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2030年前全球灾害会比较频繁

来源:新文化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3:16:42 

近日,国土资源部的一组数据引起广泛关注:今年1月至6月,全国发生地质灾害19522起,较去年增加17658起,增幅为947.3%;464人死亡和失踪,较去年增加297人,增幅为177.8%。
针对我国今年上半年地质灾害频发现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表示,是由于世界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的正常表现,但应该引起重视。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陈一文表示,应该发挥卫星技术对防灾减灾的作用。
地质灾害为何多发?
“拉马德雷”在捣乱
“目前这种灾害多发,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差不多,历史上曾经有过。”杨学祥教授表示,这与“拉马德雷现象”有关。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和“暖位相”交替出现,中间间隔三十多年。
“拉马德雷”处于“冷位相”时,主要特征是地震频繁发生,把深海冷水翻上来,造成气候变冷、流感暴发,洪涝干旱也频发,低温冻害出现。比如1957年、1958年和1968年、1969年,世界性流感强烈。而处于“暖位相”时,气候一直在变暖,没有冷暖剧烈交替的过程。
1999年之后,“拉马德雷”又处于“冷位相”,全球发生数次大地震和海啸,这都是“冷位相”时灾害的表现。
杨学祥说,根据世界各地专家预测,2030年前都是“冷位相”时期,因此灾害比较频繁。同时,世界范围内很可能还会发生一些大型的地震、海啸等灾害,地点、时间、震级很难准确预测,只能是宏观预测,“专家预测,2014年、2018年左右,可能会发生大型地震或者海啸灾害。”
汶川地震后灾害多发
“上半年我国地质灾害增加近10倍,其中很多都与汶川地震有关,可以说是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杨学祥说,我国今年上半年发生的地质灾害,多数为泥石流和滑坡,都与汶川地震有关。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后,汶川所处板块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强震之后地表山坡和岩石结构受到影响,山体破裂松动,暴雨出现,很容易出现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
自然灾害里有人为因素
杨学祥表示,目前,虽然说主要是自然灾害不可抗拒,但也有一些人为作用存在。比如今年的暴雨袭击,就是对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设施、网络、输电线路等的一次考验。杨学祥建议,城市不能无限制、无序发展,城市排涝工程必须科学论证、合理设计、严格审批。应对现有的下水道排水量评估,改造现有不合理的地下管网;必要时通过道路的高低来调节水的排放。其他灾害,也应随着问题的发现及时解决,要做到快速反应,并有预见性。
别怕灾害 多学防灾知识
“害怕灾害是没有用的,而多学习防震防灾害的知识是有用的。”杨学祥表示,地质灾害不是过去没发生过,只是最近处于频繁时期,作为普通群众,不要产生畏惧心理。政府部门可以吸取以前防灾防害的教训,及时作出相关预防机制,避免出现更多的损失。普通老百姓,可以多学一些预防地质灾害的知识,提前做好准备。同时,杨学祥说:“从今年夏季的情况来讲,冬季可能还会出现低温情况,大家要做好防寒准备。”
地质灾害能否预测?
预测灾害应发挥卫星作用
“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是有规律的,通过卫星云图、温度等相关数据分析,是可以进行预警、预防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陈一文表示,我国发射了很多卫星,这些卫星监测的数据,对于防灾、减灾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预测到一些灾害信息,包括地震、矿难、泥石流等现象。
陈一文认为,地震、矿难等灾害,可能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频发,其实是存在自然因素的,是可以通过高技术进行预测的。如重大灾害发生前,从卫星的技术上讲,可能提前几周预测出来,从电磁波的技术上讲,可能提前一周预测出来,地应力监测可能在几天前预测出来。这些技术能够预警,某一个地区在某一个时段里,地壳活动可能加剧导致地震、矿难(瓦斯爆炸、透水、冒顶等)、山体坍塌等地质灾害发生。
拿矿难来说,如果一个区域内的地壳运动加剧,这个地区出现矿难的危险性就比较高,如果处于勘探已知多瓦斯的地区,发生瓦斯爆炸的危险就较高,因为地壳运动会加剧把瓦斯从地层外挤到矿井中的风险。有了这样的预警,加强矿井瓦斯浓度数据的监测与分析,就可以在部分矿难发生前发出预警,避免发生矿难。
陈一文表示,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讲,很多主流专家认为,地震是不能预测的,矿难就更不可能预测,因此就忽略了一些原始创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在卫星技术的利用方面,还没有发挥防震减灾的效果,更没有发挥矿难预警减少伤亡的作用。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怎么把现有卫星收集到的信息,包括云图、遥感、温度变化、地底冒出的气体分布等,通过群测群防、专群结合,更好地运用起来,减少或预警灾害的发生。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