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低碳经济"升档提速"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金河集团正在建设总投资9820万元的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预计投产年可生产6万吨液体二氧化碳。"据悉,该项目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政策,将获得国家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580万元。"该项目凝聚了创新发展的思维,在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并回收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金河集团项目负责人张宝健告诉记者。
金河只是大海的一朵浪花。近年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方面,以创新为着力点,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重点,以项目引进、技术改造、政策引导为主攻方向,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转调"战略的科学发展之路。
制度创新,为发展低碳经济注入强动力。近年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引进环保绿色项目,坚决杜绝"两高"项目进驻,在培育引进"高端高质高效"项目上取得了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围绕电子信息和机械汽车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实现规模扩张,2009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14亿元,占比达到75.6%。创迹软件、中金数据、清华科技园等项目的引进,凸显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高端信息产业的决心;喜来登酒店、东方夏威夷、天马栈桥等项目的开工,掀起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海滨高端服务业的高潮;引进烟台东源风能发电项目,培育壮大东诚生化、正海生物、众城生物、博大生物等海洋生物制药企业,则预示着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崛起的美好未来。在静脉产业方面,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项目,形成了绿环再生资源废物资源化等十一个生态工业链条,实现了企业之间废物的最大交换和资源化利用。即便是在万华项目的引进上,也充满了低碳经济的"韵味"。"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被评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事实正如万华聚氨脂股份公司董事长丁建生所说,"高端化工项目不仅不会带来污染,而且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也大有可为。"
科技创新,点燃转方式调结构引擎。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搞好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合作,以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吸收实现生产的环保化,以技术改造实现落后生产工艺的改良节能,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实施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探索出的科学发展路径。目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达到800余家,迄今已自主完成节能减排研发成果十余项,其中,海融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的微藻生物固定烟气二氧化碳项目、龙源电力的燃煤锅炉无油等离子点火装置和工业窑炉稳燃系统等项目已跻身专业节能技术的前沿;正海集团生产出我国第一代风力发电机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通用东岳汽车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节能高达24%的成效;首钢电装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年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4.77吨;金河集团通过工艺改造,仅采用液体二氧化硫和焦亚硫酸钠一项技术,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300吨,通过采用负压制煤气,对甲酸钠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0320吨。这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新成就,足以证明科技创新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征程上的份量。
管理创新,推动低碳经济"升档提速"。近年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实施企业节能设备免税政策、设立政府节能奖的基础上,实行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更多优惠政策,如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企业补贴力度,推广能源审计制度等,处处激发万千企业"低碳"发展的主动性。特别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的企业社会责任考评机制,不以单项经济指标论英雄,加大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绿色投入的考核权重,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环保责任,在监管企业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42家企业启动清洁生产审核,13家通过省环保部门评估验收,数量占全市60%以上;累计引导企业安装电机变频器等节能设备500多台套;去年完成节能灯推广量2.2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