质演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编制了日、周、月训练计划,进行各种设备的操作训练。为满足快速响应能力,公司还根据作业环境和特点,提出了员工身体锻炼的要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强身健体活动。在日常工作安排时,专门有一项身体素质训练任务,并列入工作考核内容。2004年10月12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为了检验公司的溢油应急响应能力,启动了一次设备及人员动员演习。公司在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各项演习任务,展示了团队实力,印证了公司溢油应急响应能力和预案的可靠性,演习获得圆满成功。像这样的应急演练,公司每年都要举行许多次。除此之外,公司还积极参加港口、海事等有关部门组织的溢油应急联合演练,既锻炼了队伍,又提高了声誉,赢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肯定。

21b.jpg (30423 字节)
公司经常开展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真金不怕火炼。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专业队伍,公司在海洋溢油应急响应实战中经受住了考验。公司自成立以来,参与清理大大小小的溢油污染不下几十起。发生在渤海的几次重大溢油事件,都留下了他们清除油污、保护海洋环境的忙碌身影。2002年11月23日,天津港发生了“塔斯曼海”号油轮溢油事故,正在筹备过程中的公司,立即参加了应急响应,在协同作战中初显身手。2003年10月15日,在天津海事局的协调指挥下,公司参加了对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永和海运有限公司所属货船“顺达2号”轮的溢油应急响应,充分证明了公司具有的远海溢油应急响应能力。2004年12月28日,受海南省政府邀请,公司溢油应急技术专家赶赴海南岛,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完成了海南西海岸约70公里的溢油污染清污任务。2005年7月6日,应天津海事局求助,清理天津港28~32段码头水面油污,验证了公司针对港口特殊环境的溢油应急响应能力。2006年3月14日,渤中25-1油田附近海面发现污油带,公司立即启动溢油应急程序,同时还启用了溢油漂移轨迹预测软件,为响应行动和决策提供了大力支持。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溢油事故,锻炼了这支年轻的队伍,也坚定了他们致力于海洋环保、永攀高峰的信念。朱生凤总经理说,让世界减少油污,这就是企业发展的宗旨,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作为专业的溢油应急响应部队,没有什么比看到洁净的大海更欣慰了。

为更好地履行职责,这些年来,公司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未雨绸缪,努力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成功代表中国与韩国海洋污染响应公司签署了《溢油应急响应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溢油应急服务领域拓展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他们还与交通部救助打捞局签署了当前国内第一份由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应急响应资源共享协议》,统一部署、合理调配和使用海洋溢油应急响应已有资源。公司还与天津武警五支队签署了《海上溢油应急响应合作协议书》,对武警官兵开展相关业务技能培训,以备应对大规模油污染时人员不足的需要。公司目前还在订购两艘新型专业多功能环保船,届时清除溢油污染能力将大大提高。这些措施,保证了公司作为海上消防队的基本职能。

张武奎的呼吁

张武奎,中海石油基地集团采油服务公司总经理,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全国海洋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长期工作在海洋石油第一线,张武奎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环境保护如数家珍,谈起话来头头是道。他最关心的当然还是如何保证公司发展,保护海洋环境。海洋溢油与环境保护,这是一对矛盾,此消彼长。建立公司,目的就是要减少溢油乃至没有溢油。就如同没有人希望失火,但不能没有消防队一样,这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而作为企业,在义不容辞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要讲效益,讲生存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很好结合。海洋溢油环境保护是最近这几年才走上前台的,虽然过去也讲,国外也有很多成功经验,但国内这方面的发育还相当不成熟,市场环境、政策引导都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张武奎说起这些深有感触。

