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美国吸收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将美元支付给中国;中国持有美元,积累了近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很大一部分以美国国债形式持有。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这表明全球力量均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因为中国能够通过扬言出售所持有的美元而使美国屈服。
然而,如果中国真的要让美国屈服,那么在此过程中,中国自身也可能受到伤害。不但其外汇储备的价值会随美元贬值而下降,而且美国继续进口廉价中国商品的意愿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使中国就业减少、局势不稳。
若想判断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能否产生影响力,我们需要看看双方的平衡状况,而不仅仅是等式的一边。相互依赖创造了一种与冷战类似的“金融恐怖平衡”。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从未彼此使用核武器摧毁对方。
今年2月,出于对美国对台军售的愤怒,据传中国一些高级军方官员要求北京抛售美国国债进行报复。但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解释,中国在美国国债上的投资是市场投资行为,中国不希望将其政治化。痛苦会是双方面的。
但这种平衡并不能确保稳定。某些行为会带来意外后果,这种危险始终存在,尤其是在两国都有可能没法改变框架、使自己更不容易受对方影响的时候。
虽然中国已采取微小举措,放慢其增持美元资产的速度,但中国并不愿因为国内政治原因拿这种完全可兑换的货币冒险。因此,人民币在今后10年中不可能挑战美元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的地位。
中美双方都不急于打破两国相互依赖、从而容易互相影响的对称局面,但两国都继续谋求塑造其市场关系的结构和制度框架。为全球经济着想,我们希望双方都别判断失误。