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制定多项措施加强动物资源保护

来源: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   发布时间:2015-05-20 23:11:02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目前,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保护区内热闹非凡,许多珍稀鸟类如大天鹅、灰鹤、短耳鸮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在此栖居、觅食,更见野兔、刺猬、獾等野生动物在区内奔跑,这些动物的活动为保护区增加了无限生机。为了加强对这些动物资源的保护,使它们有一个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区监管机构出台多项措施加强监管。

一、加强管理,开展宣传教育。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深入保护区周边发放宣传彩页,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核心内容,张贴宣传标语,使大众明白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以及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从而维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

二、加大监管力度,实行严格的巡护检查。巡护队伍对一些重点区域加大了巡护力度,对核心区继续实行24小时监管制度,每天2次定时巡护,有效防止了人为活动对贝壳堤岛与滨海湿地的破坏,也为在此栖息的珍稀鸟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觅食场所。

三、整合执法力量,加大打击力度。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执法部门的大力支持,严厉打击乱捕滥猎等破坏自然保护区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协调好野生动植物保护、海监等部门,重点对自然保护区内破坏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各种违法行为进行依法查处。

四、加强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鸟类生态学的研究。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鸟类种类多、分布广,为了更好地进行保护,保护区组织人员对其种类、数量、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以便摸清其生态习性,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研究海洋环境变化与鸟类繁衍关系的研究。

五、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区内外、国内外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合作,广泛开展动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合作,不断加强在野生动物保护科研、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其他省区、各国家先进的保护管理和技术,提高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效率,继而提高保护动物的服务水平。

对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内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是一项综合与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法规及政策。为加强对区内资源的的保护,维护滨海湿地的生态平衡,保证贝壳堤岛的完整性,保护珍稀野生鸟类的栖息繁衍,要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基本原则,因地制宜,针对不同保护对象的特点,确定不同的保护措施。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