目前我国从事溢油应急响应的职能分散在各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海事部门、船舶交通部门、海洋开发单位都有分工,在大的方向上目标一致,但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在溢油应急响应机制上、善后工作处理上缺乏具体政策规范,标准不细化,很多工作操作起来很难。比如应急响应的抢险费用问题,能够找到责任方的还好说,对不明来源的油污清理,或者责任不明的,善后工作就很麻烦,处理起来费时费力,许多时候企业就自己消化了。长此以往,再大的企业也有承受不住的一天。再比如设施的日常运转维护,即使没有险情,正常开支也是必须的。陆上的消防队都是有财政保证的,而企业只能靠市场吃饭。因此,建立合理的投入机制和补偿机制非常必要。张武奎说,他们公司现在实行的是俱乐部会员制,吸收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会费,提供相应服务,同时兼有市场运作和企业投资。这些都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政策上的扶持还要靠国家引导。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环保产业如果要做大做强,光靠企业一己之力,没有国家立法和行政支持是难以为继的。在溢油应急问题上,发达国家也是靠国家投入、企业运作、民间公益组织等多管齐下,在制度上、政策上给予保证。例如韩国,每年有4000多万吨石油进口,政府规定每进口一桶原油,就要提取1美元专门用于环保投入。与中海石油环保公司合作的韩国海洋污染响应公司,拥有500多人,11个响应基地,近70艘船,政府的扶持发挥了很大作用。中海油总公司作为国际化的能源公司,在保护海洋环境上一直致力于树立良好形象,对环保公司的建设非常重视,在政策倾斜、资金投入上充分保证,为公司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张武奎说,我们更希望得到相关单位的支持,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指导帮助,与涉海各部门、企业共成长。

背景链接 国内外几次重大溢油事故

★1989年,美国阿拉斯加“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泄露原油4万吨,最后索赔金额高达80亿美元。
★2002年11月13日,西班牙“威望号”溢油事故共泄露原油7万多吨,污染海岸线近500公里,仅岸线清理一项,西班牙政府就要投入10亿美元;同时,此次溢油事故给西班牙政府带来的渔业和旅游收入损失就高达几十亿美元。
★1999年3月,广东珠海市伶仃水道发生两油轮碰撞事故,溢出重油近600吨,油污扩散到深圳和中山等地,300多公里的海域和55公里的岸线受到污染,沙滩渗透的油污达10多厘米厚,部分地区甚至有20厘米~30厘米。
★2002年11月23日,马耳他籍“塔斯曼海”轮与中国籍“顺凯1号”轮在天津海域发生碰撞,导致近200吨原油泄漏。
★2004年12月7日,巴拿马籍“现代促进”轮与利比里亚籍“地中海伊露娜”轮在珠江口海域发生碰撞,导致1200多吨燃油泄漏。
★2005年4月3日载运119574吨原油的葡萄牙籍油轮“阿堤哥”轮在大连海域触礁,造成附近海域污染。
★2006年4月22日,在舟山海域发生英国籍集装箱船“独立者”号燃料油舱破损事故,造成447吨燃油泄漏,对舟山海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严重污染损害。

采访手记: 我们还能做什么?

对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的采访,使我们不经意间走进了海洋溢油这个大话题。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处在溢油高风险期,每年各种溢油造成的污染事故有增无减,危害越来越严重。拿什么保证我们的蔚蓝海洋,怎样才能减少溢油损害,我们还能做什么?这些问题急需我们认真思考,尽早制定对策。

防范海洋溢油,首先要从源头抓起。海洋上的所有生产作业,包括油气开发、海洋工程、交通运输、港口码头等,必须建立环保责任制,层层抓落实,严格管理规定,制定应急预案,把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摆到重要位置,做到有备无患、常抓不懈。

其次,要探讨溢油应急响应机制。目前,我国溢油应急响应计划各部门分头制定,海洋管理部门、海事管理部门、港口码头、开发企业各自为政,基本处于自由组合、松散联系状态,一旦发生大规模溢油事故,任何一家都将无力独自承担,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影响及时、高效地组织救援。

第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海洋溢油应急力量带有公益性质,企业行为也好,政府组织也好,各种形式的应急队伍都有发展的必要,生存空间需要拓展,协调统筹应该加强,网络布局要更加合理,其中,政策引导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确保资金投入渠道。环保建设既要投入、又要维护,特别是溢油清理,涉及资金、技术、人员等诸多方面,很多费用不论事故发生与否,都必须支出。要形成多管齐下、良性循环、自我发展的投融资体制,促进环保产业、环保事业的健康成长。

了解企业需求,就是了解市场。一家环保企业、一家溢油清理公司,能够在全新的领域站稳脚跟,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开拓进取外,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也许是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海洋溢油的严峻形势,需要我们有所作为了。(苏涛 粘学良)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