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商讨建立海上联络机制 避免两国出现突发事态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中日两国防务部门26日上午在日本防卫省召开科长级磋商,就建立海上联络机制展开讨论。日本媒体26日报道称,近来中国海军在东海的活动日渐频繁,双方希望通过此次会谈,建立有效机制,避免两国舰船和飞机之间出现突发事态。
年内还要在北京进行再次磋商
日本防卫省26日透露,日中两国防务部门在当天召开的科长级磋商中一致认为建立海上联络机制还有助于促进互信与交流。下次磋商将在年内于北京举行。
报道称,会议讨论了海上联络机制整体框架及相关技术问题,双方一致认为,除了预防突发事态,还能增进两国防务部门在安全领域的互信与交流,有益于全面推动两国建立战略性互惠关系。
报道称,日本防卫省国际政策科科长石川武、事态应对科科长辰己昌良及中国国防部约10名科长级官员参与了磋商。
2008年4月中日双方曾在北京召开了首次磋商,此次为第二次。日本媒体称,今年4月,一架中国海军直升机在东海异常靠近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因此日方要求尽早举行磋商。
今年4月,日本媒体连续炒作中国海军在东海演习一事,并称中国舰艇的舰载直升机于当月8日和21日两次接近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最近距离仅
日本要将潜艇增至20艘以上
另据韩国媒体26日援引日本方面的消息报道,日本政府计划于今年年末修改《防卫大纲》。作为日本防务政策的指导性文件,届时《防卫大纲》中将增加如下内容:将目前18艘(包括两艘教育训练用潜艇)潜艇增至20艘以上。
自1976年首次制定《防卫大纲》起,日本一直把潜艇数量控制在18艘。在这30多年里,日本通过让落后潜艇退役并更换新建潜艇的方式来控制数量,同时加强战斗力。
对于日本增加潜艇数量的计划,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随着技术的进步,潜艇寿命不断延长,因此日本政府决定推迟落后潜艇的退役时间,但同时将继续引入新建潜艇,从而使得潜艇的总体数量有所增加。
就此,有分析认为,日本增加潜艇数量意在抗衡中国海军。韩国媒体称,中国的迅速崛起使东北亚局势开始发生变化,日本加强潜艇战斗力是为对抗中国。分析称,去年4月,中国在山东青岛举行了包括核潜艇在内的海上阅兵,宣布走向大洋海军的目标。这意味着中国将把作战范围拓展到太平洋、印度洋。另外,中国最近还在能瞭望南中国海的海南岛上建立了地下潜艇基地。
报道称,中国目前拥有62艘潜艇,其中包括7艘核潜艇和55艘常规攻击潜艇。在数量上,虽然日本的潜艇数无法和中国的62艘相提并论,但日本潜艇大都是新型潜艇,并不比中国差。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